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挖掘与转化

2015-03-31李伟平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俗语新词成语

●李伟平

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挖掘与转化

●李伟平

传统语文练习课存在知识中心、内容封闭、形式机械等与语文学科性相悖的诸多问题。从语用价值上分析,语文练习课能够促进知识体系在“联系整合”中实现综合融通,能够促进语用能力在“言意兼得”中获得累进提升,能够促进语文情感在“生活实践”中达成拓展升华。实现语文练习课的语用价值,要立足“方法”,巧促语用能力;要着眼“表达”,催化语用智慧习得;要指向“拓展”,丰厚语用文化积淀。

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教学策略

一、传统语文练习课的弊端

老师们往往按照“审清题意——逐项训练——讲评总结——强化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练习课的教学,这种课总体感觉“枯燥无味”、“机械重复”,存在诸多弊端。

(一)练习目标的“知识本位性”

传统的练习课堂教师常常以学生“获得知识,应付考试”为目标,追求答案的标准化或统一性,把“方法掌握、能力形成、素养提升”等目标窄化、矮化为知识获得。这样的练习课无法帮助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学而不用”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只会进行知识的简单再现,却无法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练习内容的“封闭性”

单元练习的内容板块是相对统一的:“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或“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以前两个板块为例,编者的意图应该是用“语文与生活”或“阅读与欣赏”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然而教者却依托练习提供的有限的内容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就练习提供的内容进行练习,或诵读或积累,让单元学习在单元训练中画上“句号”。

(三)练习形式的“机械性”

传统的练习课曾经是被认为是“最好上”的一种课型,所谓练习,肯定要“训练”才能“习得”,所以要么是口头练习朗读或背诵。例如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要么以笔头练习,如机械反复抄写各类成语,达到练笔头以巩固积累的效果,或者就完成练习中提供的某一类型的习题。

其实,练习课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教材编者的练习设计意图,努力挖掘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语文练习课的语用价值

(一)以练习为桥梁,促进知识体系在“联系整合”中实现综合融通

一般来说,单元练习的设计编排既自成体系,又与本单元所学课文有一定联系。从它与本单元的内容来看,它是单元内容的总结、补充、提升和拓展;从它自身的内在关系来看,又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练习5》中,一组表示“说”的成语既是对单元课文的归类拓展,又与一组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新词儿”相互照应,使得传统与现代相映成趣。不论是立足单元的“大体系”,还是立足练习本身的“小体系”,他们之间互相融通,体现出单元课文与练习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综合融通,给予学生不同的文学以及文化滋养。

(二)以练习为平台,促进语用能力在“言意兼得”中获得累进提升

练习是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平台。首先,清晰的练习板块能让学生在“类”意识中更轻松地进行单元知识的巩固与积累;其次,每一块练习中都潜藏着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在适切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进行练习内容的语言实践,进而不光获得知识,更能学会运用,实现“言意兼得”。如《练习5》的成语是一组与“说话”有关的成语,它既是对本单元内容的一种拓展,教师又能依托这组成语引导学生进行成语感情色彩的辨析,从而更准确地遣词造句。

(三)以练习为纽带,促进语文情感在“生活实践”中达成拓展升华

在练习课中,只进行一些纯粹的、机械性的文字训练,必然难以促进学生语言系统和精神系统的同时提升。正如杨金林先生在《为语言与精神的共生而教》中谈到:“语言学习与言语实践脱节,学生所学习的语言文字是纯符号性的,是脱离了精神之血的‘僵尸’,语言不与精神同构,就不能在心中生根。”因此,练习课不是为练习而练习,而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大语文”观,鼓励并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积累并准确运用语言文字,架起学生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真正做到在语文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实践语文。

三、实现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方法”,巧促语用能力提升

纵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练习5》与第十一册《练习4》,用心解读文本,不难发现,看似普通的、习以为常的成语中实则蕴藏着许多学习的方法。

1.巧妙理解的方法。对于成语、新词或俗语的理解,学生会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那么,自主理解的能力从哪里来?无疑需要从语言实践中来。而练习中呈现的成语就提供了多种理解的途径。如《练习5》中在交流到“娓娓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这三个成语时,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成语中的叠词一般表示“……的样子”,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毫不费力就理解了这些含有叠词成语,并根据这样的规律,举一反三,拓展积累了一类这样的成语。当然,这样的方法并不是老师告知的,而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帮助学生建构而成的。

2.语境运用的方法。要达到“真正掌握”的程度,光理解是不够的。我们摒弃了以往仅仅让学生用上成语说几句连贯的话这种单一的练习方式,将练习放入用心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去提高学生根据语境正确选择合适的成语或根据感情色彩辨析成语细微差别的能力。如学生对“海阔天空”一词的感情色彩有争执,教师相机呈现了两句话:

这个人海阔天空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还令人摸不着边。

李爷爷博览群书,很健谈,每次到他家去,他总能海阔天空地和我聊好一阵子。

通过对这两句话中“海阔天空”含义的理解,学生发现,成语的感情色彩也会随着具体的语境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接下来的运用环节中碰到意思差不多的成语他们会再比较成语的感情色彩,从而选择能更准确地表情达意的成语。

3.归类思维的方法。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因此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练习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归类思维的方法。尽管练习中的内容本身就以类别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是除去这些看得见的类别,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看到隐藏在每一“大类别”中的“小类别”。如在《练习4》教学“唱念做打”这个成语时,教师让学生从这一组成语中找一找“唱念做打”的具体要求,学生发现“字正腔圆、余音绕梁、有板有眼……”正是对“唱念做打”要求的具体描述。再如教学《练习5》“新词儿”时,教师抓住学生交流“经济房”的契机,相机引出“期房、现房、写字楼”,归纳出“楼盘”的概念。不论是《练习4》的演绎法还是《练习5》的归纳法,教师都摒弃了点状交流的割裂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词语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类别,获得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刻认识,而积累也因为这样的类别联系变得有板块、有意义了。

在练习教学中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练习不再是知识的机械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教学内容立足点正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空白处”与“提升点”,方法的习得也直接指向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二)着眼“表达”,催化语用智慧习得

1.体悟表达形式的多样,“言意兼得”。对于练习课来说,表达内容并不是学生的难点,因此体会其中的表达形式更有助于学生“言意兼得”。如在《练习4》中教学“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成语的构成,学生发现这些成语都含有人的内脏器官,通过类似成语的拓展,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经常借用人体比喻来表情达意,这样的形象比喻使汉语更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而找到新词中的构词规律则体现了“现代”对“传统”的继承。如《练习5》教学“追星族”时,教师从本义入手拓展出含有“族”的一类新词,如“拼车族、月光族……”与此同时,又引导学生去发现诸如“网民”、“彩民”这样含有“民”的新词,学生发现,“民”和“族”前面加上了不同的词语,就能表示不同爱好、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这些词虽说是新词但还是遵循了汉语的构词规律的。

不论是成语的“形象比喻”功能,还是新词的构词规律,无一不显示出汉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丰富多样,彰显出璀璨夺目的汉语言文化。通过对练习中词语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感受,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让其体会到独属于汉语的特有魅力,“得意”与“得言”相得益彰。

2.享受表达效果的巧妙,“学以致用”。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就好比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表达形式不能脱离文本中所表达的内容,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来传情达意才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对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的揣摩感受这样表达的好处,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从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对作者表达内容与形式的认识的统一,获得巧妙的表达效果。如在教学《练习4》的中的俗语时,教师将俗语“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巧妙地改成“东北有三宝:乌拉草、人参、貂皮。”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通过朗读对比,学生发现读起来不好听,没有节奏了。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俗语也受传统诗词的影响,不光讲究音韵美,而且讲究节奏美。

教师匠心独运,将俗语进行了位置调整,一下子就引导学生发现了俗语中的节奏,在朗读中就感受到了俗语表达的艺术。看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俗语在音韵节奏上却毫不含糊,俗语中也蕴藏着高大上的“汉语文化”。在这样生动的形式中学生进行着真实的语言实践,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敏感度。

此外,除了练习中本身蕴藏的“表达价值”,教学语言的“表达效果”也不容小觑。如在《练习5》中用新词“我们每天接触的汉语真的很给力”来进行总结;在《练习4》的俗语教学中多处用俗语进行教学环节的过渡: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雁门关外的民风民俗还真有趣,再来读一读。你看,咱们祖国的东西南北中,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的俗语。这还正应了那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用上这样的教学语言既体现了行课过程中起承转合的教学艺术,又是一种语言的拓展以及运用的示范,体现出汉语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与巧妙的表达效果,更是“学以致用”最好的示范。

在练习教学中充分挖掘练习内容的表达价值,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与恰到好处的表达效果,是练习课语用价值的又一具体体现,它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的认识,促进了多样化、准确性表达的可能性,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主动习得,获得独特的语用智慧。

(三)指向“拓展”,丰厚语用文化积淀

1.拓展“阅读”,加深语用文化的认识。这里的“阅读”,并不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是与练习内容有关的文本信息,借助练习内容中的教学契机,适时拓展。从而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入认识。

如:成语典故的深度阅读:《拾人牙慧》的典故——

晋朝有个叫殷浩的人,爱读《老子》、《易经》,并能讲得头头是道。一天,他偶然看见他的外甥韩康伯和别人议论时,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显出夸夸其谈、自鸣得意的样子,就批评他说:“你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了。”后来,“拾人牙慧”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

再如:成语运用的对比阅读:出示两段含有“粉墨登场”的文字——

“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清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一大批跳梁小丑纷纷粉墨登场,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第一段文字用来帮助学生在找一找成语的过程中感受成语蕴含的感情色彩,第二段文字则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在不同语境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阅读材料的拓展焕发了成语或新词的生命力,他们不再是孤单的存在,在或长或短的阅读材料中,传递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追本溯源,在拓展阅读面的同时提高了阅读的品位,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加深了对成语情感色彩及运用的认识,语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了。

2.拓展“文化”,品味语用生活的多彩。每一个练习中或多或少都蕴藏着各种文化,有些是显性的,如《练习4》中的京剧文化、俗语中体现出的地方文化;有些又是隐性的,如《练习5》中的成语中典故文化、新词文化等,通过练习课的教学,学生获得了文化的拓展与浸润,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洗礼,这也必然对孩子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如:《练习5》的新词教学后安排了“猜新词”和“拓新词”的环节,根据表达的意思来猜猜新词或说说自己所积累的新词;《练习4》的俗语教学后安排了拓展本地俗语的环节,让常州孩子说说老常州的俗语。孩子们畅所欲言,积累的新词层出不穷,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我们看到了时代发展在下一代身上深深的烙印;他们操着不标准的常州话说常州俗语:“白露身不露”“捂春三,冻八九”,我们为传统文化在下一代孩子身上的复苏感到安慰。

这样的文化拓展增添了练习课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与语文课堂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言的灵活运用将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

不论是阅读材料的拓展、民族文化的拓展,都让学生立足练习又高于练习,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又触类旁通,丰厚了语用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既有内容,又有形式,更饱含情感,血肉丰满的积淀,内容清晰、形式活泼的练习给予每一个师生最丰厚的馈赠。

练习课仅仅是语文课堂的冰山一角,但是我们立足语用的视野,致力于练习课独特育人价值的挖掘与转化,致力于让孩子在任何一种课型中都去努力接触语文的本质——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相信一定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金传宝)

李伟平/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俗语新词成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拼成语
猜成语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