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校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015-03-30苏继革
苏继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身体素质训练逐步显现出在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利用高校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手段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 学生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实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身体素质训练逐步显现出在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利用高校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体育教育应该继续强化三大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康第一的理念,终身体育的理念。在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的基本目标包括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是体现人体体质水平的标志。利用高校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能够促使每个学生均衡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奠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水平的基础,为实现高校体育课五大基本目标提供保证。
在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从目前需要遵守学校体育锻炼的规章制度,被动进行锻炼,通过达标考核,到将来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体育锻炼始终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从现在开始积极投入到大学体育课教学活动当中,全面打好自己身体素质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课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一)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安排
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五方面内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高校体育课的身体素质练习要结合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体质状况,选择合理内容,坚持循序渐进进行周期性锻炼。一般来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身体素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等客观原因,为了避免受伤情况出现,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应该从柔韧和耐力素质方面入手,在每节课的准备部分安排3-5圈的慢跑,然后进行柔韧性牵拉练习。力量素质练习以核心力量训练中的静力练习为主,选择平板支撑、背桥等基本练习方式,当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提高以后,可以增加速度练习内容。应注意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年级的增长,练习内容加以变化,难度逐步提高。
(二)身体素质练习方法的选择
高校体育课经常采用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有:重复练习法、间歇练习法、持续练习法、循环训练法、游戏法和竞赛法等。正确的练习方法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选择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时要符合课堂练习密度的要求,在学校场地和器材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活动,实现运动参与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时,采用压腿-摆腿-踢腿组合的重复练习法;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时,采用400米×2-3圈变速跑的间歇练习法;进行力量素质练习时,采用核心力量平板支撑+背桥各30秒-1分鐘×3-4组的重复练习法;在第二学期后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后,可以采用循环练习法、持续练习法、游戏法和竞赛法,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加大练习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保证身体素质练习的措施
进行身体素质练习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监督检查各项练习的进程及结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首先,在体育课堂学习时,教师应该控制好体育教学课的强度和密度,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注意总结问题,调整教学内容,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第二,给学生安排课下作业,以弥补课上练习时间的不足,然后在课上检查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健身的延续性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成绩优异的同学帮助落后同学进步为契机,培养学生自觉、自主锻炼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氛围,达到共提高的目的。最后,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锻炼,鼓励学生积极活动,在集体中活动中真实体验身体锻炼所带来的愉快感受,最终达到实现大学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南强,刘连财,叶培军.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体育观的调研与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
[2] 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3] 唐红新.基于态度改变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促成机制[J].浙江体育科 学.2010(5).
[4] 葛艳明,焦杨.浅谈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