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初探

2015-03-31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刘明坤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选题成果

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刘明坤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初探

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刘明坤

本文从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是什么,学什么,谁来做,过程有哪些,注意事项有哪些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开展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体系,使信息技术既能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又能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渠道。

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明确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自此,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什么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信息技术的各相关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方式不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脑力劳动,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又作为一种工具,其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课本知识的总结再提升

课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重在知识点的学习。课后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总结提升课堂知识,提升让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网络信息检索技巧探究,信息交流工具的发展情况等专题,都可以作为课本知识的延伸,通过研究探索,能够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2.探究新知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速度惊人,有非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值得去探究、学习。例如移动电话的发展史,手机APP的开发使用情况等专题,都值得学生去研究探索,提升个人素质。

3.探究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跨平台、跨领域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迅猛。例如平板电脑的实际使用情况,PPT演示文稿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果等选题,可以是学生走出书本、走出信息技术专门领域,感受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

三、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

1.指导老师

指导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对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教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老师应该发挥导师的作用。指导并帮助学生选题以及开展相关的探究、学习,并适时参与研究工作。二是老师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提升个人信息素养,指导老师就必须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起到很好地指导作用。三是老师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指导研究性学习较课堂教学更有难度,是课堂以外的任务要求,对老师的责任意识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2.参与学生

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该是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与普通的课堂学习不同,研究性学习对参与的学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必须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兴趣。二是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有别于信息技术课堂,又比信息技术课堂有更高的要求,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是开展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必备条件。三是有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协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只有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展开探索研究,才能把研究性学习做好,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组建团队、科学选题、分析研判、组内分工、制定规划等五个环节,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工作。五个环节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好坏。

(1)组建团队

对于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好坏,团队的作用不言而喻。团队负责人应该能够统筹协调整个团队的成员的工作,承担起团队的领导责任;团队其他成员应该能够各尽其职,发挥各自所长,为团队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2)科学选题

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遵循“先发散后集中”的原则,先提出多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小组及个人的能力和特点,重点讨论并得出所选的课题来开展研究。

(3)分析研判

根据选题,搜集相关基础性知识,了解该选题当前的研究情况,并结合个人的能力特点,分别进行难易程度分析、研究工作方案分析、研究方法分析等,为制定研究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4)组内分工

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能力特点,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一般情况下,将会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可以根据研究方法进行纵向分工,如资料查阅组、实地考察组等;也可以根据内容进行横向分工,如智能手机组、非智能手机组等。

(5)制定规划

在分析研判、组内分工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规划,内容包括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拟突破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人员分工、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呈现方式等,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文件。

2.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内部交流等三个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正式实施阶段,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

(1)搜集资料

根据工作方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查阅或直接询问、问卷调研等形式,广泛搜集选题相关材料,并进行初步筛选,完成真假素材的鉴别工作。

(2)实地调研

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拟定实地调研计划和实施方案,到选定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如到电脑公司、手机生产厂家、手机销售商、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等实地调研,了解情况。

(3)内部交流

在完成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后,应该进行团队内部的交流汇总,互通有无,查漏补缺。研判当前进展情况及有关素材的手机情况,如进展顺利,素材搜集充足,则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否则,继续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环节。

3.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总结提炼、撰写报告、交流分享等三个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提炼阶段,需要有前一阶段丰富的素材资源作为支撑。

(1)总结提炼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的素材是繁多而且杂乱无序的,因此,在完成实施阶段后,就需要对素材进行筛选,去除边缘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有条理的归纳总结,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提炼出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观点。

(2)撰写报告

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对文字和口头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并通过辩论赛、研讨会、海报、展板等方式宣传研究性学习成果。

(3)交流分享

在完成了整个研究性学习后,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敢于提出个人的观点和意见,真正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五、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

1.选题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非常多的课题值得去探索、去研究。选题时,应该选择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兴趣和研究潜能、具有一定的未来预见性的课题来进行研究。

2.团队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每个成员应该各尽其职,发挥个人的特点和优势,相互配合,达到1+1>2的效果,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而不应该相互推诿,互相挤兑,削弱了团队战斗力。

3.实施规划的合理性

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实施规划是后面开展所有工作的先决条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的能力特点,充分论证其合理性,包括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拟突破的问题是否能达成,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人员分工搭配是否合理,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成果呈现方式是否可行等。

4.研究性学习成果材料的完整性

研究性学习更注重过程的体验和参与者亲历的知识生成体验,因此,研究性学习成果材料除了研究报告以外,还应该包括完整真实的活动记录,充分的过程性材料(如查阅到的资料,调查问卷样本等)和完整的活动体验与收获。

[1]孙德玉,吴支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J].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

[2]Orlich Harder Callahan Trevisan Brown.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第八版) [M].2011.04

[3]何克抗.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4

ISSN2095-6711/Z01-2015-08-0169

猜你喜欢

研究性选题成果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验收成果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