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建设

2015-03-31海张雯艳

大众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隐性人文大学

陆 海张雯艳

(1.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建设

陆 海1张雯艳2

(1.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三足鼎立,是生成现代大学三大课程系统的基础,在大学教育中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学课程应该是大课程观,显性教育课程与隐性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在今日大学教育格局中,课程应课程设计应下沉到基层教学单位,突破专业的限制。文章探讨了大学人文课程应该成为享受课程,体验课程,人文课程更应该重视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育人作用。泛人文课程涵盖多个子课程分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基层教学单位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

大学人文教育;人文课程;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人文课程建设

1 前言: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

(1)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前夕,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笔者注: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决定》[1]明确了我国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进行了进一步界定,重新划分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其中提出的“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创新举措[1]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文教育问题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2)目前我国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直接促成教师对大学人文教育及人文课程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形式的反思。有一些现实的问题被挖掘出来热烈地讨论,例如: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人文教育为什么在大学中被削弱?如何评价我国大学现开展的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的作用?如何看待大学人文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的关系?人文课程具有哪些特征,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确定?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平衡显性教育课程和隐性教育课程的关系?作为典型的隐性教育课程,如何体现人文课程中的隐性教育作用?……等等。本文主要讨论大学人文课程建设。

(3)笔者认为,现代大学教育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三足鼎立,是生成现代大学三大课程系统的基础,其中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多是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显性教育课程;而人文教育则是典型的隐性教育,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它能提供多少转化为学生心灵的东西,多大程度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造成影响,其价值与作用的发挥需要教育者深刻理解作为隐性教育主体——人文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笔者注:下简称“人文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2 历史与现实:大学教育的变革

(1)大学教育常流传着“重理轻文”的说法,这跟我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发展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两次大的结构变革——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与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合并潮”实际上体现了历史沿袭下来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教育流派的交锋。新中国成立之初,需要大量懂科学的专业人才,于是把教育的重点转向科学(专业)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随着高校院系调整和大批理工专业的建立,新中国获得了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大学注重“专业教育”的理念也随之形成,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 90年代初。因此,“大学就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象牙塔”、“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口号在社会上风行就不奇怪了。这一历史阶段以科学主义的技术教育为价值取向,削弱和冲淡了人文教育,强调专业设置与生产岗位对口,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关注人的职业性而忽略了人的本体性,体现出典型的科学主义课程观。[2]

(2)20世纪末的院校大合并,则正是对这一价值取向所产生的缺陷进行反思。(笔者注:指对“高分低能”、“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大学生就业困境”等教育问题的反思,另文[3]阐述。)在大学教育中呼唤“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重新审视人文教育课程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直至今日对国学等人文课程的提倡,都体现出人本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2]

(3)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高校教改上做出重大部署,出台《决定》[1],在大学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大学生人才培养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提出创新举措,对大学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进行了进一步界定,重新划分了我国的教育体系。根据决定,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要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这不仅使职业教育的层次丰富了,也使职业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决定》还有一个核心思想是要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也就是通过招生、评价、投入等机制,引导一批普通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地方高校职业化,鼓励企业出资办学,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讲实训课等)。可以预见,今后大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不再是泾渭分明,大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将向职业技术院校转型,《决定》的出台堪称是我国大学教育又一次划时代的结构性变革,大学教育变革终指向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融合。

3 认知: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时至今日,人们都普遍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人文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薄弱,但是教育者在加强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的过程中有必要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人文教育应包括哪些内涵?怎样认识人文课程的性质?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如何看待高校人文课程建设现状?

今天,关于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建设,教育者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普遍的共识:

3.1 教授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教育

人文知识属于知识体系,它帮助人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属于“知道”的层次;而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知识的学习为基本手段,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素质(人格),属于“悟道”和“得道”的层次。人文教育就是通过知识学习(“知道”),实践体验,使大学生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在涵义(“悟道”),进而产生人文情感,养成行为习惯,育成人格涵养(“得道”)。故人文教育大体上属于“隐性教育”(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而非“显性教育”,人文课程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区别于专业课程那种基于“知道”的显性目标设定,通过隐性教育手段达到目标,让学生深化到“悟道”和“得道”的层次。

3.2 人文课程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人的“完整发展”,人的各种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全面提高;其次是人的“协调发展”,即各个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有发展程度的差异,但是最终不能失调,造成人格明显缺陷;最后是“自由发展”,各方面技能和素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允许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人格。

人文课程核心教育精神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3.3 知识经济时代更注重人文学科的导航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过去的知识很快就不适用于当前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人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校学习的知识显得“过时”,不能马上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这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时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学习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人格,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人文学科的优点是便于实现隐性教育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格,并且对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具有导航作用,可以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提供基本的训练方案和素材,所以大学开设人文课程是必须的。

3.4 学生人文素质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现象。尤其是比较强调专业性的高职高专院校,对人文课程的内涵和作用认识过于表象化和肤浅化。认为经常开设人文讲座,人文选修课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某些高校甚至把人文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课,基本不设文化课。大学生受就业压力影响,对实现显性教育目标立竿见影的专业课很用心,对隐性教育属性比较强的人文学科学习不感兴趣,主动要求提升人文素质的意识比较淡薄。或者认为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能提升社会技能的实用性课程(比如外语类、计算机类)就是人文课程,多方面原因造成人文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地位尴尬,开课种类、时数、内容、形式都受到很大限制,人文课程缺失和结构性失调是高校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需要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正确引导和下大力气改变。

4 探讨:大学人文课程建设思路

大学课程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许多下位概念来,比如人文课程、社会课程、自然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辅修课程;核心课程,卫星课程等。所以开发建设人文课程必须明确课程内容,课程功能和找准课程定位。

(1)那什么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呢?笔者认为人文课程首先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科学教育融合互补,“形成完善人格和完美心灵”,塑造“完人”的课程。[3]所以医学类院校中的“医学伦理学”,艺术类院校中的“美育”,还有很多理科院校都开设的“心理学”这些看似“专业”的课程其实都属于“人文课程”的范畴。

(2)按照学科来划分,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课程都是人文课程,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课程都是社会课程。而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课程都是自然课程。但是人文课程的内容经常与社会科学课程乃至自然科学课程交叉,比如“逻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交叉),还有“人文地理”“医古文”等(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交叉),包括高校普遍开设的“两课”(思想品德教育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目的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既是社会课程也是人文课程,教学上“将显性课程目标和隐性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将课堂讲授与社会活动、环境熏陶融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判断统和起来”[4]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之间并非有不可跨越的天堑,只要做好教学安排,人文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并不矛盾。

(3)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求着眼,一些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非常实用的课程,比如“人际沟通与交流”“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公共关系学”“应用语文”实际上都与研究“人”有关,包含大量的“人文”元素,开设这些课程对学生不无裨益。

(4)人文课程还有一个和科学课程对照十分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灵魂,民族文化又必然顽强存在于课程之中。如果说科学课程的国际性较强的话,人文课程的民族性、本土性是必然鲜明的。”[5]一些高校开设的“国学”“民俗学”课程,弘扬经典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地方文化特色,受到学生追捧。

(5)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出台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有一段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容:“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同时,新华网刊登报导“近日,北京发布了高考改革方案,英语分值下调了三分之一。国务院学位办在回应人大代表的问题时再次强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并未制定学士学位授予与英语四级考试挂钩的办法”[6]引起公众热议,随着改革的推进,英语何去何从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6)笔者认为,之前英语在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恐怕是得益于它是一门跟学历、就业休戚相关的“公共”课程而非“人文课程”,它虽然属于“人文课程”,但“显性”教育属性强于“隐性”。大学里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学校没有明确把英语成绩和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但是作为亘久的“能力证明”,很多同学热衷于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甚至为了过“四级”而荒废专业课的学习,这是本末倒置。大学人文课程应该成为享受课程,体验课程而不是“功利课程”;人文课程应该更重视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育人作用。前一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解释《决定》[1]中提出的大学职业教育“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人才培养目标时说:“以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现在是技术技能人才,也可以理解为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这实际上说明教育部明确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将成为将来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7]

(7)一般而言,教师理解的人文课程应该是一个“泛人文课程”,可以采用常规的结构方式,即在“大人文”框架下设置多种人文课程模块,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进行灵活的模块增减组合教学,以灵活适应各个专业对人文课程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

人文课程也可以外显和内隐结合的复式结构方式,即设置很多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程模块,供教学单位选择(作为选修和辅修课程),另外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灵活的活动体验,情感熏陶教学模式。譬如教学单位要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选择“口语训练”或者“经典诵读”作为授课课程模块,活动与课程一起设计,在活动前利用课程培训传授知识,在活动中发挥人文课程隐性教育作用,在活动后可以参考课程在活动中的隐性效果完成课程的显性评价。

(8)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其专著[8]中讨论学科建设和教学变革新趋势时提出一个“重心下移”的新概念。“重心下移”包括学校在教育对象上重心下移——“面向全体,面向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考虑,由培养专才转向培养全才;教学内容重心下移——“将近代型学校中仅为进入象牙塔作准备的学科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改变为学科领域、知识与生活领域、职业实践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人生领域等方面相沟通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知识与人类生活诸领域的关系,也就是知识社会中人的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最后是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新型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首先涉及的是各级行政部门真正把学校管理权力还给学校,承认学校作为专业性教育机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学校教育实践的自主管理权……包括学校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教师研究等方面不离‘土’,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实际,教师个人的教学和教育实践,要真正做到结合、沟通与互动。”

5 结论

叶澜教授的“重心下移”观点,实际上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罗杰斯“人本主义”和维果茨基“分层教学”等经典教育理论的发展创新,用在大学人文课程建设中基本可以理解为大众化是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宜“以人为本”,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辅相成,今日大学教育格局中,课程设计应下沉到基层教学单位,突破专业的限制,特别是泛人文课程涵盖多个子课程分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基层教学单位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北京:国务院发改委,2014.

[2]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A].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12.

[3] 陆海,张雯艳.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学习的归因研究[J] .大众科技,2012,(3):161-162.

[4] 邓银城,陈丁堂.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完人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18-21.

[5]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刘硕.教育改革向英语“开刀”英语教育该何去何从?[J/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24/c_ 118270400.htm,2013-11-27.

[7] 吴晶.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6/23 /c_126657151.htm,2014-06-23.

[8] 叶澜.教育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

Human, social, natural three university,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ree courses system of modern university,in importanc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courses should not be ignored;..University curriculum should be curriculum, complementary dominant education and recessive education curriculum.Today's univers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be course design should be sinking into the basic teaching unit, through professional restrictions.The article research 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courses should be enjoying the curriculum, curriculum experience; humanities curriculum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role has hidden curriculum.the humanities course covers multiple sub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urse shoul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give the basic teaching unit more curriculum autonomy.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humanities courses; dominant education; recessive education; humanities courses

G64

A

1008-1151(2015)02-0179-03

2015-01-13

广西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12JGZ190)。

陆海(1977-),男,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管系讲师,从事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

张雯艳(1979-),女,广西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助理研究员,从事中药药理基础研究以及中医药社科研究。

猜你喜欢

隐性人文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