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31蔡礼鸿
蔡礼鸿
(郑州轻工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通过真实的听力语境和地道的口语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在整个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里奇的礼貌原则,这是因为合作原则在会话交际过程中能调节讲话的内容,礼貌原则是制约语用的关键。在会话过程中人们有时会刻意违反合作原则来恪守礼貌原则,比如在双方交流过程中说话人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而是通过使用反语让听话人间接地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触犯点,从而既避免了违背礼貌原则又避免了正面触犯别人。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引导学生在听说过程中正确理解对话双方的真实含义,帮助学生养成语用推理的习惯,使得他们以后听到类似的话语就能够有意识地朝着某个特定方向联想,将零散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社会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更加完整和清晰的理解。
1 合作原则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合作原则最初为哲学家H.P.格莱斯使用的术语,现在常用于语言学对会话结构的研究。在实际会话过程中,说话人通过合作原则试图给听话人传递足够的、真实的、相关的和明晰的信息,正常的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不会违背合作原则,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说话人可能会对听话人撒谎,甚至出言讽刺等,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于是我们必须从说话人已经说出的话中推导出没有说出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会话隐含”,但对这种推导的一致性和普遍性的程度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概括来说合作原则具体分类如下:
1)量的准则: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要简炼(避免罗嗦);d.要井井有条。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已经趋于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也已显著提高,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听说内容应该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下能够从听懂某个主题的内容到可以用英语表达相关的看法和观点,逐渐使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真实的口语对话练习模式,完成具有真实感的听说教学。当然教师还要注意所选的听说内容要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既要有足够的语言互动练习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根据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量多少,对于听力和口语比较好的学生,内容可以适当增加,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而对于听力和口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则要适当减少内容,要求稍作降低;根据质的准则,教师想办法创造更加贴近现实的听说情境,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来提高听说水平;教师还可以根据关系准则来设计出学生熟知并且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会话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最后,根据方式准则,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因材施教,讲授的内容应该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热情和宽容的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努力引导学生用口语呈现出想要表达的内容。
教师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要创设接近现实生活的交流平台,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进行听说练习,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听说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实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交谈双方往往为了使交流顺利进行都会采取合作的态度,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真实场景下的英语听说练习,学生们就会发现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说话人往往出于礼貌的需要会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这总比直接的批评得体得多,也会有意违反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以便减少对话双方的正面冲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相互补充,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更好地诠释礼貌原则。
2 礼貌原则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礼貌原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遵守礼貌原则中的某些准则或次则一般都是出自礼貌的需要,说话人为了给听话人留下好的印象,也为了给自己带来某些实惠,有时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而是拐弯抹角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在此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违反合作原则来恪守礼貌原则,可以说礼貌原则进一步解决了会话过程中合作原则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礼貌原则具体可以划分为六类,分别如下[1]:
1)得体准则: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a.尽量少使自己受益;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从以上礼貌原则的分类可以看出,不同的准则和次则对交谈双方具有不同的约束力,重要性也自然不同,其中得体准则对会话的制约力更强,相对来讲也最为重要。虽然如此,但不管是任何准则或次则都是人们在会话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重视听话人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宁愿自己吃点亏也要尽量多给听话人提供方便,从而使听话人感觉受到尊重,以便获得听话人的好感[2]。
至于礼貌原则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字面意义,尤其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常常出现涉及礼貌用语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分析掌握中外礼貌原则之差异,尽量降低社交语用失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语言推理能力以及所掌握的英语文化背景的程度,使他们在日常会话过程中根据会话环境及前后语境能够推断出说话人的实际态度和隐含意义。
我们上面提到的礼貌原则正好是探讨对话双方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遵守什么样的礼貌准则,以此来彰显彼此的文明礼貌和相互尊重,由此可以看出礼貌原则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是实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因为礼貌原则要求说话人要时刻使听话人觉得受到尊重以达到双方会话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听说课堂上可以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感受中外礼貌原则的差异,分析不同的语境中应该使用什么不同的礼貌原则,例如在客套话、禁忌语和称呼语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讲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设法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必须要恪守礼貌原则,譬如在突发事件、激烈争辩或者亲朋好友之间交流时就可以不拘泥于礼貌原则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3]。
3 结语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素材大多来自于真实文化背景下的实际会话交际,因为现代英语听说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会话环境进行交流的能力,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更有助于正确理解听话人话语的真实意图,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在课堂上大学生学习英语毕竟是作为外语来进行学习,所处周边环境不太有利于听说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在选择素材方面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参照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中的某些准则或次则来设计听说教学的内容,选文尽量做到语言规范,兼顾书面语和口语;题材要广泛多样,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听力和会话练习,把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在平时的听说教学中尽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选择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的听说技能。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听力中的真实含义以及口语会话当中的隐含意义,让学生逐渐养成语用推理的习惯,使得以后听到类似的话语就能够有意识地朝着某个特定方向联想,将零散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社会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更加完整和清晰的理解[4]。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英语听说教学中,通过讲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会话练习,让学生在会话互动过程中掌握听说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马瑞娟.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116-119.
[4]徐晶.论格莱斯合作原则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