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测试中的反拨效应

2015-03-31沈阳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语效应分数

沈阳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 杨 岚

一、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指的是语言测试对教学与学习的影响。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测试文化下、不同类型的测试用于不同的目的。语言测试分数多用于各种教育目的和社会目的,所以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也多用于解释教育现象。

反拨效应维度的界定,是深入开展研究的前提。学者对维度的主流提法大致有五种:性质、具体性、强度、长度、可变性。但是对这五种提法的解释要略有不同。我们说一个测试有正面的反拨效应,就是指它有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我们说一个测试有负面的影响,就是指它有消极的影响。这与Watanabe 对意图的定义类似。意图指考试的具体影响是设计者所期望的还是预料之外的。Prodomou 就将反拨效应的性质定义为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指直接地、明显地应试教育或学习,如做全真测试题、模拟试题;隐性指对教学的深层次、不易察觉的影响。例如一个考试如果包括听力测试,教学中听力就会受到重视。与此相对的是普遍性,指任何测试都具有的反拨效应,如促使学生加大学习投入。强度指测试对教学的某一方面或许多方面影响程度有多大。理论上,如果测试产生了极强的反拨效应,就意味着它影响了大多数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学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如果测试产生了微弱的反拨效应,就意味着它只影响了小部分的学生与教师以及教学与学习的某些方面。长度指测试影响延续的时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考试前后一个月内对大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过程产生了显著但短暂的正面反拨效应。Green 用“可变性”指同一个考试对不同人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托福考试对两位分别教授托福备考课程与非托福备考课程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而有所差异。

二、外语测试反拨效应研究的问题

1.正、负反拨效应性质的划分标准不明确。在五个维度中,性质最为重要,而划分正、负面效应的标准却不甚明确。有人认为衡量测试是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取决于在特定教育背景下,是谁实施了这个调查,在哪进行的调查,使用这种评价活动的时间和时段,不同的参与者是如何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运用不同方法的。Alderson 和Hamp-Lyons 的研究把课堂笑声作为一个观察指标,潜在假设是笑声多说明课堂活跃有益于促学,那么这就是正面反拨效应。Green 认为一个考试的构念效度越高(即反映拟测能力的全面性) ,正面反拨效应就越强。外语测试中对反拨效应性质的划分标准不统一,对反拨效应研究结果就难以互相参考,不利于反拨效应研究的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2.反拨效应的研究对象集中于高风险大型测试。反拨效应作为构念效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国内外语测试却主要集中于高风险的大型测试(如国家级的考试),而低风险的小型测试(如随堂测试)却疏于考虑反拨效应这一方面。Green 认为反拨效应地强度,受制于涉考者对考试重要性与难度的评估,考试越重要(或风险度越高) ,反拨效应也越强,反之亦然。而难度与反拨效应的强度不成正比,过难过易的考题或考试都不会导致高强度反拨效应。因为过高的标准会让教师和学生失去努力的动力,而过低的标准则根本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才会引发高强度的反拨效应。所以无论任何语言测试都需要对反拨效应进行研究。

3.宏观层面上反拨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是极其复杂和难以解释的现象,那么哪些因素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反拨效应呢?它与教师、学生、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活动中的任何人都息息相关。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课程教授者与涉考者对测试的观点、以及如何运用测试分数等等都可能是影响反拨效应的因素。但是外语测试中反拨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微观层面(如考生和教师),而对社会和教育制度产生影响的宏观层面。

4.语言测试分数的运用缺少反拨效应研究的支持。近些年,反拨效应的研究促进了语言测试的发展。对语言测试的调查集中在我们如何评价涉考者的具体特征,以及如何将这些评价应用在所设计的语言测试。现在的语言测试分数大部分都被统一划分为某种语言能力的代表,而语言测试的分数恰恰不能被简单地解释为我们所测试的某种语言能力。测试任务和测试内容的特征、涉考者的特征、涉考者在完成测试中所采用的策略以及从测试结果所得到的推论等都会对测试分数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还会彼此相互作用。所以反拨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需融入对语言测试分数的解释力的探讨。

[1]Alderson, J.C.&Hamp-Lyons, L.TOEFL preparation course: a study of washback.Language testing, 1996

[2]Bachman, E &Palmer, 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6

[3]Cheng, L.Y.Changing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language testing: A washback stud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4]Green, A.Watching for washback: Observ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on academic writing test in the classroom.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2006

[5]Liying Cheng, Yoshinori Watanabe, Andy Curtis.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s.,2004

[6]Prodromou, L.The washback effect: From testing to teaching.ELT,1995

[7]Watanabe, Y.Does grammar translation come from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classroom-based research.Language Testing, 1996

[8]辜向东,张正川,刘晓华.改革后的CET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过程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学生的学习日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

[9]亓鲁霞.意愿与现实:中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外语效应分数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分数的由来
懒马效应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算分数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