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痰论治中风病概况

2015-03-31欧阳迪

大众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风病症候急性期

姜 勇 欧阳迪 吴 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从痰论治中风病概况

姜 勇 欧阳迪 吴 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痰浊是中风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也是中风病临床的治疗关键所在。文章依据中风病相关文献,主要探讨痰浊在中风发病中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概况。

中风病;痰浊;临床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1]。其主要病机为:风、痰、火、瘀、虚,然痰浊在中风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中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食肥甘厚腻,酒色过度,损伤脾胃,滋生痰浊而引发中风密切相关。痰浊在中风病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痰论治中风病显得尤为必要。

1 从痰论治中风病的历史渊源

痰浊是中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历代各医家对痰浊与中风病的关系早有论述。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提出“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之谓,指明了中风多以痰为先导。《古今医彻》云:“中风肥人多见之,而瘦者间有,然肥人多气虚,气虚则生痰。苟根本不实,犹树之扶疏而中空,则易于倒仆矣”。强调了痰浊在中风病发病中的意义。《张氏医通》则有曰:“凡痢疾、瘛疭、半身不遂等症,皆伏痰留滞而然,不祛痰邪,病何由愈”。清代陈士铎更提出:“中风未有不成于痰者,非痰成于风也”。由此可见,历代各医家十分重视痰浊与中风病的关系。

2 痰浊是中风病的主要症候之一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中风病的症候分型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发现,痰证是其主要症候之一。范文涛等[2]从痰的病理特点进行研究认为,痰浊贯穿中风病形成、发展过程始终,痰浊内生,可随上亢之肝阳而上扰清阳,阻滞经络,亦可内蕴化热,灼伤阴精,导致肝肾亏虚,虚阳浮越从而引发中风。罗家祺[3]对275例中风病人临床证型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风痰阻络型占51.2%,在五个证形中所占的比例最高。高宇等[4]通过对400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各症候的分布及风痰证演变规律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风痰证在中风患者症候分布占有重要地位,风痰阻络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基本病机。姚先丽等[5]通过对痰浊的性质特点研究认为中风之痰有“实痰”、“虚痰”之别,实痰应从化痰、涤痰入手,虚痰之本在肾,肾虚则痰浊易生,从而导致经络气血瘀阻,复因情志不遂,饮食不当,房劳过度,脏腑气血升降失常,脉络瘀阻,从而导致中风,治疗当以温阳化痰为要。

2.1 痰湿互结为病

痰湿多为脾失健运,体内水液不归正化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湿二者同源,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密不可分,可影响脏腑气机升降,流串经络,阻碍气血,共同致病。《诸病源候论》中指出了:“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称痰也”。说明了痰的成因,痰湿二者同源。杨国防[6]等采用临床调查研究的方式,发现痰湿体质是引起卒中的一种重要要体质类型,痰湿体质是生痰、生瘀、生风形成重要内在基础,在调治体质预防脑卒中截断其去路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2 痰郁化火为病

韩立杰[7]认为痰是导致多种脑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痰郁日久,化热生风,痰热风火相扇,导致气血逆乱,脑之神明失用引发中风。张安玲等[8]通过研究中风痰热形成因素,发现先天禀赋异常与饮食失节、情志失常、劳逸失度,特别是好逸恶劳、肥胖等为痰热形成的常见因素。禀赋异常,可导致脏腑气血失和,进而产生痰浊、痰热,成为中风发病的条件,饮食失常易损伤脾胃滋生痰热,情志失常则是风痰热证常见病因。刘岑等[9]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风急性期约有40%-50%的病人表现出痰热腑实证,痰热证是中风急性期主要症候。

2.3 痰淤交阻为病

王争胜等[10]通过对182例缺血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发现风痰阻络、瘀阻脑络型出现的频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血瘀和风痰是缺血中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李京等[11]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稠度增高,PT、APT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中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指导临床早起对风痰症候进行及早干预治疗,以尽早改善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凝血功能。白海侠等[12]对中风病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痰瘀二邪同源,在致病过程中往往互相影响、互相交结致病,两者始终贯穿疾病发展始终,在临床治疗上应痰瘀同治,治痰兼化瘀,治瘀不忘化痰。或以治痰为主,治瘀为辅,或以治瘀为主,治痰次之,视疾病机理而定,为涤痰祛瘀法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林信富等[13]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痰瘀证进行研究,发现痰瘀证得纤维蛋白原(FIB)、D-聚体较非痰瘀证患者更高,说明了痰瘀证患者在凝血、纤溶功能存在明显障碍,对指导临床治疗,以尽早改善其凝血及纤溶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范小宇等[14]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认为痰浊可使血液变稠混浊,运行缓慢,进而凝滞成瘀,血脂升高由于痰浊的凝聚有关,血脂升高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痰既是客观病理产物,又是重要致病因素,与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不难发现,痰与瘀之间常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不可分割。痰浊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然痰易致淤,在众多病理因素中,痰瘀更为突出,痰淤病机贯穿中风病始终。

综上可知,痰浊是中风病重要基础的病理因素之一,痰浊不仅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也作为新的致病因素,或日久痰瘀互结,或痰湿再生,痰蕴化火,痰蒙神窍…引发中风及各种疾病。因此,各医家治疗中风病多以化痰为重要的治疗法则。

3 中风病痰证理论的临床治疗

刘淑芳[15]总结临床治疗经验认为痰湿型中风以化痰利湿,化瘀通络为主,急性期痰热闭阻以清热化痰开窍、祛邪为主,恢复期以健脾利湿为主,佐以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冯俊平[16]根据临床实践治疗经验将治痰法归纳为通下涤痰法、豁痰开窍法、清热化痰法、涤痰熄风法、豁痰祛瘀法、益气化痰法、祛痰通络法和理气化痰法八种,并举例加以阐述。其认为中风病的治疗,不外乎补虚与祛邪,就祛邪而言,主要是痰与瘀,但有时因中风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临床表现的证型也很复杂,因此除治痰法则外,还要在辨证论证中灵活地配合其它法则协同并治,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肖德益[17]将6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痰法,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由于对照组73.3%。张佛明等[18]对缺血性中风痰瘀同治法治疗Meta分析得出结论,缺血性中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痰瘀同治法,有利于恢复中风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吕光华等[19]将7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豁痰开窍通络法治疗,结果示治疗组38例,基本治愈率为73.60%,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38例,基本治愈率为44.7%,总有效率为71.0%。马永琦等[20]采用自拟中药运用益气豁痰化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86.67%。而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可见,从各医家临床上对中风病的治疗效果上看,对于中风病治痰之法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4 结语

中风病从痰论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痰”作为中风病中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及病理产物,从痰论治有独特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由于临床的病情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医务工作者应该在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在灵活辩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痰证在中风病发病过程中的他证之间的兼夹演变的规律变化,并探究中医中风痰证与现代医学的相关性,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1] 周仲瑛,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

[2] 范文涛,王倩,闫咏梅.从痰论治中风[J].河北中医,2011, 33(5):697-698.

[3] 罗家祺.275例中风中经络的临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陕西中医,2009,30(2):155-157.

[4] 高宇,耿晓娟,朱亚萍,等.对缺血性中风“风痰”证变化规律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7):1399-1401.

[5] 姚先丽,宫洪涛,刘倩.从虚痰论中风防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31.

[6] 杨国防,贾翔,董旭辉,等.中风患者痰湿质与发病症候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指南,2008,6(24):257-259.

[7] 韩立杰.论痰火与中医脑病的关系[J].光明中医,2009, 24(8):1416-1418.

[8] 张安玲,丁元庆,梁莺莺.中风痰热证形成因素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395-396.

[9] 刘岑,高颖,邹亿怀.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之临床应用与理论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 89-91.

[10] 王争胜,葛健文,孙惠红.182例缺血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C].2010:296-298.

[11] 李京,曹锐,朱宏勋,等.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证候与凝血象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27-428.

[13] 刘炜,张杰.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3例[J].光明中医,2012,27(3):476-477.

[14] 赵光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3): 22.

[15] 王振亮.石藤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528-530.

[16] 周翠英,樊冰,孙素平,等.清热解毒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作用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3): 137-139.

[17] 焦树德,王昊.焦树德教授治疗风湿病验案举隅[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4(2):105-106.

[18] 杨晓砚,张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2):130-131.

[19] 胡学军.正清风痛宁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428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1999,15(3):11-13.

[20]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5.

[21]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9, 475-477.

[22] 刘彧,韩星海,孟济明.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5):300-301.

[23] 王振杰,寿先进.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临床研究[J],2009,47(33):19-20.

[24] Mark C.Genovese, M.D., Jean-Claude Becker, MD.,et al. Abatacep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refractory to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hibition[J].N Engl J Med,2005, 353(11):1114-1123.

[25] Bresenihan B,AlvaroG JM,Cobby M.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i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J].Arthritis Rheum,1998,41(11):2196-2204.

[26] 郭雨凡,武剑,王鸣军.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不同组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 19-21.

[27] 向小乾.补益肝肾、健脾除湿法治疗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Treating stroke from sputum overview

Phlegm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stroke, is also the key treatment of clinical strok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troke-related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phleg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profiles.

Stroke;phlegm; clinical

R743

A

1008-1151(2015)01-0098-02

2014-12-13

姜勇(1986-),男,广西南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风病的康复研究。

猜你喜欢

中风病症候急性期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