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5-03-31梁晓慧陈玲玲

大众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建筑

梁晓慧陈玲玲

(1.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梁晓慧1陈玲玲2

(1.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文章从当前建筑技术教育现状入手,着重探讨了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优化教学团队,以更好地培养基于地方发展适应性的人才。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是以建筑技术为主线,讲授建造技术及建筑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共同特点的系列课程。它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力学等核心课程,还包含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节能、建筑防灾、生态建筑、建筑材料等专业必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中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部分课程也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本科专业中开设。在建筑学课程教学体系中,要求学生以建筑设计为主体,覆盖各门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广泛的知识领域,以解决工程中多种技术和艺术问题的潜在矛盾,满足职业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1 当前建筑技术教育现状

建筑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与社会同步。但目前我国的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往往作为“其他课程”游离在设计课的主线之外,与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的衔接不够。另外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历来偏重建筑物的物质构成和构成的技术手段,而少有贯穿于其中的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及演变过程,造成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建筑构思轻建筑功能、重设计课轻技术课、重设计理论轻工程实践、重方案表现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围绕着素质教育开展技术类课程的改革,全国多家院校建筑学专业都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支持。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尚存在以下几方面情况:

(1)研究都还多局限于单门的技术类课程的改革,目前的技术课程评价标准中注重细节的完美和追求标准模式的倾向还较明显,阶段目标追求尽善尽美,但总体缺乏协调合作。

(2)忽视设计主线和工程主体,以狭义的技术指标为起点,就技术做技术,对设计思维的提炼及与实际工程的衔接还重视不够。

(3)缺乏与企业或社会的互动,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差异较大,对设计规范、工程材料以及结构的构造处理等了解不多,有产业经验和背景的师资较少。

2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在现有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优化,使学生的设计思维得到完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后续的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早日通过国家注册建筑师考试打下较好的基础,也促进其将来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改革建筑技术教育体系,可促进各高校建筑学专业之间建立开放持续的合作关系,与各建筑企业建立更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对于整体提高建筑学乃至大土木方向本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更好地适应宽口径学科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早日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委员会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做好准备。

3 建筑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3.1 以建筑思维为主线、改革核心课程,整合教学体系

《建筑构造》是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必修课,也是学习其他技术类课程的基础。基于其重要性,可以将《建筑构造》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整体优化,构建理性的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体系。

核心课程的改革—以建筑思维为主线。

(1)模块式教学法:对建筑技术课程体系进行整体建设,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合理地配置相关学科,在时间设置上相互配合。整个教学围绕建筑主体各模块阶段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以进一步导出课程体系编排方法、编排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讲练结合:以某一设计课程为教学的空间和平台,将其所关联的技术知识融入,使技术类课程与设计类课程协调互动。以建筑思维为主线,以学生练习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多层次实训:教学内容与执业注册师制度接轨,与建筑师考试有机结合,如增加对技术标准的编制背景、新规范规程的讲解,强调在工程实践方面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进行设计主体实践技能训练,建成完全开放式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实践环境。

(4)现场体验式案例教学法:课程实践部分采用现场教学方式进行,将抽象的理论和表现变成亲身体验。结合工程实践当中的优秀实际案例引入教材、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学习方式、实践案例教学于课程教学中,理论讲授、实践辅导、现场参观、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等不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网上学习、交流沟通的基础上,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并完善非统一标准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3.2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优化教学团队

3.2.1 注重建筑技术的深化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在资源,气候和技术经济方面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建筑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改进,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使现在的建筑从类型、规模、到内部的复杂程度都比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建筑体系和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材料、多层次复合型产品和新技术等被大量应用于建筑之中,建筑设计的科技含量正不断提高,未来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无论在难度、广度上都远非过去所比,对这些问题需深入研究并尽快反映于教学中。

3.2.2 建立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定位特点,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明确阶段要求目标,实事求是、逐步推进、不可逾越、切忌贪多求全。还要考虑学校的软硬条件、教学传统、师资力量和学生素养等综合情况,分析教师操作控制的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以及整合优化的实施范围等具体问题,保证课程体系建设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评价标准也应依据课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突破单一的统一标准化的教学成果以及成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做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并与设计思维同步,促进学生学习成果向多样性、多元化以及具有独特风格的方向发展。

3.2.3 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不少高校建筑学专业都与设计及施工管理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目前还多为输送学生去实习的方式,项目间的合作交流还相对较少。应结合课程改革,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开展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的校企双向协作,多途径、多角度、多方法地培养地方适应性人才。

3.2.4 强化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团队的形成

系列课程的整合,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相互协商和沟通,在教学环节上相互配合,可强化任课教师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意义很大,有利于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建立和稳定。针对部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相对不足问题,可有针对性地由经验较丰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讲授部分课程或部分章节,带动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3 实践机制下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3.3.1 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性来组织课程教学、设计和实习,各门课程间改变单兵作战的弊端,不做简单的加法、拼盘,避免教法与学法的割裂,重视学科的双基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实现课程系列建设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3.3.2 按需施教、学以致用

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从职业岗位群设置出发提炼出学生发展所需的知识点,重视学科的双基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3.3.3 突出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培养工程设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核观念,采用以建筑为主线和“综合项目型”的改革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4 结束语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快速转变,高校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也随之掀起,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在进行积极地改革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建筑学科具有“技艺一体”的特点,开展建筑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积极促进各高校不同层次建筑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大众教育下的专业教学活动。

[1] 冯静,丁蔓琪,庄程宇.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谈建筑设计与技术教学的整合[J].华中建筑,2011,29(6):179-180.

[2] 姚家伟,武志东,杨文武,徐蕾.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课群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38-40.

[3] 岳鹏,赵西平,杜高潮,等.技术新形势下的建筑构造课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26-130.

[4] 李晚珍.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能力课堂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81-181.

[5] 郭兰,仲德崑.国内外建筑技术类教材比较[J].建筑学报,2012,(9):86-90.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From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education,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in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how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tegrated course system,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optimize the teaching team,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local development adaptability.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practice

TU22;G642.4

A

1008-1151(2015)02-0136-02

2015-01-13

2013年度广西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创新建设与实践”(教发 [2013]10号);广西科技大学2014年教材建设项目“建筑构造原理与设计”(教发[2014]22号)。

梁晓慧(1973-),女,广西柳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从事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建筑学课程体系建筑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建筑的“芯”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