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建设

2015-03-31崔江宁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传播学微信信息

●崔江宁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建设

●崔江宁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微信的本质,并简要结合拉斯韦尔的“5W 模式”理论分析其传播模式,根据微信的传播学特征,分析高校微信教育平台运行的特点和作用,探讨高校微信平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积极构建微时代的微课堂、微家园等概念,以促进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微信;传播模式;高校;微信教育平台

如果说微博的诞生是微时代开始的标志,那么微信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迅速崛起,无疑是推动微时代走向繁荣的又一阵“微型龙卷风”。你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在街道上,校园里,公交车上,地铁站里,很多人习惯性地对着手机讲短信、传情达意,微信真正意义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风靡社交网络世界。

一、微信的概念及其传播学特质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智能终端进行即时通讯的免费应用程序,这款神奇的应用被称作“微信”。微信具有强大的记录和表达特质、强关系链接特质和病毒式覆盖特质,同时也说明微信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阐述了著名的“5W”模式理论,该理论总结概括出传播的五个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简称为“5W”;将这五个“W”投射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分别产生了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个研究方向。下面就根据这五方面内容对微信的传播学特质进行分析。

(一)who—人人皆为传播者

如果一个人在微信里或自己关注的公众账号平台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传播信息,只需动动手指,分秒间就能让这条信息出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然后继续有不可估量的朋友圈的其他类似循环传播行为,伊曼纽尔·罗森告诉我们:“1个朋友的真心推荐远胜过10个广告和20次生硬的推销。”于是,每个微信用户同时作为信息传播者和消费者成为了这种“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的病毒式裂变传播的媒介,这种点线结合的扩散链接成功促使信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开来,它的衍生速度甚至比病毒更快更高效。拿2013年芦山地震来说,2013年4月20日14时30分“芦山地震救助”微信公众账号平台正式开通,此平台开通24小时内就拥有了4万多个用户,收到的有效信息都通过微信账号平台直接反馈给了前方救援组织,为地震救援提供了极大的信息便利。

(二)says what—内容突出私密性和即时性特点

在微信平台下,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是建立在受信任度较高的通讯录、QQ好友等资源关系基础上的,这使微信信息交流更加私密化,信息只会停留在传者与受者的自主移动终端上,非好友用户无法从自己的界面上获取这些信息,这不仅保证了隐私空间,更体现了一种带有信任度的信息传播模式,使传受双方都能得到充足的“网络社交安全感”。同时,微信内容发布的即时性显而易见,只要用户在移动终端登录便可以迅速收到来自传者的信息,它后来更增加了QQ离线消息接受功能,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

(三)in what channel-多维度富媒体传播矩阵

微信成功打造了一个三维沟通矩阵,在这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维沟通空间里,微信很好地实现了社交领域各个沟通链条的纵横交叉,促成了各社交平台资源共享。

在传播资源上,微信将手机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各种传播资源进行了近乎完美地整合和利用,并将智能手机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微信的语音对讲、二维码和图片分享、查看“附近的人”、“朋友圈”分别对应着富媒体背景下的麦克风和扬声器、手机高清摄像头、GPS定位、手机通讯录绑定,这使微信以无孔不入的状态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圈,并很好地帮助用户实现了对各个社交网关系链的便捷高效管理。在传播技术方面,微信以便捷的语音对讲功能占据了独到优势,原本一段100字左右的内容需要经过数百次接触手机屏幕才能完成,借助微信“说话键”几秒钟就可轻松发出,在完成了原有的清晰表述目的基础上,更能将发送者的心情和情感完美呈现给对方,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对人际交流起到利好的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文字信息理解不善所带来的沟通误区。它的视频通话功能只收取流量费用,在当今WIFI遍布的情况下显得更经济实惠,因而大受欢迎。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借助富媒体技术腾空而起的微信为信息的人际传播模式带来了重大变革。

(四)to whom—梯级受众,定向传播

微信以关系定向和地理定向的方式将社交圈中近、中、远三个梯级层次的交际圈覆盖在一起,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社交网络,使人们的社交活动更加高效。第一个梯级为基于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的近距离交际圈,通俗说来就是熟人圈子,因为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情感粘性和成熟稳定的信任关系,所以在沟通交流中所传播的信息更易被人相信和接纳。第二个梯级为基于千米实距的中距离交际圈,微信上提供了“查看附近的人”服务,只要开启位置服务功能,便可轻松获知距自己千米范围内的用户基本信息,这种“附近的人”服务无形之间加强了陌生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社交安全感。第三个梯级为基于二维码、LBS定位、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的陌生人交际圈,这个梯级是为拓展交际范围而生的,它同时与腾讯微博相关联,即使是相隔千万里的陌生人都可以通过这些功能实现交际目的。

(五)with what effects—沉默的螺旋效应明显

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出于从众心理人们通常会对于自己赞同且受到广泛关注的观点传播积极参与(这种积极性在微信时代表现的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有人只看发表者或者评论不看信息就点赞),从而使这类观点更加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反之,如果发觉某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关注,人们常常会担心受到攻击而选择沉默。就像一个沉默的螺旋一样,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意见另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虽然微信营造的社交圈没有实体的场地和人物,但基本上是实名交往,虽然比现实社会中的交往更多自由,也是要顾及到亲朋好友的感受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对于传播的信息通常会表示赞同意见,即使不太赞同,也多数会选择不发表意见。微信环境使这个螺旋形成的速度和规模比现实社会更快更大,这对于强化这种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效果。

二、高校微信教育平台的特点和作用

基于以上特征,微信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也是移动端的一大入口,正在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渠道之一。据腾讯公司调査,目前“微信”用户多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又以大学生为主,占到调查对象总数的64.5%。毫无疑问,这正是当下高校教育的又一重要平台,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微信这一平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大学生对微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均较高,有利于高校微信教育平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根据一项对全国28个省(区、市)208所高校25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84.7%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42.2%的大学生使用微信已经有一年以上的时间,24.7%的大学生使用微信超过半年时间;每天使用微信一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63.7%,1-2小时的占24.2%。69.5%的大学生想通过微信了解朋友的信息,44.5%的大学生想了解时事信息,32.8%的大学生想了解学习方面的信息。此项调查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对于微信的认可度较高,他们普遍认为,微信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要超过消极影响。根据微信-人人皆为传播者这一特征,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查询信息、交流信息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果高校能够积极建立教务、学生、党建团建等工作微信教育平台,发布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党建工作等的相关信息,那么作为有思想有热情的当代大学生,就会积极关注这些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威信平台,并参与这些平台的互动,如果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或者自己能够参与学校工作信息的传递,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学校意见的被动接受者,这就会大大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学校建设的自发性。

(二)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受关注度较高,有利于高校形成教育合力

基于微信多维度富媒体传播矩阵和梯级受众、定向传播的特点,高校微信教育平台的运行不再是电话、口头或布告栏等传统的信息单向且单调的传递形式,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图片、语音以及艺术文字等形式将原本单一的信息或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贴近学生、快捷及时、易于接受,且信息量大,流动速度快,内容真实可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微信教育平台不但受到学生们的关注,也会受到其他相关人员的关注。因为微信功能强大,费用较低,还支持多种语言和网络,同时微信的信息传递网络具有明显的自发组织性,因此,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与之相关的社会网络因关注高校微信教育平台而形成信息传播圈。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校信息、学生动态,还可以向学校反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促使高等教育合力的形成。通过高校微信教育平台,更多的人会关注高等教育,关注大学生成才教育。

(三)微信的信息传播效率较高,有利于学校教育理念有效到达受众

不同于微博相对较强的媒体属性,微信运营是一种基于强关系链接的精准扩散模式,它直接传递到移动客户端,能够直接有效和迅速地对信息传递对象产生作用。基于微信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私密性和沉默的螺旋效应特征,同一微信圈里的信息传播往往信任度较高,速度较快,到达率较高,且融合了个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既可以点对点传播,也可以点对面传播,既可以针对性较强,也可以覆盖面较广,这就使得高校微信教育平台能够更好地将学校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家长、教师、同行。与传统的电话、口头、布告栏等信息传递方式相比较,微信教育平台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老师和学生。目前在重要考试报名提醒、专家学术讲座等学校教务管理以及倡导考试不作弊、遵守课堂纪律、爱心捐赠等优良学风校风等方面,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从物理技术上而言,高校微信教育平台的建立已经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微信作为具有强大传播功效的即时通讯系统不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因此在进行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建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统筹规划,定位明确

虽然高校微信教育平台优势明显,但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个统筹规划,不能因为只看到它的优势就蜂拥而上,这样容易造成各说各话,信息混乱,从而使学生们不知所措。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自己的针对性,不一定都适应建立这种微信平台,比如一些保密工作。而且这种高校微信教育平台也不能够取代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它是在新媒介时代高校教育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我们应当在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设以教务管理、教学改革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高校微信教育平台,打造一个思想性与娱乐性并存,观念引导和行为实施兼顾,同时服务学校和学生,并且立足校园放眼社会的教育平台。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特色建立与众不同的微信平台,真正发挥微信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二)内容创新,适当控制

精彩的内容是办好微信教育平台、吸引学生关注的重要武器。受众往往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微信这一媒介,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要及时了解学生们的需求,真正将微信教育平台融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当中,通过微信教育平台传播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优良的校风学风。比如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微课堂”,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微信平台开展“选择好课程”、“介绍好活动”、“召集好校友”等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扩大学校的社会效益。在微信教育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学校一定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防止一些不良思想行为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就是防止产生传播噪音。对于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及时正确地引导,不但要传递主流信息,还要关注非主流思想。根据传播学中的两面理论,对于正反两方面信息都进行传播,比只传播单方面信息,传播效果要好得多。同时,由于部分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较长,还可以通过微信设置休息提醒、熄灯提醒以及叫你起床等功能,由此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就成为学生们的贴心小助手。

(三)充分发挥协商和对话功能

可以说,微信强大的交互技术将互联网的参与性与交互性发挥到了更高的阶段。在以往的教育形式中,学校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属于单向信息传播,即使是班主任、辅导员也很难做到及时与学生们就很多问题进行互相沟通交流,多数是与班委成员商量好了再由这些舆论领袖进行信息的二级传播。通过高校微信教育平台,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课老师都可以与学生们就班级里、学校里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对话,一对一地、平等地、直接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回答学生的问题。基于这种协商对话,不同学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就可以及时地沟通交流,通过正确的方法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让那些性格内向或者容易激动的学生通过他可以接受的渠道将想法表达出来。这种协商对话构建的微家园概念便于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也更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微信作为网络社交媒体的新宠,的确带来了人们之间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作为微信使用主体的大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那么高校教育也要及时跟进,不能落后于学生的思想发展。但微信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陌生交友危及学生安全、不良信息的聚集作用等都对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发展建设提出了挑战。高校微信教育平台要想在未来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仍然需要合理化和多元化的规范和引导,以期帮助学生们体验到更加丰富美好的微时代校园生活。

[1]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2).

[2]Harold D.Laswell.Propaganda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In Elmer Ellis(ed).Education against Propaganda,Cambridge, MA: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cience Studie,193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美]尹曼纽尔·罗森.营销全凭一张嘴[M].曹彦博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5]施建.社交网络“裂变式”传播:救灾中的信息巨流与纠错机制.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4-24.

[6]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3,(9).

[7]盛伟芳.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研究[J].剑南文学,2013,(02).

[8]胡蕊.大学生微信使用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4,(1).

[9]侯倩.高校微信育人功能及平台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责任编辑:刘丙元)

崔江宁/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传播学微信信息
订阅信息
微信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微信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微信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