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古道上的百年民居

2015-03-31

今日重庆 2015年8期
关键词:走马孙家周家

◇ 文/ 本刊记者 金 航 ◇ 图/ 陈 丽

一座民居大院一般会以主人的姓氏命名,而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椒园村的孙家大院,它过去的主人却并不姓孙。这座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四年,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既然不姓孙,那么这座被叫错名字的百年民居真正的主人是谁?这一百多年它又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风雨洗过的大院

孙家大院并不十分隐秘,因为它所处的走马镇古往今来并非籍籍无名之地。走马镇原名走马岗,是重庆市十佳魅力小城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走马岗名字来历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因地形若奔腾的巨马,加之曾是驻扎于此的将士兵丁在山岗石坝上的演练场,因此得名。到了明代,随着成渝两地贸易往来的频繁,走马岗作为成渝间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成为成渝古道上一处重要驿站,繁荣热闹异常。

巴渝建筑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为特色,湖广等地移民融汇的建筑风格更让巴渝建筑自成一派,此刻眼前的孙家大院就是一处有湖广移民特色的经典院落。

孙家大院离古驿道有一定距离,与人来人往繁闹的古镇不同,大院修建在大片田畴里隆起的山丘中,坐北朝南,两边夹山,前方一片丰沃的田地,远看庄园就像在一张椅子之中,自有一种安然避世感。

孙家大院门头也非常特色,大门山墙分开八字,整石为柱,最为亮眼的就是大山门正中的圆形欧式镂空雕花窗,让处于乡野的院落格外“洋气”。但遗憾的是在历经近两个世纪的风雨后,原本抹灰刷白的墙面早已渍痕斑驳,露出青砖墙体,呈一片灰白颓废之势,而且在四面都是砖房的夹击下,显得尤为局促。

相较大门山墙,孙家大院内院更是破败不堪。历史各时期被用作学校、办公室及食堂而另建造的砖墙结构,让大院内部一片混乱,原木质构建的腐蚀、断裂,屋顶的瓦片脱落漏雨,青石台阶的肆意坍塌。但抬头一看还是会收获惊喜,挑梁描龙画凤的精美鎏金雕刻竟还在隐隐闪着光芒,好像是在证明它的华贵往昔。

夏季多雨,又总是来去得特别随意,本来在阴沉的天气下破旧又疏离的孙家大院,在阵雨过后,配上郁郁葱葱的乡间美景,再闻着雨后的潮湿空气夹杂着的淡淡泥土清香,大院好像也变得可以亲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门阙上镌刻的“吾爱吾庐”清晰可辨的四个大字也瞬间应景起来,不难想象孙家大院刚落成时虽威严大气也一定不失恬静和谐与满满生机,不禁让人遥想180年前,孙家大院里的繁华旧梦。

过去与现在

尹大元是在1946年跟着做佃户的父母住进孙家大院的,这一住就将近70年。从他口中得知,孙家大院过去的主人并不姓孙,而是姓周。

原来,周家是走马镇椒园村最大的地主,只是在解放后周家人自动放弃大院搬到市区,大院才空置了下来。在申请市文物保护单位时,因为知道大院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它所处的孙家湾又以孙姓为当地大姓,在申报材料时名称才被误定为“孙家大院”。

据悉,周家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大约在清嘉庆年间,一位靠在四川、陕西做皮毛和药材生意发家的先祖落户走马。因先祖缴纳皇粮国税有功,得到一个奉正大夫从四品封号官衔。周家先祖在走马场孙家湾选择宅基地修建大院,孙家大院的原地前身原是一处坟地,紧邻成渝古驿道,风水地形如太师椅,周家给每座坟三锭银子做迁移补偿,共花2000余锭银子买下这块风水宝地,按四品官衔建造了大院。

完整的孙家大院是以池塘、大门、内庭院为中轴线,分居两侧而建的纵向两进正院,院内有6个天井并在四周布置厢房,除了厢房还有一定数量的下人房、厨房和库房。现如今的孙家大院院内住有八九户人家,尹大元便住在前院右侧一角的前下人房。

尹大元是独居老人,他说他的屋子除了将已腐朽的木质楼梯重新用砖砌过,大体都保留着入住时的原貌。六七米高的挑梁瓦顶,还看得出雕花的清代木窗,一百多年的木头衣柜,外观虽都破破旧旧,但细细体会就能感受到时光厚重的沉淀。

今年70岁的尹大元,平日里最喜欢坐在自己屋子前厅的小凳子上看着大院,任凭回忆在他脑中来来去去。他感叹时光如梭,住进大院时自己还是蹒跚学步只会咿咿呀呀的幼儿,如今已是垂暮。70年里他送走了周家最后的主人,送走了自己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小孩长大离开,而他就这样陪着大院一起慢慢变老。问起他对大院的感情,他形容是一种刻入生命的喜爱,因为这里满载了他的一生。

猜你喜欢

走马孙家周家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杵坨
走马金佛山
周家生
周家生
鸟巢大作战
大钟惊魂
玩转正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