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汽车营销策略研究
2015-03-30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曹思琳解江浩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曹思琳 解江浩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其关键所在便是“低”,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经济模式,能够较好的适应当今社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困境,它对于能源使用、对于环境保护等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新兴能源技术的开发与使用、合理化的生产管理等手段来实现。目前,在全球汽车市场不景气,供大于求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基于此问题的存在,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寻找新兴的生产运营模式,争取在营销策略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二、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1.树立绿色营销理念
在汽车行业中,所谓绿色营销即是讲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讲究科学可持续发展,坚持将节能减排、技术革新以及流程改进等作为自身发展的主线。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应该树立较为鲜明的绿色营销理念。而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应该做的便是要给绿色新能源汽车制定一个公允市场价格,这一价格由产品自身价值所决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这类汽车源于自身研发所消耗的巨额研发成本,所以这就决定了它的市场价格不会过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价格会不断趋向稳定。此外,对于新能源汽车应该坚持绿色广告的营销模式,彻底为这一产品打造成纯绿色的产品,通过广告对本产品的性质与特点进行较好的宣传,使消费者心中对它有较为准确的定位。最后,对于企业自身的形象来说,应该进行全方面的改善,无论是各项公益事业的支持还是雇主品牌形象的宣传都应该进行不断的提升,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视人才的培养
由于汽车行业属于高技术含量型行业,对于高技术人才有着十分迫切的渴望,因此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政府高校等都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为行业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促进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第一,对于人才培养而言,最为主要的参与者便是政府,需要由政府进行牵头,组织成立汽车研究院,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汽车研发人才,进而促进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第二,由地方或中央政府组织各级培训班,帮助企业等培训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提高企业管理科学性水平。第三,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促进产学一体化教育,学生多到企业实习,而企业员工也要经常到学校继续深造学习。
3.重视新型汽车产品的研发
(1)重视节能技术的研发
有效开展汽车节能技术的研发,以便提升汽车燃料的经济性水平。通过积极推进先进电子控制技术、高效率内燃机技术、混合动力等技术的研究,促进混合动力型专用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掌握轻量化材料、汽车电子、高效变速器、先进内燃机、混合动力等与汽车节能相关的重要技术。
(2)重视新型发动机的研发
积极推进新型替代能源的开发工作,例如对液态氢、乙醇、天然气等低污染类型燃料的利用,加大对这类低污染型动力发动机的研发力度,争取早日取得技术方面的突破,研制出新型节能产品,以满足低碳经济下对汽车性能的要求。
4.构建信贷联盟体系
有效推动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服务企业的相互合作,构建信贷联盟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客户信用体系,以便更好地控制风险,同时进行优势互补。商业银行融资能力较强不过在专业化汽车金融服务方面存在不足,汽车金融服务企业更具专业化不过在融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企业相互合作可以进行优势互补,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5.构建汽车销售评估体系
新型节能性的优质车辆因为其初期的研发成本,其价格不会太低,然而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战已经表明“低端车辆”仍然大量存在。因此,应积极构建各类汽车评估体系,对其进行低碳耗油、尾气排放、安全性能、用材等各方面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汽车的上市及流通,为新型节能汽车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6.放宽对汽车金融市场的管制
汽车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金融市场,所以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决策部分应当打破垄断,逐渐放开对汽车金融企业业务与地域的限制。汽车金融业的良好发展对各项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活动均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行更加高效的利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在经过以上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走绿色环保营销模式的必然性要求,也为企业的绿色营销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行性见解。当今社会,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了全球变暖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模式下的汽车行业不仅会恶化环境质量,还会加快全球的石油危机程度。在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坚持绿色营销的根本原则,确保绿色环保性汽车,站在汽车行业的发展高点。
[1]黄为民.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在“低碳经济”中加快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9
[2]单 宝.解读低碳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
[3]雷银生.汽车生产企业绿色营销研究[J].企业经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