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法律武装自己 依靠法律推动工作
2015-03-30申俊才吴文凤
申俊才 吴文凤
(泰州市档案局,,江苏泰州,2225533000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贯彻落实《决定》时,必须将依法行政同档案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回顾既往,我们在依法治档工作方面,有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和收获。
一、争取支持,实现有馆有钱有机构
泰州是一个新的地级市,档案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借助《档案法》有关规定,千方百计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有档案工作的内容。历任分管领导十分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经常听取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切实帮助解决人、财、物等实际问题。为创建国家级综合档案馆,市政府主要领导两度到市档案馆就市档案馆改造和档案馆创建进行专题调研,现场解决档案馆改造工程经费2600万元,之后又追加档案数字化、展馆建设等创建经费740万元。档案局(馆)搬迁新址后,每年又增拨物业管理费、水电费预算170万元。在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工作展开后,每年又根据馆藏档案数量按每卷档案2元保护费、1元征集费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预算。
为加强档案法制工作,2010年成立了正科级建制的档案法规教育处。同时,紧紧围绕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这个中心建立配套制度,包括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许可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等十项制度,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2014年,根据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要求,对照档案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范性文件和部门“三定方案”,在对现有行政权力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完成了行政权力清单报送工作。
二、制定文件,做到有规有制有办法
为了把国家档案法和国家档案局有关令的精神落到实处,近年来,我们把加强档案规范性文件制定作为档案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是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国家档案局9号令要求,我们制定了《泰州市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实施细则》,经省档案局审核,2014年8月15日泰州市两办联合行文发布实施。实施细则附录确定了287家进馆单位及其进馆档案的门类。
二是出台档案管理办法。中央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下发后,为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新常态,我们着手制定《泰州市档案管理办法》,同时认真汲取省委办公厅有关文件征求意见稿的中心思想,经过广泛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座谈、廉洁性评估、法制办审查等程序,经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14年11月9日市政府出台了《泰州市档案管理办法》,并确定于2015年1月1日实施。《管理办法》共9章51条,从机构职责、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体系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利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作了规定。其中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档案馆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人员编制,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应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是联合制发专门文件。近年来,我们分别与市民政局、市农委、市国资委、市安监局合作,共同出台了《泰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档办法》《关于加强市属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系统档案工作的意见》等专门文件,对规范有关系统和行业依法建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严格执法,确保有核有查有行动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档案工作年检考核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档案的质量和安全,并借助人大监督,推动依法治档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长期坚持年检考核。市和市(区)两级档案局坚持每年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年度考核检查。每年考核检查结束后,及时汇总情况并予以通报,对违反档案法规的单位及时提出限期整改的书面意见并督促其整改到位,效果很好。此外,我市靖江、泰兴、高港等市(区)还将档案工作纳入当地双文明考核,档案年检考核等次影响档案工作所占分值。
二是经常开展执法检查。近年来,我们先后与市农工办、农委、教育局开展了土地二轮承包和林权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教育系统档案的专项执法检查。先后对10多家档案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通过对土地二轮承包和林权档案检查,有力推动了全市土地二轮承包和林权档案规范化建档进程,确保档案内容真实有效、信息完整、实体安全,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按照要求,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生产记录,做到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安全保管、有效利用,进一步推动全市农产品生产企业规范建档。通过教育系统档案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和引导学校加强对文书、教学、基建、设备、科研以及声像、实物、电子等门类和载体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和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发挥档案的管理效益。
三是邀请人大加强监督。为进一步促进《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十二五”之初,市人大应我局邀请对全市档案工作进行专门视察。这次视察活动对市和市(区)档案新馆的建设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促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与市政府一路之隔的国土、物价大楼调剂给市档案局作为档案新馆(总面积12000多平米)。与此同时,靖江、泰兴、姜堰3市(区)也都先后建成符合标准的档案新馆。今年5月,市人大代表再一次视察档案工作,目的是推动海陵区建设档案新馆,推动医药高新区设立档案管理机构,以解决全市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四、加强宣教,坚持阵地、节庆、普法相结合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在档案馆设有档案法制宣传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政策文件以及档案违法典型案例。在档案信息门户网站开设“档案法规”栏目,及时上传宣传内容。我们还注意在机关、社区、企业、农村、军营等6大阵地上,展示我们精心制作的专题陈列展板,促进“六进”和普法工作。
二是结合纪念活动。2012年是《档案法》颁布25周年,我们在市政府一楼大厅举办档案法制宣传图片展,接待参观1000余人次,分管市长亲自带队参观展览。近几年“6·9”国际档案日,我们都开展了档案宣传周活动,在人民广场等处开设咨询服务台,悬挂宣传横幅、宣传气球,在大型电子屏滚动播放“国际档案日”宣传口号,扩大影响,促进档案工作深入人心。
三是加强全员普法。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学法制度,将档案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必学内容编入《泰州市档案人员工作手册》。针对档案执法人员思想保守、执法水平不高的状况,每年组织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法制办举办的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参加全市干部法律知识网络统一考试。2013年,我们还举办了一期档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40多人参加培训。2014年,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档案“以案说法”》,免费发放给档案从业人员。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教育,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和档案执法人员的水平,夯实了依法治档工作的群众基础。
档案法制建设,既是老文章,也是新课题。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把依法治档工作融入政府法制工作的总体格局,为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