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教学模式适于高校教育之商榷
2015-03-31陈青鹤毕文文宋金伯
陈青鹤,毕文文,宋金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抚顺113000)
1 慕课的产生与界定
1.1 历史背景
慕课产生的历史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免费在线课程,它被誉为慕课的先河。而后其经过10年的发展颇具规模并引发了爆发性的慕课热潮。这是高等教育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一次革命性创新。但是,这种爆发性的创新并不是学者或者网络工作者的突发奇想,而是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大幅下滑,大学运营也因此受到影响。在固有的管理规模下,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美国大学因此采取了增加学费的举措,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上学成本,而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更使这种成本产生了放大效应。学生对大学的渴求程度迅速降低,社会对大学价值的认可度也在下降。此外,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束缚,大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标准表现出功利的、僵化的特征。大学对教师的科研管理将期刊级别等特定模式作为标准化的考核方式,而对教学方式略显忽视。从而使大学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而缺乏各自的教育特色。所以大学运行成本和固有体制的束缚为慕课的产生提供了可行性空间。而在此期间,互联网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慕课得以施展的可操作平台。正如特里克·迪恩认为所言,慕课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的转变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早已为慕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使之成为厚积薄发的教学力量[1]。
1.2 思想认知
自由和民主一直是美国大学追求的教育精神。但是教育的日渐僵化使这种精神日渐流于形式。人们的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不断受到冲击,慕课所具有的商业化、开放性等特征正好契合了人们的思想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加深,使知识和商品一样被人们产出和消费。教师对知识的传输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成为类似于商品交换的交易模式。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学生的需要,大学的学科设计和培训机构逐渐成为市场化机制的组成部分,人们期待能从大学教育中获得具体而实用的技能,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理论知识。正如迪肯大学副校长简·赫兰德所说,“学生期待像银行和商场提供的服务那样的用户友好型的、自助型的、24 小时营业的学习体验。”[1]知识应该像商品一样能够被自由选择、自主应用,而不单纯是机械化传输的内容。
这种自由的渴望必然导致对知识流动性需要的增加。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大学并不是全体社会人所能到之地,它是满足社会学习精英的产物。慕课的到来使原来静止的单边教育模式转变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多边教育模式,从而使知识成为流动的商品而被更多需要他的人消费,这不能不说是改变教育结构的一次变革。
1.3 “慕课”释义
MOOC 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简称,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其作为概念而被完整提出始于2008年道恩斯和西门子关于连通主义的在线网络课程。但真正得到发展始于2011年史朗教授的《人工智能导论》。至此,世界190 多个国家的16 万多学习者注册该课程进行学习,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慕课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世界一流大学如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创办的Coursera、Udacity 和edX 三大慕课平台推出近百门课程,全世界超过753 000 名学习者参与慕课模式的各种学习;在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重点高校纷纷加入国际主流慕课平台。
慕课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为单元,被制作成8 ~12 min 时长的网络视频,学习者只需在线注册即可获得免费的学习机会,并可通过期末考核得以结业。只有在想获得就业资格证书和相应大学学分时才需缴纳一定费用。此外,该课程没有特定身份的要求,不同社会角色的人群都可以加入到正规大学教育体系中来。对于学生而言,慕课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廉、没有入学门槛,能享受完整的大学学习体验;对于学校而言,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既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又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2 慕课教学模式的审慎思辨
如前所述,2012年慕课教学模式的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形成了“慕课热”的火爆浪潮。但是,随之而来的2013年,慕课教学模式就受到了若干人的批判。例如,德尔文在《赫芬顿邮报》中提到一次有关慕课的合作协议后,所涉及的3 门在线课程最终考核通过率远低于预期水平。这不得不使人们质疑慕课的教学质量问题。而美国某所大学的教授们联名认为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存在很多缺陷,其商业化的运作会扩大公立和私立大学间的贫富差距就是其中之一[1]。可见,慕课固然由于背景条件和人们思想认识的转变成为时代的幸运儿而名噪一时,但其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所以,这种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新兴产物,对其优劣我们必须审慎区别、扬长避短。
2.1 适用之利
一方面,慕课拓宽了知识传播广度、促进了教育公平。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高校只面向精英教育的围墙,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到非知名院校甚至边远地区;使高校教育由在校生的小众教育迈向全人类的社会教育,为实现无处不在的终身学习带来更多便利。学习者在慕课集中的优势资源条件下,利用零散时间进行高效学习,也突破了课堂的时间限制。
另一方面,慕课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学习者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而慕课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动力和优势,通过在线老师的理论讲授和问题设计使学生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慕课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2 适用之弊
一方面,慕课是一种新兴的且为多数人热衷的教学模式,但其并不能代表教育的全部。就教学质量而言,传统高等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合理有序的体系。例如,各个专业都具有配套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形成了自己的考核方式和考核体系,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具有相应的责任机制。而对于慕课现有的教育体制而言,其本身的教学结果质量恰恰缺乏可控性。慕课是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主动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受众主体的大众化和监督自主学习机制的缺乏,使最终的考核结果不甚理想。考核结果是教育质量程度的直接反映也是集中反映。慕课这种低完成率使学者认为,虽然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不可能成为传统教育的替代品。此外,这种网络交流模式带有机器味道而缺乏情感交流,可视可听可触的课堂与计算机终端信号的巨大差别问题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仍未得到突破。互联网成为大众交流平台以来,人们线下的淡漠独立和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问题一直相伴而生。
另一方面,慕课教学模式的国际化现象使本国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领地受到发达国家教育资源的侵袭。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教育等领域都处于弱势地位。慕课在线课程因为涉及不同地域(国际之间、国内之间)的大学和专业,所以无形中形成了竞争的格局。对于我国而言,面对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迥异和教育质量的差距,本国的慕课教育未占更多优势,这无疑对于教育民族性的保护和中国教育的信誉度产生了剧烈的影响。网易公开课统计数据表明,“国际高校公开课”和“TED 演讲”二者相加占观赏人群的86%,而“国内高校公开课”者仅占13%[3]。
3 慕课发展的应然路径
3.1 理性分析,把握慕课发展趋势
如上分析,慕课作为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产物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诸多弊端。这就要求慕课的应用者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充分了解其优势并加以运用的同时,认真应对其弊端,尤其不能将慕课视为传统教育的对立模式和替代品而加以盲目遵从。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教育本身的体系性和复杂性并非慕课一种手段所能应对。如果只看到慕课的“热烈响应”而无视现行教育体系的特点一并加以全面利用,则必然会产生诸多问题而应接不暇。对于想适用慕课模式的大学而言,可以采用试点办法逐渐推行。“试点”办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模式。例如,可以以省为单位,在各自的高校系统中选择合适单位的合适课程适用该模式,并采取定点、定时跟踪的办法取得适用情况的一手资料,从而正确地把握慕课的实时应用现状、有效把握其存在的风险并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慕课和传统教育相结合,促进教育整体发展
传统教育填鸭式的模式长期以来成为教育争论的焦点。慕课的出现使我们寻找到了弥补传统教育不足的一种可能的新模式。首先,学生自主学习一直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种自主性并没有充分体现,大学教育仍以老师主动教授、学生被动吸收为主要模式,学生本身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教育中吸取慕课模式、尤其是国外慕课模式的上课技巧,多以问题形式引发学生思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形成整体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对于应用慕课教学模式的专业课而言,应该借鉴传统教育的管理模式,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学习过程、提高考核质量,进一步增强慕课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3.3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合理慕课教学体系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供给—需求”的模式中,需求已占据主导地位。在教育领域,慕课面对的不仅是高校学生,不特定社会公众也是其受众主体,这是和传统教育相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而恰恰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构成了慕课教育的特色,使慕课成为大众化的求知平台。所以,公众的需要为慕课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慕课的发展提供了导向。为此,我们应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借鉴国外慕课的先进方法,提供符合中国人特点的慕课课程,实现构建中国网络课程文化体系的目标。
3.4 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网络平台
慕课教育模式作为网络技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形式,应该说没有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其生存的空间。可见,慕课的发展走势和网络技术是否强大密切相关。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同地区资源的巨大差异成为制约整体发展效率的瓶颈。对于我国发达地区而言,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技术力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而言劣势也非常明显。所以,即便应用这种新模式也由于以上缺陷而使学生外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对此,应缩小不同地区的师资和技术差距。此外,应将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双向结合,使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1]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10 -16.
[2]姜明文,李兴洲.“慕课热”之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2):110 -115.
[3]王蓁,田佳欣.慕课在我国发展的SWOT 分析[J].新课程(下),2013(7):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