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心理学策略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5-03-31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学班级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刘 静

所谓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策略指的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这些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认知、调控情绪、产生正确行为等等。通过心理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正向相处,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在感到更加愉悦与安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个体力量,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及团体和谐发展。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全国大多数高职学校中,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孤独、自暴自弃的心理特点,面对着高考失利,很多学生无法从阴影中快速走出。加之高中的许多同学顺利进入大学学习,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愿过多地与这些同学联系,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孤僻感。在处理事情时,也会选择一些消极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心理特点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也导致后阶段他们在高职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再者,高职学校的生活模式需要学生转变原有的生活角色,这也加大了新生入学时的适应难度。学生在入学之后,无法找到像高中那样亲密无间的朋友,使得高职新生一度处于孤独的状态之中,或者结交一些对其起着消极影响的朋友。

二、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对心理学策略的运用

1.设立适度的管理体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高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适度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适度的管理体制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监督,规范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相互影响,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在一定的管理体制约束下,对自己的要求会有所提高,对学习不会懒散懈怠。所谓适度的管理体制,包括一定的奖励体制、一定的惩罚机制以及一定的评价机制。惩罚机制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犯错误时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不能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学生的处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在不伤害学生尊严的前提上,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个节目或者打扫班级卫生等等;奖励体制可以设定为评选优秀干部、优秀舍友、进步生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这样的评选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一定的基础;评价机制指的是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将这些评价实时汇报于家长,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最佳发展。

2.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导致情绪低落、消极懈怠。这个时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他们所遇到的挫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首先就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例如,有些男生的爱好是计算机,就容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里聊天、交往、游戏。此时,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将计算机的利与弊清楚明白地分析给学生听,并且找这些男生聊天谈心,引导其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

对学生适时的心理辅导,还包括适时培养学生间的友好关系。高职的学习生活与高中不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仅仅限于课堂时间,而高职的课堂时间有限,同学间无法很好地相互了解,这就加剧了学生的孤独感。所以,在高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时,要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学生一起参加,为了增加他们的接触时间,可以鼓励其一起排练节目,在排练节目的过程中促进相互间的了解,排解学生的孤独感、自卑感。

3.利用心理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许多高职生在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时,总是感到迷茫、彷徨、无从选择,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高职生从未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简而言之,就是其从未为自己定下过职业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迷茫的,没有目标的人生是缺乏动力的,目标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多数高职生而言,他们是自卑的、迷茫的、没有目标性的,因此,在班级管理时,要根据高职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采取一定的心理策略,引导其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一定的规划。而要引导学生设定目标,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了解。对自己了解的途径可以分为自我分析以及他人评价,自我分析包括自己的现状是什么、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自己可利用的资源是什么等;他人评价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QQ、微信聊天获得。在学生全面了解了自己之后,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为了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班主任还可以在班会上播放一些草根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与经验,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高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对心理学策略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同的班级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运用,甚至对于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年级段也要进行恰当的运用。虽然运用的方法千变万化,但整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通过心理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以及竞争力,通过班级氛围的提升来反作用于学生,最终达到学生、班级、学校三者间的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三赢。

综上所述,高职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针对这些特征运用心理学策略对班级管理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在班级中运用心理学策略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孤独感、一些消极情绪以及偏激的行为,是推动学生发展、高职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徐志军.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

[2]陈 晶,王海萍.团体辅导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5

[3]William Blair Grould,常晓玲等译.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高职生心理学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班级被扣分后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