云屯矿区铀矿地质特征及勘查建议
2015-03-31郑文彬
郑文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〇五核地质大队广西柳州545005)
云屯矿区铀矿地质特征及勘查建议
郑文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〇五核地质大队广西柳州545005)
文章论述了云屯矿区铀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在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区的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提出相关的勘查建议。
铀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勘查
1 区域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区域二级构造单元南华活动带内的西南部右江褶皱系的靖西-都阳山凸起西南部;在区域上位于扬子陆块铀成矿省,大明山铀成矿带[1]。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其中以泥盆系分布最广,石炭系次之。岩浆岩分区上是属桂南构造岩浆亚区,仅小面积出露,分布零星。区域构造以北西向、北东向为主,位于南华活动带右江褶皱系南部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内。区域内钦甲花岗岩体与铀矿成矿关系密切,该岩体接触变质较明显,外接触带普遍产生角岩和矽卡岩,尤以岩体北部、东部蚀变较强[2]。区域上分布有金、银、锰、铅锌、钼、磷等金属矿产,其中锰矿研究比较详细,工业价值最大,有的矿区目前正在开采,如下雷锰矿床、湖润锰矿床、下雷磷矿床等。
2 矿区地质
2.1地层
主要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三都组、泥盆系、少量石炭系,其中泥盆系地层为本区主要地层。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
2.1.1寒武系三都组(∈3s)
寒武系三都组(∈3s)为背斜核部,出露于矿区中西部,地层主要为一套浅变质岩。寒武系地层为本区的主要铀源层。
2.1.2下泥盆统那高岭组(D1n)
出露面积较小,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受F1影响造成寒武系东部地区缺失那高岭组使得寒武系直接与郁江组(D1y)接触。主要由灰绿色、黄红色中薄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组成,有时含少量钙质。
2.1.3下泥盆统郁江组(D1y)
整合接触于那高岭组(D1n)之上,其岩性底部主要为灰色泥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往上为灰黑色钙质泥岩夹薄层灰岩含隐晶质灰岩透镜体,钙质胶结的石英细砂岩夹粉砂岩。
2.1.4中泥盆统唐家湾组(D2t)
整合接触于郁江组(D1y)之上,主要由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为中厚层状、黑色—深灰色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岩,产层孔虫。
2.1.5上泥盆统融县组(D3r)
整合接触于唐家湾组(D2t)之上,为中厚层状、薄层状浅色灰岩,带微红色,具层状构造,缝合线亦较发育。
2.1.6第四系(Q)
第四系为残积、坡积、冲积物,主要为含砾石粘土、砂质粘土。
2.2岩浆岩
勘查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2.3构造
2.3.1褶皱
褶皱构造主要为化峒背斜,轴向北西,核部由寒武系三都组(∈3s)组成,两翼依次为下泥盆统那高岭组(D1n)、下泥盆统郁江组(D1y)、中泥盆统唐家湾组(D2t)和上泥盆统融县组(D3r)组成。背斜的北东翼在北西向大断裂的影响下,地层出露不全。
2.3.2断层
断裂构造主要产于寒武系穹窿周边。F1、F2都具有层间破碎的构造特点,尽管局部地段断距较大,但断层带及两侧岩层破碎程度较差,矿化与蚀变程度低。F3纵贯全区,为主干构造。F4为矿区南部的横向断裂构造,其特点是呈现一组裂隙产出;由于该构造倾角较缓,导致矿区南部区域地表氡浓度异常规模较大。
2.4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
区内热液活动微弱,蚀变主要为水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和方解石化。与铀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
3 铀矿化特征
3.1矿体特征
该区铀矿化与断裂破碎带有密切的关系,所见到的矿化即为唐家湾组白云质灰岩构造岩中的矿化。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沿破碎蚀变带产出,大部分矿石都伴生有硅化,矿体的氧化特征不明显。具采用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矿石矿物有互相镶嵌的它形微晶、隐晶石英,少量水云母、氧化铁质等成分形成的硅质岩。岩石碎裂、裂纹中充填氧化铁质。结构类型为隐晶微晶结构。主要构造为集合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不规则形态的条带状构造。矿石中有利价值的主要元素是铀,手标本中见钙铀云母分布岩石裂隙面。
3.2控制因素
矿体空间位置和成因上受F2、F3控制,表现为其产于构造带中,产状与构造产状相近。铀矿化赋存于F2与F3构造断裂破碎带倾角由陡变缓地段,构造与构造岩影响着铀矿化的产出,矿化主要富集于规模大、破碎程度高、岩性复杂的构造中。
3.3产出特征
根据揭露情况综合研究,有以下特征:①放射层位置相似。②放射层岩性相似,为黑色含炭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就本区而言,该类型矿化意义较大。③放射层物质成分相似,均含有发育不规则的方解石细脉,初步判断白云质灰岩和灰岩中的异常主要与方解石脉的淋积、吸附有关,且成点状。④放射层附近均有构造经过。以上情况印证了本区铀矿化点受断裂构造和岩性层位(D1y与D2t接触带)的控制,铀矿化主要赋存在次一级的断裂构造带中。
3.4分布规律
异常点(带)主要沿唐家湾组与郁江组接触部位分布,受层位和构造控制明显,特别是与唐家湾组含炭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关系密切。
4 矿点成因
该地区比较好的矿化为白云质灰岩构造岩中的矿化,为F2、F3通过的交叉、复合部位或次级小构造地段易形成矿化[3]。根据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本区的成矿机理大致是:由于铀在岩石中以吸附质存在,易于浸出,原有富铀层经过断裂构造F2、F3破碎、沟通,并在较深部地下热液活动下,将铀浸出迁移,而在迁移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致使溶液中的铀在一定的构造部位和沉积环境下初步富集;其后随着断裂构造的继续活动,而不断的富集和改造,形成初始铀矿的富集体。
5 勘查建议
根据现有的成果来看,已揭露的矿化部位大多都在浅部,且矿化层较薄,而在浅部的矿体很容易受地下水和构造的影响不易储存;鉴于该情况,我们无法判断该层位在深部还原环境里是否储矿,深部的铀矿化情况有待通过进一步加深钻探工作来验证,而攻深的地段应主要放在异常区的构造复合交叉部位。另外,矿区南部唐家湾组地层中的两个含矿层位还是比较明显的,这里不仅有较高的氡浓度异常晕圈,而且具备储矿保矿条件,应作为布施工程的重点地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97-99.
[2]颜秋连.西大明山隆起地质背景与铀矿化类型[Z].广西柳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三〇五核地质大队,2010:35-37.
[3]陈毓川,裴荣富,宋天锐.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4-7.
P613[文献码]B
1000-405X(2015)-7-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