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别情诗与祖饯活动研究述评
2015-03-31刘怀荣李宝霞
刘怀荣 李宝霞
(1.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2.邹城四中,山东 邹城 273500)
我国先秦时代即有祖道饯别的习俗,后来临别赠诗的传统即源于早期的祖道祝词,而由此产生的大量诗作,被称为“祖饯诗”“送别诗”“离别诗”“伤别诗”“赠别诗”“留别诗”。名称虽异,但表达别情却是其共性,故我们以“别情诗”作为这些异名的统称。①“别情诗词是指表达送行者与被送行者在饯行活动中产生的特定情感的诗词。”参见刘怀荣等《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 页。这类诗歌在《诗经》中就已出现,魏晋以后,除抒写离情外,文人也常借以一展才华。至唐代,饯别活动更加繁多,别情诗在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两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飞跃,成为重要的诗歌题材。别情诗本是祖饯活动的副产品,二者密切相关,难以界分。本文即拟对唐代别情诗研究做一简要梳理,并对初唐别情诗及祖饯活动与别情诗关系的研究做单独的考察,以求温故知新,明确这一专题下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关于唐代别情诗的研究
部分学者以唐代别情诗为研究对象,或总结其整体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和成就等,或分述初、盛、中、晚各阶段的特点。但多以盛唐及中、晚唐别情诗为研究重点,只有部分成果偶尔涉及到初唐别情诗,这类研究成果包括部分著作及近60篇论文。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出版过多种唐代送别诗选本,如张学文的《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1]、白晓朗和黄林妹的《离别在今宵——唐人送别诗100 篇》[2],都是重在普及、专选唐代别情诗的选本。另如张浩逊《唐诗分类研究》、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刘怀荣等《唐诗宋词名篇导读》,都有专章论述唐代别情诗的相关问题。
《唐诗分类研究》一书中的“送别诗”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别情诗,“科举诗”也与别情诗有交叉,书中第六章《唐代的送别诗》探讨了送别诗的构建方式、类别和意象[3](P122-145),第十章《唐代的科举诗》则对赴考、及第归乡和落第归乡等不同背景下所作别情诗的感情基调及思想内容做了研究。这些工作对于唐代别情诗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及分类研究皆有助益[3](P217-239)。《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五章《留别诗与赠别诗》②本章曾以《唐诗中的留别与赠别》为题刊载于《文学遗产》1996年第4 期。对“留别诗”与“赠别诗”的异同做了细致的辨析。[4](P87-92)《唐诗宋词名篇导读》虽以诗歌分类评析为主,但每章前的“概论”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一章《别情诗选讲·概论》分析了唐代别情诗的五个新变化:一是“别情的表达中显示了唐人特有的豪迈”,二是开创了刻画被送者形象的写法,三是结构上更为讲究,四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别情进行精巧独到的表达,五是通过诗歌意境表达别情。[5](P1-5)
唐代别情诗研究论文数量相对较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别情诗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研究。包括别情诗的情感内涵及抒情手法、意象运用、结构方式等。唐代别情诗一改前代别情诗哀伤的情调,而表现出多种感情基调。蔡静波认为“初盛唐时期由于唐朝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所以表现在送别诗中,就普遍具有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6]张明非发现,唐代送别诗在不同环境下大致表现了“凄凉伤感之情”“豪放悲壮之情”和“劝勉慰藉之情”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感情;就环境而论,在“客中送客”“佳节送别”“迁客送别”“病中送客”“乍逢旋别”等不同情形下,诗歌感情也各有差别。[7]李柱梁认为“唐代送别诗不仅表现诗人的友情与别情,而且还包含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对理想和抱负的抒发,对自己高洁心志的表白等”[8],其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抒发友人的真挚情谊为主旨,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与留恋、关怀与体贴”,二是“毫无缠绵悱恻之情,也无哀怨悲伤之调,胸襟开阔”,三是“借送友人赴边表达鞭策和勉励之意”,四是“借送别来抒发自己的情怀”[9]。费久旺将唐代别情诗的感情分为“伤感的离别”“豪情的离别”“旷达的离别”“关切的离别”和“咏怀的离别”五类。[10]高春燕认为,“唐人送别诗从情感和艺术上体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美学风貌”,并从“叙述慷慨豪壮、蓬勃奋发之意”“叙述劝勉慰藉之意”和“叙述困厄失意”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11]杨玉云则从“别离之苦”“乐观进取”“揭露时弊”和“自我表白”四方面分析了唐代别情诗的情感内涵。[12]
与唐代别情诗情感的多样性一致,其抒情手法也有相应的变化。孟玲认为唐代别情诗善于“运用丰满、生动的形象来含蓄地抒发依依惜别之情”[13]。汪亚君指出,唐代送别诗“抒情艺术之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格调高昂,语壮情深;心态深沉,表达委婉;意境幽美,韵味无穷;内涵丰富,哲理深刻”。[14]傅保良“从抒情的境界、抒情的立足点、抒情的对象三个方面,阐述唐人送别诗抒情的丰富性”。[15]赵洁婷则提出别情诗“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和“综合运用”四种。[16]
意象运用也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之一。张明非从意象的选择、组合及创造等多个侧面分析了唐代别情诗的意象,认为唐代别情诗的意象体系“大体由特定的时间意象、空间意象以及自然山水等意象构成”,除了使用单个意象,还采用“虚实组合”“并列组合”的方式进行意象组合,并运用比喻手法创造比喻性意象。[17]李瑛认为,唐代别情诗的意象营造极具个性化,“诗人们运用和改造原有送别诗的意象,表现了新的情境和新的内容”。[18]他还“从意象高度情思化的角度切入”,探讨意象运用的审美特征及与前代不同的艺术个性。[19]还有不少学者对别情诗中的某一个或某类意象作了专门的研究,如刘宁对“雨的意象”[20]、项来英对“水船意象”[21]、张颖对“草意象”[22]所做的探讨,许智银对别情诗的“修辞意象”“原型意象”“飞禽意象”“自然意象”及多种意象组合所做的深入分析[23],都不失为很好的尝试。
别情诗的结构方式是学者们关注的又一重点。范凤驰从形式上将别情诗的结尾分为实写和虚写两种。[24]陈德琥认为:“唐代送别诗以伫立形象作结是感情丰富复杂的独特表现形式,画面的组合接近电影的剪接。它以简洁的语言创造了极有表现性的‘知觉形式’,从而给人以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极大的审美愉悦。”[25]许智银认为,唐代别情诗的结尾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可以分为‘盼见问归’‘伫立怅望’‘长忆相思’‘想象追随’‘劝慰勉励’和‘祝福规劝’等多种表现”[26];而“唐代送别诗的题式大致可以分为‘送别’‘留别’‘赠别’‘奉和’‘赋得’‘联句’‘兼寄’和‘不及’等八种。不同题式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差异,但都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27];唐代别情诗的开端则“可以分为铺陈赋笔起句、摹物写景开篇、感兴议论发端三类模式,展现了送别诗开端的蕴藉诗意”[28]。
二是别情诗产生和发展原因的探讨。不少学者们考察了唐代别情诗产生及发展繁荣的原因。许智银对唐代别情诗进行文化溯源,“发现唐代送别诗与古代的祖道仪式、饯行活动、饯送祝词赋诗以及诗体成为话语表达方式的普及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9]。郑纳新从中国“重情”的文化传统、隋唐时文人政治的形成、文人政治下重视诗文的社会风尚三个方面分析唐代别情诗发展繁荣的原因,认为别情诗的兴盛与“中国的文化传承、地理条件以及政治经济生活的特点有着特别密切的联系”[30]。董武认为唐代别情诗繁盛的原因有三:一是古代别情诗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考试,三是唐代激烈的党争和边塞用兵。[31]李瑛认为“唐代别离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人们对别离之情的高度重视,使得唐人送别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离别现象普遍则是唐代科举制发展和漫游风气盛行的结果。[32]姜端莲着重从科举制、军功授予制、荐引制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唐代别情诗兴盛的原因,认为“唐人用人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送别诗的兴盛”[33]。蔡星灿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多角度探讨唐代别情诗繁荣的原因,指出:“频繁的离别既丰富了离别诗的素材,又构成了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则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荐引制的实行都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离别诗的兴盛;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34]
三是别情诗的分类研究。唐代别情诗数量庞大,部分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这类诗歌进行分类。孙超认为,唐代别情诗“从其抒发别情的色调上看”,可分为“黯然销魂”“缠绵悱恻”“悲壮激昂”三类;“从诗歌所描写的题材上看”,可分为“送别友人之作”“表现夫妻离别征妇悲伤之作”和“描写父母、兄弟、子女送别”三类。[35]董武从“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思想感情”出发,将唐代别情诗分为“诉说依依难舍的心情之作”“相互劝慰勉励之作”“应酬”和“奉和”之作等三类。[36]刘建华则根据唐代别情诗“表现出的情绪和气度”,分为“淡淡相宜的伤别”“感时伤世的话别”“哀而不伤的惜别”“豪迈爽朗的离别”和“雄浑激昂的壮别”等五类。[37]
由于各家的分类标准不同,别情诗也被划分为多种类型。也有的学者对某一特定类型的别情诗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如赵炳耀很早就对充满豪迈气概的唐代别情诗所具有的不同情怀做了专门的探讨。[38]近年来,也有人从特定类型和地域文化入手来探讨唐代别情诗,如魏攀对边塞送别诗、张慧中对秦陇文化背景下的别情诗、许智银对与吐蕃相关的别情诗、钟乃源对广西送别诗、孔祥俊对长安送别诗的探讨[39],都属此类。许智银还从性别角度出发,对别物赠妓诗和女性送别诗做了专门的研究。[40]
以上关于唐代别情诗的研究,虽然对别情诗的情感内涵、艺术特色,别情诗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分类等重要问题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绝大多数研究者对于别情诗的文化发生问题缺乏自觉的意识,未能从祖饯文化发生的大背景下来展开论述。因而多数成果往往就诗论诗,难以从更高的层面对别情诗的特点做出全新的阐述。
二、关于初唐别情诗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初唐别情诗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且学者们只关注初唐少数重要作家及名篇,对初唐别情诗进行整体研究的只有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宇文所安)的《初唐诗》和王慧敏的《初唐送别诗的诗史意义》。
欧文将别情诗看作日常应酬题材的一种,对它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他充分肯定了初唐别情诗的重要地位,指出:“唐代送别诗的基本特点,正形成于初唐”,且“唐代送别诗的许多惯例产生于680至710年代①笔者按:“年代”当为“年”之误。的三十年间”。[41](P171)欧文还具体分析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写作惯例,即“送别诗开头的最普通方式是一般的描写场面”,“中间对句通常描写眼前与离别情绪相关的特殊景物”,诗歌“结尾的惯例比开头更不胜牧举,往往更适合特定的情况”。[41](P171-172)欧文的研究对我们探讨初唐别情诗的创作手法很有借鉴意义。王慧敏关注的是初唐送别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她认为:“初唐送别诗虽不能与既独标个人风采又表现出和谐统一特征的盛唐送别诗相媲美,但若从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观之,初唐送别诗不仅在送别传统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因其以个人性情的抒发为主要文体特征,也大大促进了‘性情’和‘声色’相统一的诗国高潮的到来。”[42]这一类研究成果对我们把握初唐别情诗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数量较少,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还有一类成果以少数代表作家及其别情诗名作为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王勃别情诗的研究。对王勃别情诗的风格、情感基调,特别是其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有学者做过具体的探讨。刘光侠“结合王勃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人生遭遇,全方位解读王勃不同风格的送别诗”,认为王勃的别情诗不乏积极乐观之作,但“绝大部分却是凄苦感伤的悲离之作”。[43]杨晓彩认为,王勃16 首送别诗皆“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依感情基调的不同,可分为“雄浑壮阔”“隐约迷蒙”和“抒发自我身世之感”三类。[4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艺术特色,是学者们乐于探究的名篇。李国峰认为,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乐观开朗、朴素无华、超脱豪迈”。[45]丁茂华指出,“它背衬壮景抒发豪情——思想方面的独创性,它以壮景衬托豪情——写作手法方面的独创性”,并对形成这些独创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46]侯小宝则将此诗与毛泽东的《送纵宇一郎东行》加以对比,从励志别情诗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异同。[47]
二是陈子昂别情诗的研究。阮怡从送别对象、诗歌风格及成因、对前代送别诗的突破等方面分析了陈子昂的别情诗。她发现,陈子昂21 首别情诗中,只有五首送别亲人或朋友,其余都是送别同僚之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人热情追求功名,积极入世,报效国家的精神风貌”,而且“陈子昂送别诗的抒发之情全出自内心,跳出了前代文人写送别诗有送别之名而无送别之实的俗套,打破了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的送别传统,一扫前代文人送别诗低徊缠绵凄美的情调而昂扬向上”,文章对产生这种特色的原因,也做了进一步的分析。[48]阮怡还指出,陈子昂有关从军征戍的送别之作,“抒发了一片热忱的报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凌云的雄心壮志,突破了前代送别诗歌抒发个人情感,感咏个人生活的范围,将私人化的送别与国家民族利益相联系,冲淡了离别的儿女情长,唱出一曲奔赴边塞,高亢激昂的凯歌”。[49]
三是初唐其他诗人别情诗的研究。许智银认为,沈佺期、宋之问别情诗的“内容可分为应制和集体活动送别诗、同僚友人出行送别诗、亲情送别诗、抒发贬谪之情的送别诗等四类”,“言之有物,动情率真,不仅实践了格律诗的成熟,而且开拓了唐代诗歌体裁的内容,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扩大了诗歌的审美范畴,为唐代送别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50]彭菊华发现,张说的别情诗在个人感情之外融入了更多社会内容。[51]吕双伟则指出,卢照邻的别情诗多“抑郁忧愁、愤懑不平之气”,“郁积着悲愁孤寂之气,凄凉哀怨之情”,体现出“骚怨”的特点。[52]
总的来看,关于初唐别情诗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尚缺乏对这一论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成果。已有对个别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也还需要把祖道传统及前代别情诗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前提,才有可能使研究得以深化。
三、关于祖饯活动及其与别情诗关系的研究
李立的专著《神话视阈下的文学解读》,其第一章题为“行神崇拜与传统祖饯诗的流变”,在探析行神崇拜和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对汉唐祖饯活动与祖饯诗的演变及二者的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祖饯诗与古代行神崇拜及相关的祀神仪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带有传统行神崇拜的文化积淀,体现者源于传统行神崇拜和深化传说而生成的经过艺术转化的独特的神话艺术精神”,但之后祖饯活动之“祖”逐渐让位于“饯”,早期对行神的祭祀祈祷逐渐变为离情别绪的表达,并形成了“饯别赋诗”的传统。而“折柳送别”之所以成为一种新传统,也与早期的祖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53](P1-51)
研究祖饯活动与别情诗关系的论文,重点讨论的是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祖饯”的含义及特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有学者对“祖”做过探讨,认为《诗经》中《大雅·常武》之“大祖”和《大雅·烝民》之“出祖”皆指“出征举行祖道仪式和‘清酒百壶’为之饯行”。[54]但直到最近十余年来,才有学者再次论及这一问题。
陶思炎分析了祖道、軷祭所祭之神及祭祀仪的式特点,认为“祖道,乃为了取道、出行,为行前的求吉祭礼”,是祭祀道神的,“軷祭为行山前的道祭”,“山神信仰和道神信仰的结合是中国古代軷祭得以形成的基础”。[55]戴燕指出:“祖道,汉代以后的人都解释它为一种祭祀路神的仪式”,因常伴随饯别活动,又称“祖饯”。[56]王政认为“祖”“饯”“軷”皆为祭祀“路神”,他把对路神的祭奉“放在先秦经籍文献以及考古学、民族学史料的广阔背景中予以考察”,对路神的原型、祭祀中的文化形象、祭祀形式等做了全面考察。[57]王海娜通过对《周礼》中相关记载的分析认为,“軷、祖、道皆是祭道路之神,为行道之始,一祭而三名。然而祖道是道祭的通名,详举其礼则名犯軷”。[58]叶当前认为,“先秦时期王公出行,经常要举行送别活动,送别时的仪式活动称为‘祖饯’。”[59]可见,学者们对祖饯仪式及其特点的认识较为一致,其中叶当前的论述更为条理详细,他对祖饯的“一祭三名”“祭祀原因”“軷祭地点”“軷祭人员”“軷祭用牲”“軷祭致辞”“饮饯致别”“出行出宿”等都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59]
还有的学者对“祖道”在后世的演变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如宫哲兵、黄超认为,“祖道”指“祭道路神”,但路神具有不同的称谓,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一定的变化,“早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道’就具有祭祀道路神的含义。汉代出现‘道家’的称谓与‘道教’的组织之后,‘道’‘祖’作为道路神的称谓在汉以后的典籍中就少了,而‘行’作为道路神的称谓则越来越多了”。[60]徐吉军对宋代的出行风俗做了考察,认为“宋人有行前祭神的风俗”,“这种行前祭神的风俗在古代称为祖道”,但宋代道神的职能发生变化,“行神和道神除要保佑人们交通安全外,还往往兼有其他职能”。[61]
二是祖饯活动与别情诗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又可分两类:一是对别情诗进行溯源,二是从祖饯角度入手对别情诗进行重新解读。
关于别情诗的溯源,论者多认为祖饯活动是别情诗产生的前提。如戴燕认为祖饯诗是祖道仪式的副产品,因此她“依据文献考述祭祀路神的仪式‘祖’在唐以前的情形”,力图还原祖饯诗写作的背景,并通过对祖饯活动的研究,探析祖饯诗的产生和发展。[56]叶当前则“探索古代的祖饯仪式,揭示送别诗的起因”,认为送别诗是“祖饯之际叮嘱行人、表达挂念、预祝平安的产物”,[59]而“祖饯祝辞在传达集体意识上的局限性与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优越性,决定了送别诗一旦涉足送别题材领域,就成为送别文学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体裁”[62]。
从祖饯角度对别情诗进行重新解读,是探讨祖饯活动与别情诗关系的另一条路径。叶当前从祖饯角度解读《诗经》中《崧高》《烝民》《韩奕》三首诗,从诗歌内容中分析古代祖饯送别的风俗,同时对早期送别诗的写作意图、写作内容和结构安排做了初步的研究。[63]李立从“祖饯”祭祀活动入手,梳理祖饯诗的特点及其在后世的演变,认为“先秦的祖饯诗是与祖道之祭密切相关的,其庄重和缓的风格也必须由此入手来考察;两汉时期的祖道饯别仪式融入了歌乐舞的内容,从而使汉代的饯别诗更多带有了世俗的生离死别之情”,祖饯仪式同时适用于送别死者,“柳在古代送葬仪式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送别诗中极为常见。[64]刘敏从祖饯角度探析《文选》祖饯诗,认为“由于《文选》入选祖饯诗的这一标准,祖饯诗的名称已不符实,所以后来祖饯诗逐渐被广义上的送别诗所取代”,并且“大量的祖饯诗都没有收入《文选》诗中的祖饯类”。[65]刘怀荣、孔哲则指出:“祖道活动由祭道神的‘軷祭’和送行人的‘饮饯’两部分组成,祭祀道神祈求出行平安,饮酒送别表达不舍之情,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从西周末期开始,‘饮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的赠别赋诗,则成为后世别情诗的滥觞。就《诗经》中的别情诗而言,其描写祖道活动地点和场景的内容、哀伤的感情基调及特定的艺术表现方式,都与祖道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对后来的别情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文学史的发展来说,祖道活动与别情诗的相互生发,也是中国早期文化中社会生活与文学关系值得特别关注的典型个案之一。”[66]
综上所述,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祖饯源流与唐代别情诗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祖饯角度重新解读别情诗更是为今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关于祖饯与别情诗关系的研究,重在溯源和对《诗经》《文选》别情诗的重新解读,而对祖饯在后世的演变、唐代及初唐时期饯别风俗对别情诗的影响尚少有人论及;二是对唐代别情诗的研究,线条较粗,细化和深入不够;三是研究唐代别情诗,虽也涉及到初唐部分,但重点也多放在盛唐与中、晚唐时期。同时,关于初唐别情诗的专论又多集中在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上,整体性的研究不够。所有这些都是下一步的研究中应当给予重点关注的。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 白晓朗,黄林妹.离别在今宵——唐人送别诗100篇[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3] 张浩逊.唐诗分类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5] 刘怀荣.唐诗宋词名篇导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 蔡静波.唐代送别诗刍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
[7] 张明非.论唐人送别诗的人情美[J].中州学刊,1989,(2).
[8] 李柱梁.略论唐代送别诗的思想特色[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7).
[9] 李柱梁.试评唐代送别诗的思想意义[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10).
[10] 费久旺.浅谈唐代送别诗的几个特点[J].文学欣赏,2007,(6).
[11] 高春燕.浅谈唐代送别诗的审美追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12] 杨玉云.试析唐代送别诗的思想意义[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13] 孟玲.丰满、真挚、向上的艺术特色——唐代送别诗管窥[J].名作欣赏,1994,(6).
[14] 汪亚君.略论唐代送别诗的抒情艺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2).
[15] 傅保良.唐人送别诗抒情探胜[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3).
[16] 赵洁婷.唐代送别诗的多棱透视[J].鸡西大学学报,2004,(2).
[17] 张明非.论唐人送别诗的审美意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4).
[18] 李瑛.唐代送别诗意象营造的个性化[J].北方论丛,2004,(4).
[19] 李瑛.论唐代送别诗意象的高度情思化[J].学术交流,2005,(2).
[20] 刘宁.浅谈唐代送别诗中雨的意象[J].大众文艺,2009,(24).
[21] 项来英.人生自古伤离别——唐诗送别主题中水船意象[J].新课程学习,2010,(5).
[22] 张颖.唐代送别诗草意象研究——以春秋两季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3).
[23] 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修辞意象刍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4);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原型意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飞禽意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3);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J].贵州社会科学,2009,(4);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意象组合[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2).
[24] 范凤驰.唐代送别诗结尾例谈[J].渤海学刊,1987,(1).
[25] 陈德琥.唐代送别诗以伫立形象作结漫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3).
[26] 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结尾模式综论[J].中州学刊,2007,(4).
[27] 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题式[J].山西师大学报,2007,(1).
[28] 许智银.唐代送别诗开端的诗意[J].宁夏社会科学,2009,(5).
[29] 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文化溯源[J].郑州大学学报,2010,(1).
[30] 郑纳新.送别诗略论[J].学术论坛,1997,(3).
[31] 董武.略论唐诗中的赠别诗[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6).
[32] 李瑛.唐人送别诗新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33] 姜端莲.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与送别诗的兴盛[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8).
[34] 蔡星灿.论唐代离别诗的繁荣[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7).
[35] 孙超.浅谈唐代的送别诗[J].大连学院学报,1997,(5).
[36] 董武.略论唐诗中的赠别诗[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6).
[37] 刘建华.试论唐代送别诗[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38] 赵炳耀.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试论唐代送别诗的豪放气概[J].殷都学刊,1986,(4).
[39] 魏攀.浅论唐代边塞送别诗的美学特征[J].安徽文学,2008,(7);张慧中.秦陇文化视野下的初盛唐送别诗研究[D].宁夏大学,2009;许智银.唐人送别诗中的吐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4);钟乃源.唐代广西唐代广西送别诗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9,(5);孔祥俊.唐长安送别诗与灞柳文化[D].西北大学,2010.
[40] 许智银.唐人别物赠妓诗中多感的诗性情怀[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许智银.唐代女性送别诗综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8,(2).
[41] [美]斯蒂芬·欧文.初唐诗[M].贾晋华译.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42] 王慧敏.初唐送别诗的诗史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7).
[43] 刘光侠.浅谈王勃的送别诗[J].中学语文,2007,(17).
[44] 杨晓彩.王勃送别诗初探[J].名作欣赏,2008,(8).
[45] 李国峰.浅析《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艺术特色[J].作家杂志,2008,(2).
[46] 丁茂华.论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的独创性[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47] 侯小宝.胸中磊魄有余地语下飘萧无俗气——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送纵宇一郎东行》看励志送别诗特征[J].晋中学院学报,2005,(4).
[48] 阮怡.试探陈子昂的送别诗[J].文史杂志,2010,(2).
[49] 阮怡.论陈子昂送别诗之风格[J].语文学刊,2009,(9).
[50] 许智银.沈佺期宋之问送别诗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4).
[51] 彭菊华.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中国文学研究,1988,(2).
[52] 吕双伟.论卢照邻诗文创作的骚怨精神[J].云梦学刊,2002,(5).
[53] 李立.神话视阈下的文学解读:以汉唐文学类型化演变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4] 幼英.“大祖”与“出祖”之“祖”[J].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3,(6).
[55] 陶思炎.祖道軷祭与入山镇物[J].民族艺术,2001,(4).
[56] 戴燕.祖饯诗的由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4).
[57] 王政.《诗经》与路神奉祭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4,(2).
[58] 王海娜.《周礼》中所记交通礼仪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5).
[59] 叶当前.旅游文化之送别诗解析[J].旅游科学,2008,(6).
[60] 宫哲兵,黄超.道:祭道路神——古“道”字长期被忽略的一个含义[J].哲学研究,2009,(1).
[61] 徐吉军.宋代的出行风俗[J].浙江学刊,2002,(1).
[62] 叶当前.中国古典送别诗的发生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2).
[63] 叶当前.《诗经》别诗诗旨探骊[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4] 李立.论祖饯诗三题[J].学术研究,2001,(11).
[65] 刘敏.《文选》祖饯诗浅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9).
[66] 刘怀荣,孔哲.先秦祖道仪式与《诗经》别情诗考论[J].清华大学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