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职学生的分类培养

2015-03-31武汉市交委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熊利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基础分类中职

武汉市交委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熊利华

浅论中职学生的分类培养

武汉市交委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熊利华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且综合素质不佳。中职学校几乎都采取比较单调的培养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教育资源效率,把各类学生培养成与自身基础相适应的人才,中职院校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分类培养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 分类培养 分类方法

一、单调的培养模式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按照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致可以将中职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中考失误,未过高中线的学生。这类学生素质比较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在学习中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思考一些学习中的问题,也能配合教学独立完成作业,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适应就业的能力比较强。第二类学生为有点小聪明,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这类学生素质一般,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有一定动手能力。如果引导得当,他们可以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对专业理论则缺少学习兴趣。如果引导不当,他们则不会完成学习任务。第三类为素质较差,缺乏思考理解能力,完全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校完全处于混日子、破坏学习环境的状态。

中职学校不设进校门槛,不够普通高中线的学生均能就读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生中第二、三类学生占有绝大部分,从而极大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和学习环境。

针对不同学生,中职学校却未能采取差异化的培养模式。目前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为教师教学带来极大不便。受学生专业的限制,教师很难把基础相当的学生分到同一班内,也就很难因材施教。在这种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面前,教学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以基础好的学生为教学参照,忽视基础差的学生;二是以基础差的学生为参照,忽视基础好的学生。课堂上逐步形成学生不想学,老师难以教的恶性循环,既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浪费教育资源,实现不了教育目标。

二、分类培养有利于学生发展

从培养目标的分类看,目前中职学校基本采取两类培养模式:一类是为参加高考做准备的文化类教育,另一类是为就业做准备的技能类教育。由于两类教育模式没有深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两类教育模式效果都不太理想。尤其在就业的技能类教育中,将前述第二、三类学生混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难度。因此,中职学校有必要针对细分的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1.分类培养的概念

分类培养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培养模式,它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分类实施教学。

2.分类培养的意义

第一,尊重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目标具有多样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分类教学就是向顾客提供最合适、最优质的教育。

第二,开发差异,教学机会人人均等。个体间较大的差异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试图消除差异,既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更违背了教学机会均等原则,最终不可能消除差异。分类教学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把学生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发掘差异中蕴含的潜能,适度张扬学生个性。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成功的机会。

第三,动态开放,主攻方向自主调整。分类教学将教学对象按发展目标逐级分流,按学习基础分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进行相应的分类,形成一个开放、自主的,可以动态流动的系统。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发展目标,选择教学对象类别和教学内容目标。这种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运行中不断改变或调整。

第四,重视综合素质,兼顾职业和专业能力。分类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着眼于职业能力而不是仅仅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群而不是仅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的适应性。第五,大大提高教育资源效率,有利于基础不同的各类学生发展。

3.分类培养思路

(1)分类方法。按升学和就业专业大类招生,第一学期以文化基础教学为主,同一专业大类的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要求则因学习的层次有别。一学期后将前述以学习能力分为三类的学生,按升学、技能、基础三种方向进行分流,分别进行升学预备教学和技能预备教学及品行预备教学;第二学期后再进行微调,然后按照各自方向进行教学。

(2)各类学生学习方向和教学重点

按照前述三类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与学生现阶段情况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再根据目标分别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第一类学生学习主要以升学为目标,将来考入高校。此类学生学习基础比其他两类要好,但缺乏足够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安排高考文化课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

第二类学生学习方向主要在就业岗位技能的掌握上,将来成为技术蓝领。此类学生文化基础一般,动手能力较强。在教学上多安排实操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扎实掌握未来就业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

第三类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基本品质的塑造上,使他们将来能胜任一般的操作岗位。此类学生意志品质不佳,不愿动脑筋学习,也不愿掌握技能,自律性差,在教学中应多安排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首先成人,再培养其成才。

ISSN2095-6711/Z01-2015-08-0124

猜你喜欢

基础分类中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分类算一算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