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教结合”模式主要矛盾问题
2015-03-31吉林体育学院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孙俊青
吉林体育学院基础课教学研究部 孙俊青
浅析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教结合”模式主要矛盾问题
吉林体育学院基础课教学研究部 孙俊青
“学训矛盾”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体育与教育主管部门,“体教结合”的意在解决这个矛盾问题。以专业体育院校为例,从行政主管部门来看,目前专业体育院校大多是在体育局和教育厅(局)的双重主管之下,运动员的日常学习与考试由教育部门主管,节假日与其他普通高校基本相同,训练与比赛由体育部门主管,并且按照年度比赛计划时间参加比赛与制定训练计划,学期与赛期相撞现象在所难免。同时,由于运动员从事专业项目不同,训练与比赛时间也不尽相同,导致集中授课时间相对较难,就目前来看,效果不甚理想。
体教结合 文化教育
一、我国优秀运动员奖励制度不利于文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运动员的培养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即由国家、各级政府投入相关运动员的各项相关费用支出,各层面在编运动员享受一定工资待遇,所以奖金变成对运动员的“二次投入”,也就是国家拿钱培养运动员,运动员拿到奖牌后还能拿到高额的个人奖金。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牌产出的成本正在逐年加大,根据全运会竞赛规程规定,奥运会夺得的奖牌将回计到全运会,对于全运会奖牌各级政府仍然会给予奖金奖励,并且基数普遍要高于国家,这应该计为“三次投入”。我国奥运会冠军为国家“制造”,具有一定明星效应,企业纷纷不惜重金邀请冠军为其代言产品,赠房、赠车、赠奖金,强大的物质诱惑抑制了对思想文化的追求,造成了体育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直接影响改革效果。同时,一些运动员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容易受物质诱惑,对从事竞技体育的目的与认知容易造成偏差,影响运动员自身对学习、对从事竞技体育完善自我的兴趣与目的。从这方面上来讲,运动员不愿意学习是普遍现象。
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就业转换机制尚未成熟
2013年总理工作报告中我们注意到,此前一直提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这次提法改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国人大代表、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这个政策信号同样得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的确认。王梦恕院士说,职业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社会公平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站在最高领奖台,所以退役与重新择业是每个运动员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我国,不堪伤病退役的运动员不在少数,稍有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也会得到相应的金钱补偿,当然标准是以成绩而论。职业运动员这一名词近年悄然兴起,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郑洁,斯诺克运动员丁俊辉,他们与足球篮球等职业联赛中的职业员有所不同,在参赛及个人收入与自由度方面相对自由,与西方发达国家职业运动员比较相似,在训练方面拥有自己的训练团队,而非国家提供。此外,每逢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他们仍然有机会代表国家、省市代表队参赛。这种培养方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一种先是由国家培养,然后脱离体制的限定,实现“单飞”,二是完全在体制外完成训练与比赛。当然,脱离体制培养后成名的运动员毕竟还是少数,但并不能否定职业运动员在未来发展中的总体方向,运动员职业化是推动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案例:原国家体操队河北省籍运动员张尚武,12岁入选国家体操队,在2001年北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项目上获得两枚金牌。2002年在训练中意外受重伤,被国家队退回省体工队,回到省体工队后,他曾要求学习,但教练执意让他再继续训练、拿奖牌,甚至逼他完成受伤前都难以完成的高难度动作,以至于再次受伤,2005年6月正式退役。退役后他曾经找过几份工作,但都不理想,得到的转业费也很快花光。为了生活,他走上了盗窃的道路,并因此入狱4年,刑满释放后,辗转各地卖艺乞讨为生。他说:“只有拿到冠军,才能改变命运,从国家队到地方,一批运动员里面能有一个冠军就相当不错了。”
本文之所以引用张尚武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因其运动生涯及退役后的状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无数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一个缩影。与其同期的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相比,二人的境遇可以说天壤之别,矛盾的激化愈演愈烈。这种缺乏职业转换过程的现象不在少数,以至于引起运动员本人对竞技体育事业的歪曲与误解,成为媒体连载与跟踪报道的热门话题。各省市虽有成立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根据运动员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进行鉴定,同时还会相应举办一些相关的培训班,但对于退役运动员择业起到的作用收效甚微。所以,运动员的职业规划问题不可忽视,而解决好这个问题,教育是首选方式。
三、“体教结合”体制发展与完善进程相对缓慢
“体教结合”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初衷是解决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问题和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体育人才两个方面。随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改革与深入发展,形式上解决了运动员的学习问题,但异于普通学生的评价标准使受教育效果不尽理想。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理清“体教结合”中体育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创新课时、学习计划、训练计划以及明确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内容十分必要。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评价体系不同,造就了竞技体育与教育的分歧,任何教育都不应背离其本质,同时更应该通过改革形成完善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依旧依附于教育的评价体系、没有创新,将会对运动员本身甚至是竞技体育事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管理体制涉及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系统的工程,目前“学院化”培养模式发展与完善速度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客观需求,对运动员的教育问题应该打破传统观念与创新思维,同时更应着眼于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更多地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参与。
ISSN2095-6711/Z01-2015-08-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