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2015-03-31□文/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服务业江苏培训

□文/何 飞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任务,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了60%,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其中现代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服务业总产值的50%。这种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推动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改善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环境,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使得现代服务经济成为了现阶段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where α is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T is the temperature.σ and κ are the electrical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respectively.

一、江苏现代服务业现状

目前,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2007年以来,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然而,根据调查,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与江苏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总量相比仍相对较小,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尚不到1/3,低于全国42%的平均水平,与江苏开放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江苏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逐步改变为以第二产业、服务业为主共同带动的新格局。

同时,江苏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旅游、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不断涌现,蓬勃发展。服务业还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00年以来,江苏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每年上升近1 个百分点,年均增加就业超过50 万人。据了解,目前国外许多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占到GDP 的7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已占到服务业的70%左右。而江苏的服务业目前只占GDP 的35%,生产性服务业只占服务业的30%左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一段差距。而在国内,江苏与广东、上海等省市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上。

二、江苏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业面临传统体制环境的约束。部分行业“制度性垄断”效应显著,导致创新不足,效率与服务质量水平低。例如,在电信、铁路、民航、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存在着部门或行业垄断,非国有企业难以介入,投资比例较低,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在金融、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众多领域也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而且过于强调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和社会活动工具的职能。对科学研究、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后勤服务、市政服务等部门,则过于注重其社会公益和单位福利的一面,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盈利性机构与非盈利性机构不分的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江苏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要赢得发展主动,主要取决于如何将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是加强江苏竞争力重要的一环。

3、注意保持区域服务业协调发展。由于不同地区条件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要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各有侧重。苏南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最高,要充分考虑发展金融、保险、教育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各种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的配套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与质量,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分工的大格局,努力拓展国际服务贸易,使服务贸易与国际接轨,使服务业中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苏中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除了保持最终消费型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之外,还要大力促进中间型及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苏北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因此服务业的发展要重点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性服务行业,有效地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此外,可以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

1、建设大型公共实训基地,解决实训基地分散、匮乏的问题。从高能级实训设施的购置、维护和更新能力看,依靠单个培训机构自身投入往往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或“有水平”却无法共享的状况。由于单个培训机构势单力薄,重复购置实训设备往往成本过高、水平过低、适用面过窄;即使个别机构有能力购置,也由于属于部门单位所有,使用效率不高。建立以政府部门为管理职能部门的省内各市公共实训基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三、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2、江苏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尽管江苏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相当多的服务行业并没有对外资实行积极有效的开放。一方面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使得服务业难以像制造业那样吸引到更多的外资。同时,制造业中加工贸易的规模过大,服务业发展的“挤出”效应明显,也抑制了服务业对外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服务业中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传统的商业服务业,许多现代服务业领域,如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利用外资则严重不足,尤其是高科技服务业,引进外资就更为欠缺。由于不能很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一样迅速发展和提升。

2、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质量和水平发展高的行业,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对就业容量大、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加以改造和提升;对知识密集、在市场发挥中介作用的会计、律师、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加以规范,实现有序发展;对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并实行有效监管;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发展潜力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机制;对已经形成一定发展水平的服务业,必须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词汇问题。1.学生不识字、识字不准、识字不全、词性不清、词义不知,构词不熟以及短语、习语意思不清等导致阅读理解障碍;2.试题中的熟词生义、熟词新义、一词多义、熟词活义、一词多词性、同义近义转化等词汇现象,直接导致阅读材料文字难度增大。所以阅读的关键在于词汇。

1、根据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寻求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突破。立足省情,真正找到江苏服务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不可盲目与上海、浙江等地类比。根据江苏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江苏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政策重点应当是:(1)以工业化为龙头,加快带动服务业提速,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互补联动,大力发展物流、仓储、金融、保险、法律、会计、信息、咨询、培训、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广告等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对江苏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两个率先的实现意义重大;(2)稳步发展和加速改造分配性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比如,依托发达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苏州、南京、徐州三个都市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3)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城市公用和教育事业等在内的基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4)继续鼓励发展服务业中旅游业、餐饮业、社区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缓解就业压力。

张允和长得美,年轻时的照片曾登上过杂志封面,出版人说她的脸符合黄金比例。她一生都穿中式衣裳,晚年时用黑丝线混着银发丝编成辫子盘在头顶,仍然是个时髦而优雅的老太太。

3、服务业面临自身发展环境不足的约束。高素质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由于未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江苏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巨大矛盾,一方面一些人才供大于求,而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咨询、信息、国际旅游、会计、广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在国际服务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江苏服务业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却存在严重约束。

2、提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强化一线劳动者职业资格证书的动手性。目前高职学院中学生职业资格证的取得基本需要大量的识记,而不是通过实际流程操作来进行考核,因而应加大职业资格争取过程中动手部分的比例,真正能够保证职业资格证的取得和一线操作紧密联系。引入新的职业资格证、开发职业资格证动手能力的检测,都应成为高等职业管理和各学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在企业与各学院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桥梁,共同开发适合企业、可操作的职业资格证考试评价体系。

4、在稳步推进、努力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把推进城市化与发展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制造业的优势,发展专业化的生产服务业,依靠创新拓展服务业发展的领域和业态,开辟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确定不同的环境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如鼓励发展、一般限制或严格控制等,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化处理办法。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江苏城市宏观布局是非均衡的。应当正视这种差异,防止错位追求,企图把所有城市都建成“苏州”或“无锡”。并力求在宏观战略上换位思考,把南北差异当成特色,使不同城市的发展根据其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不同风格、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布局,使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协调,进一步推动具有江苏特色的城市化健康发展。

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服务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加快制定行业性法规,如商法、金融服务法规、电信服务法规、交通运输法规、知识产权法规等,注重参照国际条约和国外立法经验,加强对GATT、GATS 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法律法规;二是理顺各种法律法规与服务行业内部之间的关系,使得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健全,相互协调,共同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疏而不漏的有机整体;三是尽快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制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并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认真制定和实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管理、协调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四是尽快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四、江苏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满足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

4、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结构不平衡、不合理。一是服务业的内部行业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传统服务业偏多,现代服务业偏少;生产型服务业分工不细,生活型服务业不健全,服务业为生产服务、为生活服务的功能均远不到位,影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和生活的进一步改善提高;二是服务业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苏南服务业发展稍快,苏中、苏北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明显呈现出从南到北阶梯分布的特点,且南北阶差也越来越大,反映出各地区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提升江苏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中央多次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我们强调共同富裕,绝不是否定先富政策,是对邓小平先富带共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先富与共富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事业的实践,通过先富的量的积累,实现共富的质的变化,所以先富是实现共富的途径和手段,没有先富就不能实现共富的目的和目标,但先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共富这个目的和目标。

3、加快高职教育中的文科类院校发展。要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各类人才,特别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大紧缺专业招生规模。因此,应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加大向文科高职学院倾斜。

4、加强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再就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再就业培训制度的创新,可以提高再就业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高等职业学院发挥其场地、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对再就业人员进行培训,实现“失业——学院培训——社区中介服务——再就业”的成功就业模式。高等职业学院对再就业人员可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信度较高。高等职业学院培训的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的提高是提高再就业人员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高等职业学院可以结合社会需求,改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念蓉发誓她并不想追查这件事情。并非她不在意,而是她认为,有时候,在某些事情上追查到底,不仅是自讨没趣、自讨苦吃,甚至是自我虐待。

5、解决服务外包教育的盲点,加大语言应用能力的培训。

其次,消费者在购物时除了关注商品品牌与品质,还应了解商品价格构成,清楚分析自己可以获得的收益,慎重选择商家和产品。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消费者在不同标价方式下作出的不同策略选择会使自己获得不同的收益,在不包税价下选择购买单件或使订单总额小于2,000元,以及在包税价下选择购买套装,都会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问卷调查结果虽显示,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都会做出与模型结论完全相符或部分相符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调查对象无法做出最利于自己的购物策略选择。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并不知道或不关心自身收益的差别,这就给了线上零售商从关税方面赚取多余利润的机会。

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商务部、工业信息化、科技部、教育部同部分省市签约,共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江苏将把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扩大出口、促进就业作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目标。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仍以公办、高校为主,外资和民办几乎没有涉及服务外包教育中,而这些培训机构在了解外包企业要求和语言培训方面极有优势。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以专业内容居多,忽视语言培训,使得许多学员在接受培训进入外包企业后,在沟通交流和接收指令方面存在语言障碍,因此服务外包培训应加大语言培训的比重。

五、结束语

现代服务业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交相辉映。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力推动下,21 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发显现三个新的重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二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三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三个新的重要特征都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应尽快制定调整相关政策,加大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以符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江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为江苏现代服务业的腾飞培养合格的人才。

[1]邓于君.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8.9.

[2]王凯.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

[3]魏秀敏,王乃彦.服务外包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服务业江苏培训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数读江苏
江苏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