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环境下高职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2015-03-31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陈祥艳侯素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知识点高职评价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陈祥艳 侯素玲 王 涛

一、引言

当前,移动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迅速发展与普及,使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成为可能,而微课程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在线或下载学习,使用率高。因此,微课程成为了移动互联环境下符合广大学习者需求的重要资源。

微课程是在学科范围内针对某一知识点设计的具备微型的明确的教学目标,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微视频为载体,具备完整的教学环节,具备完整的教学资源,短时间的教学过程。即微课程是针对某一确定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间课程。

二、微课程的应用现状

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一直探讨的话题。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主要以中学为主的院校试验在微课程基础上的翻转课堂,高职院校中也有少数在课堂中穿插微课程,但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微课一般是一种独立的课堂形式,而且主要应用在教学能力的展示比赛上,还没有真正应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故仍需对微课程的设计实施模式进行研究,对微课程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微课程的整体结构,提出具体的实施设计模式,以期运用微课程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下面就针对高职教育教学分析微课程的整体结构和设计理念进而探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

1 微课程的整体结构。微课程教学法的教学包含三个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师生讨论交流教学、学生教师总结评价。自主学习过程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学生利用学习任务单、微视频、PPT、测试练习等进行自学,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明确该课时的学习目标,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个预期的认知,而且明确下一步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任务。这个过程的实施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对课堂内容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综合过程。最后的总结评价可以采用学生网上测试评价,教师网上答疑评价的形式,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2.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经过以上分析微课程教学法的设计具体包括微课程开发、微课程实施、微课程评价。

微课程的开发主要由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完成,包括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微视频、PPT 的制作和测试练习的设计等。学习任务单设计核心是选题设计,微课程的选题要精练,教学目标要明确,针对性强,不论是针对知识点还是方法既能都要有与之符合的学习任务单。微视频的设计来说,内容和时间是关键,针对课堂教学任务可以是知识点解释类、操作演示类、实验探究类等等,时间不宜超过10 分钟。PPT 的制作一般是按照教学内容的大纲展示教学任务和重难点。测试练习是分难度的,在自主学习阶段主要设计低难度的测试,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微课程的实施主要是课堂讨论交流阶段,关键是依据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的结果来设置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安排既要有创新,吸引学生,还能达到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效果。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围绕一个知识点或技能展开,在这个中心点上在突出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关键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本质核心。设计符合主题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该过程的关键,“集体研讨”“小组讨论”“教师答疑”“探究成果展示”等都可以用在其中,而微视频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微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微课程评价的任务是科学评判学生自主学习成效、课堂教学成效及教师的微课程教学能力。微课程评价可通过测试练习、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反馈等多种方式。微课程的评价一方面让师生领悟微课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帮助师生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教学反思。微课程评价的设计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微视频制作能力、微课程课堂管理能力等。有了设计合理的微课程评价才能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类型多样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四、结束语

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开设微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业余的零碎时间来进行学习。微课程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各个知识点的按需选择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的需求。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希望微课程教学能进一步深入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并能继续创造出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新局面,开发更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学习途径多元化和学习空间重构。

[1]曾文婕.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

[2]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l

[3]金 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

猜你喜欢

知识点高职评价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