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研究
2015-03-31汤颖
汤颖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 33200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研究
汤颖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332000)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的困恼,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限制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相对低下,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文章在分析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就业导向下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就业导向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确定了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很多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未能实现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鉴于此,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对传统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1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存在“重认知,轻感情”、“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与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主要是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反而淡化了学生专业兴趣、学习范围、知识应用能力、职业素质等教学目标的拓展。尤其是有的学生在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后,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会显著下降,很容易丧失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同时,有的学校在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时,没有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技能上的培养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操作技能素质的现实要求相矛盾。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也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对此,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要把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尤其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技术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智能化操作人才和技术人才,很显然,将能力放置在本位,已经是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
2 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职教特色
随着一些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大,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理论教学环节,一个班级人数众多,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听讲,这就严重违背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客观规律,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还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等教学后果。同时,有的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比较严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相对不足,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和时间严重缺乏,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就很难落到实处。
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构建教学模式时就必须突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的职教特色。首先,要提升高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拥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操作技能素质,无疑会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漂亮的名片。无论是在面试环节,还是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初始环节,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都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也是学生创造工作业绩、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要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多种计算机应用技术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应用,更能凸显出高职学生的知识应用素质。例如,学生用Photoshop软件和Office办公软件制作企业的宣传画册、工资表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熟悉和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再次,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如团队协作精神、岗位责任意识、计算机信息保密意识等,都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进行设置的,有的院校甚至直接参考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设置,反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教学需要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的孤立化、单一化和相对落后无法实现与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也就很难完全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当中的基础作用。例如,有的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是相对陈旧,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没有实现同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适应,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因此,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教材内容,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学习需求,丰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的学习热情,在课下的自主学习中更多的关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用性,广泛涉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知识。计算机教师在保证计算机基础、Office办公软件等基础内容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学生的个人偏好,灵活开展Photoshop、网站建设、SEO优化、Flash动画、网络市场推广等实践性比较强、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 完善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教学机会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实训与实习环境,这在很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系统培养。为了给学生更多企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强同社会周边企业之间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训与实践的机会,进而为学生职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开展“订单化”人才培养计划,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增强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纳入到教学评价系统当中,如在实习阶段,用人单位可以详细考查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站在企业用人的角度,对比学生计算机水平与用人单位标准之间的差距,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进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与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适应,在更好的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1]宋增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知识经济,2014,(16).
(责任编辑: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