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制带新过程中监控席关口前移的重要性

2015-03-31耿茂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关口管制员安全事件

耿茂炜

(民航西北空管局区域管制室,西安 710082)

管制带新过程中监控席关口前移的重要性

耿茂炜

(民航西北空管局区域管制室,西安 710082)

空管行业是保障民航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航班飞行流量每年都大幅度增长,空管从业者也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大学,加入到空管大家庭中。作为空管行业未来发展的后继力量,见习管制员的培养尤其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各管制单位在带新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情况逐年增加,如何安全高效的完成管制带新工作,减少见习管制员见习过程的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成为了一道重要课题。

空管;飞行流量;见习管制员;不安全事件

空管行业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期,每年各管制单位的新进管制员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大量新进管制员的加入意味着管制带新工作难度增大,带新工作的安全风险增加。目前,各地区普遍情况是管制教员数量有限,面对大量涌入的新进学员,在人数上无法满足一对一的模式。实际工作中,各管制地区也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制定出相应的带新模式,种类繁多,各有不同。这些模式目前处于摸索求新的阶段,受限于各管制地区人员、扇区及流量等的区别,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出统一标准。因此,在不同的带新模式下,从工作程序中寻找规避风险的措施是目前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实现的途径。

1 管制带新工作中的风险

据2013-2014年航空交通事故汇编统计,见习管制员在整体不安全事件中犯错占60%。

仔细分析这些不安全事件可以看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管制学员风险,见习管制员管制技术欠缺;管制教员风险,又包含管制教员自身的错忘漏行为,以及管制员失去对见习管制员的有效监控;非技术风险,包括家庭因素、工作环境、年龄等。

1.1管制学员风险——见习管制员管制技术欠缺

技术原因犯错误大多发生在见习管制员身上以及持管制执照1~3年之内的管制员。尤其是见习管制员,对管制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存在偏差,管制业务能力不足。见习管制员容易出现视觉固着现象,也就是思想比较紧张,把精力都放在某一个冲突上,导致忘记其他冲突或忘记某飞机的存在;见习管制员同样也存在听觉固着,紧张的时候,听不到协调监控席管制员或其他人说什么,只是忙自己的事,在信息传递和沟通上欠缺。

1.2管制教员风险

1.2.1管制教员失去对见习管制员的有效监控

在见习过程中,见习管制员的一言一行都在管制教员的监督之下进行的,他们所犯的错误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通过管制教员的及时纠正而避免发生的。但是实际工作中,见习管制员发生不安全事件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都是处于管制教员监控缺失的状态,在管制教员指导下犯错的事例极少发生。管制教员失去对见习管制员的有效监控一般分为主动失效和被动失效两方面。主动失效指管制教员临时有其他事情,精力分散而没有监控到位。被动失效主要是指管制教员思想松懈,这种情况往往比较常见。在长期的管制带新过程中,学员发指令,不合适的指令教员进行纠正,教员长期处在捡漏的状态;见习管制员在见习后期,理论知识已经掌握的很好,在实施管制的过程中也做的比较好,学员不合适的管制指令已经很少了,管制教员实际工作中处于海底捞针似的防范学员犯错。当管制教员长时间找不到错误,思想上可能放松了对学员的监控。关键的管制指令没监控到,导致最后的防线被突破,不安全事件发生。

1.2.2管制教员实际工作中的“错、忘、漏”

管制教员在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到见习管制员的见习工作。虽然管制教员的筛选严格,一般都是由成熟的优秀管制员担任,但这些并不是说明管制教员并不会犯错。管制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告诉我们,任何管制员都有可能犯错,如何将犯错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并且及时处理这些错误是关键。当管制教员在实际工作发生“错、忘、漏”的情况是,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结果。因为见习管制员本身业务知识水平不足,管制教员带新过程一旦出现不安全情况,往往需要管制教员及时更正;而当管制教员自身犯错时,基本上都会因为错误的思路而难以及时做出正确反应,延误了纠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1.3非技术原因

人的心情或精神状态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扩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年龄等,处理事情时的方式因人精神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人是会犯错误的,在精神状态不佳时更容易犯错误;很多时候管制员犯错误并非技术原因,也不是思想上不重视,而是因为某一时间精神状态不佳,造成情景意识丧失,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从管制人为因素来分析,所有管制员在非技术原因方面所承受的风险是相同的。但是实际工作中,成熟管制员良好的管制习惯及对管制工作职业操守的深刻认识可以使成熟管制员迅速调整自身状态,减少外界的影响。相比之下,见习管制员的见习过程中在自我调整方面存在更大的风险。

2 目前的防范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管制带新过程中,学员发指令,不合适的指令教员进行纠正,学员和教员的沟通上没有固定的模式,效果也有差异。学员在管制席位见习初期,判断冲突的能力较弱,通过教员指点,帮助学员完成管制工作,通常为,教员说,学员做;见习中期,学员具备了一定的冲突判断能力,但是较复杂时,可能会忘记冲突,此时做法为:学员做,教员纠正,然而学员的管制行为有不可预测性,如果教员及监控席的管制员对学员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也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到学员见习后期,学员不合适的管制指令已经很少了,管制教员实际工作中处于海底捞针似的防范学员犯错,长时间找不到错误,思想上可能放松了对学员的监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仅靠管制教员的基于自身工作能力对见习管制员进行风险控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如果管制教员因为某些原因自己都犯错了,如何能有效保证带新过程中有效性和安全性呢?由此便引申管制工作安全防范的一个长期而基础的命题:如何预防管制员“错、忘、漏”的风险发生。

3 实行监控席关口前移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行性验证

3.1由被动监控到主动监控,从“亡羊补牢,事后拾漏”到“未雨绸缪,事先审核”

持照管制员在工作中,管制席位的管制员发管制指令,监控席位的管制员进行监控,监控模式为:“亡羊补牢,事后拾漏”。这是目前双岗制运行的基本形式。这种运行模式为“发布指令—发现错误—提出改正—发布改正指令”,通过监控席对错误的管制指令及时进行纠正,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管制扇区的安全保障。然而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双岗制运行模式存在一定滞后性,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从主观方面来看,监控席管制员对管制席位的管制员的了解,认可管制席的管制能力,而放松了监控;监控席位管制员经过大流量的监控后,流量降低,思想上放松了对管制席的监控;当管制席发布错误的管制指令时,监控席管制员正忙于其他的事务,没有监听到或者思维没有跟上,从而造成监控缺失。

如何确保管制员在管制生涯中少犯错误?除了按照防止“错、忘、漏”工作指导建议实施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作风之外,实行监控席关口前移。即:管制席管制员发关键指令(高度及航向)之前,告知监控协调席的管制员,得到肯定后再给航空器发管制指令。这种模式为“发布指令前告知—发现错误—提出改正—发布改正指令”。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亡羊补牢、事后拾漏”。

3.2监控席关口前移在管制带新工作中的运用

将监控席关口前移运用在管制带新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管制带新工作中,监控席关口前移可以有效避免管制教员犯错,减低管制教员风险。不管管制席位是否正在进行带新见习,监控席都可以通过关口前移提供有效监控。此时,监控席将管制席看成一个整体,将对管制席位的管制指令进行监控,不管是管制席位中的管制教员犯错还是学员犯错,都可以提前纠正错误,从而将管制教员犯错或监控不到位等教员风险降到最低。

在应对管制学员风险方面,监控席关口前移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监控席关口前移过程中,监控席可以提前判断管制指令的对错,对见习管制员在不同阶段的见习工作形成有效保护。见习前期:教员说,学员做。监控席关口前移主要是判断教员的教导指令是否正确,学员在实施教员的教导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见习中期:学员做,教员纠正。通过监控席关口前移可以为见习学员提供双重保护,为管制教员纠正过程中遗漏进行有效补充;见习后期:学员做,教员监控。此时,监控席关口前移,可以要求管制学员直接与监控席进行交流,通过管制教员和监控席的双重监控,管制教员在可控范围内尽量增大放手量,在培养管制学员独立性的同时,又可以保证管制工作安全有效的运行。

4 结 语

以上方式,本班组内已经实施验证了半年时间,没有产生对管制岗位或监控岗位增加管制负担的情况,在大流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尤其在带新过程中及新放单管制员工作中,以上的改变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确保了安全。希望这种双岗制的运行模式可以得到更多管制单位的认同,为管制运行尤其是管制带新中的工作运行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安全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启武.管制工作中“错忘漏”的成因与对策[J].民航政工,2009(1).

[2]孟磊.浅析管制员工作压力管理[J].安全管理,2007(3):26-29.

[3]杨新元.简析航空管制员心理素质培养[J].技术与市场,2011(3):141.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67

V355

A

1673-0194(2015)02-0087-02

2014-12-29

猜你喜欢

关口管制员安全事件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关口前移赢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错、忘、漏”
《飞机起飞了》
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的探讨
食品安全事件的价格冲击效应
关口前移 源头治理 典型推动
基于熵权法的管制员素质机测因子赋权研究
关口PT二次回路压降超差改造案例探讨
2013卡巴斯基三大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