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化四育”: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2015-03-31张俊宗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聚居区校园文化中华民族

张俊宗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合作 747000;

2.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与全面进步的主阵地。由于民族聚居区特殊的文化环境,以及学校内部特殊的主体构成,使得民族聚居区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文化多元性和民族文化的冲突性等特性。加强民族聚居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建设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大家庭。在办学实践中,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形成了以“三化四育”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并始终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三化”即中华民族的认同化、多民族共处的和谐化和生活的现代化;“四育”即系统化的理论教育、课程化的实践教育、民族化的环境教育和严格化的管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使得这类高校校园文化对实现学校基本职能并突出其优势与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 “三个”重点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坚持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重点要突出以下 “三个”重点。

(一)中华民族的认同化

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是多民族国家人心所向、国力强大的标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要大力增强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1]因此,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要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围绕 “四个认同”展开。

第一,对祖国的认同。马克思主义认为:“祖国不仅指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系统,同时也包括一个或多个民族的全体居民在内的社会共同体及其意识形态。”[2]因此,对祖国的认同就是要让少数民族学生清醒的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是祖国的一员。我们的祖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要坚决捍卫祖国的稳定和统一。每个民族之间要同命运、共呼吸,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国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注重加强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的祖国认同感,把维护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这样国家才能因民族团结而强盛。

第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回顾历史,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少年来,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是各族人民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就是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民族在这个大家庭里血脉相连,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凝聚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各民族权益和未来发展的最大保障,各民族要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的繁荣富强。

第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表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勇敢又充满智慧的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悠久而又丰厚的中华文化。时至今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延绵不断地被继承、流传和发展,其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征决定的。增强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强大的中华文化,成就了国家的昌盛、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尤其在今天这样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时刻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利用思想文化手段进行形形色色的腐朽文化和民族分裂活动的宣传。要使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 “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精神境界。”

第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历史已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3]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群众的正确选择。我们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奥运会的举办成功、 “神舟七号”跨越星际、国际金融危机的沉着应对等等,有力证明了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强领导下的强大生命力。

(二)多民族共处的和谐化

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有60~70%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自己民族性格和民族习惯。这就使这类学校成为文化等最为冲突的场所,多民族学生和谐相处是这类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要形成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广容博纳与兼容并蓄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氛围,这类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导和培植 “平等、团结、互助”的基本人际规范。各民族要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师生的大团结,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民族共处的和谐化。

第一,平等是多民族学生和谐共处的基石。让民族聚居区高校学生认识到 “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历史长短、不分先进落后、一律平等,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实践全面平等的基本途径。”[4]民族聚居区高校各民族和谐发展,首先要确立各民族平等的观念。

第二,团结是多民族学生和谐共处的保证。各民族学生的团结,是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发展的保证,也是考量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肩负着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始终突出这一主题。

第三,互助是多民族学生和谐共处的动力。没有互助,就不可能实现 “共同”,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学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是通过互助实现的,各族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日益密切和相互依存是民族关系和谐的主要表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5]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既是中国形成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现实动力。

(三)各类生活的现代化

随着民族聚居区高校的发展,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也有了新的变化,走向了现代化的轨道,各民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

第一,基本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建成了校园网络工程,校内网络连接全面光缆化,实现千兆宽带到主要教学、科研、办公和公寓楼群,百兆宽带到楼层的高速宽带校园网络。并以校园网为载体,建成了集身份识别、校内消费(食堂就餐、商店购物、上机上网、医院诊疗、资料复印、洗澡、理发等可直接支付)、校务管理(图书借阅、自行车存放、门禁出入、考勤考绩、学籍、医疗信息等管理)、金融服务为一体的 “校园一卡通”服务系统。

第二,文体活动设施先进。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不断拥有了室内多功能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馆、健身房、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等丰富的体育设施。还建有各类优秀艺术作品展览的艺术中心,体操房、钢琴房、舞蹈房、素描室、学生活动中心、楼寓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民族聚居区高校在不断完善大学生公寓硬件设施的同时,以专业化的服务,为学生创造安全、整洁、文明、温馨、祥和的住宿环境;大学生饮食服务中心以 “为师生服务”为理念,注重各民族风味菜肴的制作,每天有多种菜肴可供各民族学生挑选。中心还设置食品化验室,检测食品原材料、餐厅餐具等,确保卫生安全;另外,学生公寓区和校园周边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局设立的办理处和自动柜员机,还有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等通讯服务受理处,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日常生活。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 “四种”教育

(一)系统化的理论教育

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学生。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通过开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课程,通过理论教育 “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广大各族师生进一步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6]另外,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要通过对学生加强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通识教育,以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二)课程化的实践教育

“大学活动课程实施既是知识与社会准则的内化过程,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有效实践教育途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与以社会为指向的教育目的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的隐性融合。”[7]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活动课程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化的实践教育,开展独具特色的以“活动课程”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这里以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之一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以 “活动课程”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加强课程化实践教育的措施:围绕发展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的潜能与特长,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设了社团类选修课程;围绕加强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了解社会现实,认识国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了社会实践必修课程;围绕培养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开设了科研类选修课程;围绕培养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初步的学术意识,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开设了学术报告类选修课程;围绕培养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大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开设了公益劳动类必修课程。

(三)民族化的环境教育

大学校园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们互动。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渗透和传播;有利于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民族聚居区高校也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让校园充溢灵气,将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作为知识的载体,每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提高校园环境的知识含量、文化价值、审美功能,形成宜人的空间变化、舒适的环境氛围、深厚的文化积淀、达到优美的大学环境应具备的品质。”[8]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修建的浮雕、腾志广场、民族团结体育园、达娃湖、露天民族剧场、九思园等景观共同组成 “腾志”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意识,积极体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共生的特点,使校园建设成为宜教宜学宜居的人文生态校园,打造生态宜居高校,着力建设园林景观型校园和人文生态型校园。

(四)严格化的管理教育

民族聚居区高校各民族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求知欲和责任感,他们有活跃、积极的品质,他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他们渴望成才,但由于长期生活在人口稀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环境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大。例如,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守信、好客、直率和豁达的良好品质,但因不适应城市生活,在校期间有些学生性情烦躁,自控能力差,“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看问题有时会比较片面,思想较易偏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够冷静,不能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发泄和解。”[9]很容易因缺乏沟通和换位思考而造成一些小摩擦和矛盾等。所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航系统,要把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修养程度的各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是民族聚居区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能。

教育家陶行知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大学生活主要让学生在生活上能自理,管理上能自治,思想上能自我教育,学习上能高度自觉。如何使这类院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顺利完成学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民族聚居区高校探索出宽严相济的 “自由+严格”管理策略,针对各民族学生特点,做到严而有准、严而有度、严而有情和严而有异,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

[1]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EB/OL].http://www.seac.gov.cn/col/col2261/index.html.

[2] 董立人.深入开展 “四个认同”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J].中国民族教育,2009,(12).

[3] 董立人.践行 “四个认同”,促进民族和谐团结[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2).

[4] 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 [J].民族研究,2005,(3).

[5] 蒋德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J].高校理论战线,2011,(5).

[6] 叶杰,王莅.大学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J].甘肃高师学报,2011,(5).

[7] 高成广,谷永丽.云南财经大学博源花园景观设计与文化营造 [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4).

[8] 袁淑清.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8).

猜你喜欢

聚居区校园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适用模式探讨——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