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3-30李宏青,李阳
思维能力是地理学习能力的核心。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引爆器,科学的问题设置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问题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最大动力与有效“压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设计有思维联系和思维含量的问题,挖掘问题中的思维因素,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度,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以问题情境创设为着眼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创设角度新颖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从离散自由的思维状态调动到专心致志、渴求新知的状态;同时也容易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起到激趣启智的作用。
1.悬念情境
“世界的气候”一节,展示图片:人们穿着冬天的棉衣,在街道的洪水中搬运箱子。配以文字介绍:2009年圣诞节,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由于风雨来袭,南部强风引发水位上升,潮水高涨,因此出现洪水。“为什么意大利冬季会发生洪水呢?”这一情境,颠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学生急于知道原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矛盾情境
“地球的自转”一节,展示问题:“小红的姑姑生活在美国纽约,她们在QQ聊天中提前约好晚上8点,她的姑姑给她打电话。小红晚上8点准时等在电话机旁,但是却始终没有接到电话,却在第二天早饭期间接到了姑姑的电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和“打破沙锅问到底”锲而不舍的精神。
3.对比情境
“气候复杂多样”一节,展示图片:二月份的东北,冰天雪地中人们坐在自家的热炕头上,喝茶聊天;二月份的海南,却是树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是二月份,两地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继续展示图片:新疆的民居,盆地中的小土房是平平的房顶;江南的民居则是小桥流水,房顶高高的、尖尖的。启发学生再思考:“这两个地区的房顶差别这么大,这又是为何呢?”通过二月份的东北和海南景观差异及新疆和江南民居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气温和降水带来的差异,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归纳地理特征。
4.探究情境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用古诗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唐明皇为什么不能在长安种荔枝来取悦杨贵妃?那么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维马上活跃起来,进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热情高涨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当中。
5.角色情境
在分析地势对河流影响的内容时,提出“假如你是一名水电专家,从自然因素方面考虑,你会把我国的水电站安排在哪些地方?” 要求学生在图上指出具体位置,并说明原因。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搜索相关知识,展开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以问题探究为着力点,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度
深入挖掘教材、整合资源,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思维含量和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思维更加深入,更加活跃,更加综合。
1.通过问题探究,知识得到深化,思维得以提升
在学生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知识,模拟一次军事演习,请学生来当指挥官。具体操作为:展示等高线地形图,设计探究问题:①假设现在甲山头被敌军占领,我军现在的任务就是拿下甲山,进入一个山区前,通常都要考虑安营扎寨。若你是指挥官,你准备将部队驻扎在A、B、C、D中哪个地方?并说明理由。②第二天我军准备攻山,你将安排士兵从哪里登山?能说出你的理由吗?通过积极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再如“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一节,可以设置如下探究问题:
(1)“假如你是一位部落的首领,带领你的部落寻找合适的居住地区,从自然环境方面考虑,你会做出如何选择?”
(2)问题提升:“平原地区人口都稠密吗?”(播放亚马孙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视频)“中低纬度有没有人口稀疏的地区呢?你能分析其原因吗?”
设置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易到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对人口分布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在探究我国地势特点对降水的影响后,提出转折式问题:“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那么对我国的降水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通过假设问题,学生转变探究角度,思维进一步提升。
2.通过问题探究,解疑释惑,思维更加活跃
如“等高线的判读”一节,出示问题:“我们说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为8843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却说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米高。谁说的对?”这一问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准确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与联系。
再如讲到河流汛期的问题时,出示问题:“生活在东部地区的人们都知道,干旱时农民盼望阴雨天气,而生活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在干旱时却盼望晴天,这是为什么?”思源于疑,进而促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3.通过问题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思维更加综合
在欧洲西部自然环境部分,展示莱茵河繁忙的水运图片,让学生分析莱茵河水运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提示,达到对所探究问题在认识上的新飞跃,建构起地形、气候、河流三大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再如“辽中南、沪宁杭地区”学习时,设置问题:“辽中南的鞍山、上海的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分别有哪些?” 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会被吸引到这节内容难点上来。通过归纳、综合,努力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交通、资源、市场与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使知识更系统,思维更综合。
三、以问题迁移为落脚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迁移能力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的重要标准,也是地理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通过问题的迁移,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之间的贯通和转换,进而拓展思维的广度。
1.比对迁移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一节,展示两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民居、交通、耕地类型等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图片,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类、比较并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决,从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可以促进学生迁移思维能力的提高。
再如“俄罗斯”一节,可以与日本进行迁移比较,工业方面:“日本与俄罗斯工业分布特点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交通方面:“日本海运发达,原因是什么?具有漫长海岸线的俄罗斯,海运业却不很发达,原因又是为何呢?” 通过迁移、比对,学生能够更加明确的区分两国在工业、交通等方面各自的特点,进而拓展学生思维。
2.应用迁移
在学生掌握了影响农业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关知识后,展示美国的农业带、工业与降水分布图,出示问题:“分析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对新情境的认识和解决能力,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
再如,在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后,提出迁移问题:“我们家乡威海能否借鉴珠江三角洲的经验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呢?有利条件有哪些?”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储备,使问题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起到上挂下联,举一反三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问题的引领和驱动,可以使地理课堂做到知识起点问题化、问题解决探究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思维度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全面发展,思维习惯逐步养成,进而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