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策略

2015-03-31河北省井陉县县直机关幼儿园高文敏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命幼儿园幼儿

河北省井陉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高文敏

浅谈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策略

河北省井陉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高文敏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从幼儿园抓起。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生命教育的首个场所,也是关注生命认识生命的起点。一日生活皆教育,只有通过对幼儿进行生命的认识、生命的发展教育,使幼儿在每日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长大之后才能理解和懂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义和道理,对他人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懂得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将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生命意识 幼儿 关爱情感 生命教育

学校和家长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可谓不遗余力,已经偏离了教育本质,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生命教育成为教育的盲点。幼儿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生命。可以说,种种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生命困惑现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教育理念及其生活环境相关。直到现在,生命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还是个“生词”。而整个社会对生命教育的淡薄,几乎成了生命教育普及的最大障碍。

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从幼儿园抓起。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生命教育的首个场所,也是关注生命的起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认真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幼儿期是世界观、自然观、生命观的萌发时期,也是一个更多的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的时期,幼儿对生命的认识受到他们经验的限制,但是他们的情感易受感染,行为习惯容易养成。那么幼儿的生命意识启蒙教育如何来进行呢?

一日生活皆教育,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只有通过对幼儿进行生命认识、生命发展的教育,使幼儿在每日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能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长大之后才能理解和懂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义和道理,对他人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懂得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将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作好充分准备。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生活的,应该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行为靠点滴积累内化,一日生活是教育的最好课堂,是行为内化为情感的最好基地。所以,生命教育必须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感受、触摸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更加生活化。

一、亲近自然,使幼儿感受多彩的生命

生活中的任何环境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进行生命意识启蒙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是多元的,材料的提供也是多方位的,环境让幼儿感受了生命的多彩,激发了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在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上,我们尽可能选择自然化的材料,如“动物娃娃家”有稻草、海绵、碎布、废旧报纸、水果网兜、毛线等材料供幼儿选择。幼儿在填充动物身体的游戏中不仅获得多种触感的经验而且接触到生活中的多种自然物品。从不认识到慢慢熟悉,感知物品的过程中幼儿们发现了生活中的新事物,激发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及探索植物与自然奥秘的兴趣。环境让幼儿感受了生命的多彩、环境激发了幼儿探索生命的兴趣、环境推动了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张扬。

二、通过开展区角活动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宝宝餐厅”“小司机开车”等区角活动。

1.在“我做小厨师”的活动中,体验身边熟悉的人之间的“爱”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享受父母长辈的关爱时常常容易形成“自私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幼儿依恋情感很强,但是幼儿在家中对父母做些什么家务并不知道,对身边的人不关心,阻碍了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爱”的体验。在做小厨师切菜、配菜的游戏中,有的幼儿不小心被塑料刀划到手,有的幼儿切不动胡萝卜,从而知道妈妈、奶奶做饭时很辛苦。幼儿的潜意识里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老师爬高挂东西时“老师小心别摔下来、老师当心触电”的提醒声表现出幼儿对老师的关爱;同伴没带玩具,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大家玩,体现幼儿的分享精神。

2.在“小司机开车”的游戏内容中感受生命的关爱

马路上那么多的车辆谁来指挥呢?信号灯提醒我们做些什么?小司机开车,开着开着,两部车怎么头碰头了?说不清楚方向的幼儿只能用手和语言一起表示,这个车要往那边开,这个车往这边开,它们要分开一点,不可以靠得那么近。

幼儿生性好动,但缺乏活动经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小司机开车的活动提高了幼儿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增强了保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他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三、通过学习他人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式区角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充分交往、互动,充分共享他们各自的生活经验。

《我们的楼房》是一个提供各种低结构、自然化材料练习垒高、自由搭建的游戏区域。大家都抢着选择体积大、容易见效的香烟盒、牙膏盒作为垒高的材料,争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针对幼儿平时的游戏特点,我增加了他们喜欢的材料,并运用个别幼儿的经验让幼儿们在小群体的互动中学习。苗苗搭了一幢楼房,她的房顶是圆的果冻盒,房子下面用圆的酸奶杯和高的酸奶杯套叠围成一圈。这是什么?苗苗说这是大树。通过观赏别人的“建筑”,幼儿选择材料的范围增大了,小药瓶搭房顶、搭桥墩、搭栏杆……大家的经验互相激发出来,搭建的规模、内容、方式层出不穷。随着规模的加大,新的交往矛盾又出现了,搭建的地方不够了,你把我的房子不小心推倒了,我还你一脚,你搭建的房子也瞬间瓦解。

随着幼儿互相熟悉、交往, 文文在开开的房子旁边搭了一座高架桥,小童在另一个角落搭火车,地方、内容、材料选择的不同使他们互不影响。

教师讲评时应帮助幼儿总结他们友好相处的经验,促使幼儿学会观察、交往。你用纸盒搭,我可以用酸奶杯;你搭房子,我可以搭火车。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尝试简单的合作游戏,我拿材料你来搭,或者你搭房子我搭房顶。互动开放的活动扩展了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幼儿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主动选择、主动探索、主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四、和谐的家园关系可以加强对幼儿的生命教育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开好家长会、创设家长园地,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等途径,积极宣传生命教育课程,使家长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开展家园联系活动,请家长给幼儿讲人体器官的作用。家长参与远足活动,带领幼儿体验野外生存,开展家园共联的野炊活动,让幼儿在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时自己动手制作美食,在大自然中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亲情。

“交通红、绿、蓝”(走出去请交警叔叔讲交通规则,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司机模仿体验活动);通过超市购物活动,幼儿体验购物快乐的同时不忘对小朋友进行食品安全(保质期的认识)教育;到花卉园赏花、识花并用画笔描绘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通过远足摘草莓活动,幼儿体验丰收的快乐;通过一系列活动,鼓励幼儿热情积极地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拓展幼儿表达、表现的天地;通过烹饪活动,幼儿自己动手学习制作美食。

利用节日庆祝活动到月城广场以《幼儿热爱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放飞六一的精彩”文艺表演以及早教宣传活动;节日“美食城”活动,幼儿体验模仿成人劳动,感受付出劳动得到回报的快乐。开展“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中,大中实验班的小朋友在家长、教师的带领下到北山种了一棵棵生命之树,幼儿与小树共成长,寄托对生命的热爱。同时,激发幼儿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使幼儿懂得珍爱生命,体验生活的美好,激发幼儿产生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结合情景,与幼儿交流生命话题

1.说一个家族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以从分享家族故事开始。教师要求幼儿从家中找出泛黄的照片,让父母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教师也可以陪幼儿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命。

2.利用宠物当媒介

很多宝宝喜欢养宠物,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幼儿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教师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宠物死去时会激起幼儿对死亡的疑问,小狗到哪里去了?天堂是什么?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幼儿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允许他们表达情绪,那么遇到亲人过世时,幼儿才能从容面对。

3.从大自然中知生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四季转换,如观察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利用植树,促使幼儿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的道理。与幼儿交流死亡话题时,教师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观,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

幼儿的生命意识教育不只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还应该是对所有生命的珍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关系到每位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还可以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创设开放性、灵活性的环境,促进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进而促使幼儿尊重和爱护生命。生命教育仅靠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达到应有效果的,它的实施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关注。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美]格莱因,W·C.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美]华特士著.林莺译.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王 炜.正视幼儿生命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7

[5]朱 清,朱玉华.关注生命教育重在早期保护[J].幼儿教育,2006.06

[6]李阿芳,杨晓萍.试论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基于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9

[7]李幼穗,孙红梅,韩映虹.关于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8]王云峰,冯 维.论幼儿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6

[9]李 芳,朱家雄.幼儿生命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7

[10]崔 迪.幼儿园死亡教育的特点及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1]刘乃华.幼儿生命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此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405313)

ISSN2095-6711/Z01-2015-08-0118

猜你喜欢

生命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