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理解教育在世界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5-03-30王頔菲

地理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世界文化教育

摘要:借助于初中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简述了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地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并从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入手,了解和体谅区域文化特点,从而渗透和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反思,谋求国际合作,让学生懂得彼此尊重和包容、全球共同繁荣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全球公民”的素养和态度。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合作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初中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就是渗透和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良好平台和重要载体,为在中学课堂上深化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

二、国际理解教育与地理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1.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发展涉及了地理学科中的全球性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交织着冲突、发展、困惑、忧虑和希望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最初目的是谋求当时世界的和平文化。但随着国际形势和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加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理解教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特别是1994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为国际理解教育在新世纪的开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动向,例如:积极引导各国推行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全球在政治、经贸、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全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心灵深处播种“理解”的种子,关注国际环境问题与教育、多元文化与教育、全球问题与教育、国际价值观问题与教育、世界人口问题与教育等。从上述内容中不难看出,国际理解教育正在力求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结互助,其中很多内容的落脚点都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2.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需要国际视野和理念的支撑

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是指经过地理学习以后能养成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而素质教育和课改的目的正是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掌握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来全面认识“人地关系”“地球村”“环境保护”“区域文化特色”“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概念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接纳,他就一定要具有全球意识,具备国际视野。

所以国际理解教育和地理学科教学有很多交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既可互为前提,也能彼此促进。为了使两者更自然地融合,便于学生理解,我以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为载体,做了课堂教学的尝试。

三、世界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尝试

1.展示民俗,了解文化

初中世界地理精选了全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以案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特点,内容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且各有侧重,这些要素或是对当地的区域文化产生影响,或是当地文化背景的集中体现。因此学习世界地理,必然绕不开对当地突出文化和特有风俗的认识和了解。

对此,我们组织了一个课前分享活动“我眼里的外国风俗”,让学生事先选择好自己向往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该国该地的特色文化,然后选择其中最为独特的,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课前与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分享和交流。这个活动,既为教学展开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采取主动态势,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种途径,同时还为增进国际理解找到一个良好的契机。

有人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一人一个苹果;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借用这个道理,学生个体的认识和了解,交流后就变成了集体认知水平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有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和情感的表达,想法各异,姿态万千。老师适时地总结引导,让一个简单的民俗分享变得生动而饱满,并升华为不同文化间的一种对话和对某种风俗的共识,这就是国际理解的渗透教育。

2.理解民俗,谅解文化

由于各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发展背景不同,文化差异必然显著。当学生在了解了某种区域文化之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认知的更高层次迈进,那就是学会理解和体谅。理解和体谅不是一种简单的知道和接受,它更意味着换位思考,意味着接纳。

比如,有位同学介绍了非洲肯尼亚马萨伊族人的罕见迎客习俗——吐唾沫迎客:“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便领着一家大小立在村口迎客,个个面露笑容,十分高兴。家庭中的年长者,走到客人面前,出其不意地准确地向客人脸上连吐三口唾沫,以示欢迎和祝福。”“在与长辈握手时,也要先吐一口唾沫在手心里,才能与长辈握手,以示尊敬。”当时这就让全班同学都感到很惊愕。但再深究下去,不难发现,肯尼亚是非洲一个保持原生态程度比较高的民族,落后贫穷,在他们的观念中,对小孩吐唾沫和说坏话才能养得活他,由此吐唾沫就成为祝福他人的一种方式。这与我国给小孩起小名才能利于成长是一样的道理。当学生理解了,就不会那么纠结唾沫的卫生问题。再如,在很多外国人眼中,无法理解中国人说话的大嗓门,“有中国人的地方必定会热闹得像集贸市场一样”,这一点让很多外国人侧目而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人热情大方、友好开朗的表达方式不理解不适应罢了。

由此可见,尽管某些区域文化让我们不太能接受,甚至是反感,但我们都应努力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体会。当你理解并懂得了它的内涵,你也就会逐渐释怀这种文化习俗在呈现方式上带给自己的不认同感,这就是谅解的姿态,即国际理解教育中所提倡的包容和尊重。

3.学会反思,客观评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异国民俗文化的了解、理解和谅解,一路走来也提醒着我们要善于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习俗。比如中国人的“大嗓门”问题,在国际上也颇有微词,学生说“我们说话和交谈的声音很大,会给周围人带来影响,只顾自己的畅快,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很多西方国家说话时都是小声交谈,这也是一种素养,但他们不理解我们,从而对中国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我们在交谈时,要注意场合,在公共场所,在其他国家,应有意识地放低音量,积极树立国人良好的国际形象。”学生的这些理解,充分反映出他们的深入反思。

除了反思本土的文化习俗以外,学生还时常会直接点评世界其他国家某种习俗的利弊。比如学生在说起印度的奇特风俗时,就曾指出“印度人用日全食治疗瘫痪儿童,反映出他们的宗教迷信特色”;“穷人流行租老婆”,体现了印度妇女地位的地下;而“打男人节”又可以看出印度妇女为自己征求地位和自由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和斗争。学生的这些话,让我看到了他们在国际理解上的思考,这种思考跳出了地域和传统思想的局限性,层次更高,也更顺应时代的要求,更容易与国际接轨。

4.放眼全球,懂得合作

除了在民俗介绍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外,在应对很多全球性环境问题时,更需要国际理解,互助合作。比如在学习巴西时,必然要涉及热带雨林和全球变暖问题。雨林作为“地球之肺”有着不容忽视的环境效益,但巴西的发展需要开发这片原始森林,作为天平另一端的经济效益应该如何去平衡。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可以抛给学生,让其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色、不同年龄、不同动机等各个角度进行假设,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国家态度差别会如此之大,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学生在他们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也建构了一种态度和一份责任,解决全球性问题不能只靠一个国家,而需要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共同去治理和维护。这就是合作,有了合作才有共荣,才有可持续发展下去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世界地理的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过程自然流畅又富有趣味性,学生不仅从中拓宽了视野,懂得了理解和尊重,学会了包容和倾听,还在思

(下转第18页)

猜你喜欢

世界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