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行为方式变革探析
——基于传统阅读与超文本阅读的比较分析
2015-03-30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周 鹏 李 娜
网络学习行为方式变革探析
——基于传统阅读与超文本阅读的比较分析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周 鹏 李 娜
本文首先对超文本阅读以及学习方式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其次重点分析了基于传统阅读与超文本阅读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后提出了基于超文本阅读学习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为超文本阅读式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
传统阅读 超文本阅读 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习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普及和使用,出现了超文本阅读,使得学习者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则试图从基于传统阅读和超文本阅读两种学习方式相互转变的角度,论述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相关概念概述
1.超文本阅读的界定
(1)超文本的定义
“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在英语词典上本来并不存在,这个概念是1965年由美国学者托德·尼尔逊提出来的。尼尔逊认为,“超文本”意为“非相续著述”,即分叉的、允许读者做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与传统文本相比,超文本是一种新型的用户创新界面,它可以设计执行各种任务,例如当用户“点击”或是“悬浮”于一个词语之上时,也许这个词的定义会出现,也许与它相关主题的网页会弹出,也许相关的视频缓冲会正在运行。
(2)超文本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区别
所谓传统阅读,即是以印刷品为主要载体的阅读方式。阅读纸质文献无需专用设备,且具有权威性、保存成本低、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等优势,这种阅读能让人进行深入研读,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真正所需要的知识,去唤醒世界、改造世界,数字化阅读无法取代。网络革命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在网络阅读中主要体现在超文本阅读上。传统阅读以线性文本为主,因为传统的书面文本,是基于印刷术发展起来的,书本对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是按照设定好的章节、页码,逐章、逐节、逐段、逐字往下读,超文本阅读则是根据节点的设置,进行跳跃式阅读等对非线性文本。超文本阅读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如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使阅读行为更加方便快捷。
2.学习方式的含义
对于学习方式的定义,不同领域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如在认知心理方面,学习方式是学生根据环境形成的特有认识程序,被称为“理智上忠实的形式”。学者谭顶良认为美国的哈伯特·赛伦于1954年提出的学习风格核心,即为学习者习惯使用的学习方式及表现出来的学习特征,具有倾向性、稳定性和独特性,一般也把学习方式称为学习风格。对于学习方式的定义,严虹焰认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笔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也是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基于传统阅读与超文本阅读的学习方式转变
1.深阅读到浅阅读的转变
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与浅阅读相对的,这里的深浅是以阅读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来进行划分的。深阅读首要的工夫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深阅读是在“知道”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做出深入的思考。浅阅读主要诉诸阅读主体的视觉,以“浏览”的方式“知道”,浅阅读不必沉潜心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阅读状态。一般来说,“浅阅读”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网络时代下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对超文本的阅读就会让人倾向于进行“浅阅读”;而深阅读一般是指对于纸质书本内容的仔细研读。
2.信息整合能力的提升
对于信息整合理论,Kintsch 等人提出了建构整合模型,该模型将语篇理解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建构与整合过程。建构加工的结果是初步和丰富的,但它不连贯,可能不恰当,整合指剔除无用信息,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文本表征即情境模型。超文本阅读中灵活的非线性序列和连接会影响信息的整合和情景模式的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提升自身信息整合能力,当然这也和初始的设计开发有很大的关系。
3.转向个别化自主学习
从微观上看,个别化学习是指具有不同学习风格和认知策略的学习者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所进行的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在传统阅读中,主要表现为纸质阅读,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表现不明显,而超文本阅读所提供的开放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为学习者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节点的先后顺序,而没必要按照纸质书籍那样按照硬性的目录读书。另外在超文本阅读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修改相关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深度,然而对印刷成册的纸质书籍来说,修改就没那么容易了。
4.实践性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不是老师灌输的,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实践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符合学生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学习是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对科学知识和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的理念,它强调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其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更好地学会方法,实现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被公认为是转变学习方式的突破。
三、基于超文本阅读的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对于超文本阅读的发展也是一样,由于超文本结构可能过于灵活,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在进行超文本阅读时要辩证地看待其产生的利弊关系,积极采纳其优势,避免其缺点,在此,笔者提出几点进行超文本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合理的学习策略,避免迷航和认知超载
所谓迷航,是指用户在搜索或阅读超文本信息网络时,因多种原因而无法把握超文本系统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既不知道当前节点所处的位置,也无法发现到达目标节点的方法和途径。认知超载,是指因同一时间需要集中注意力处理的任务过多引起的额外心理负担。学习策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由具体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共同构成,其中,认知策略在于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监控,元认知策略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与监控。
学习者应通过对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来促使超文本阅读优点的发挥。例如,通过精加工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推测超文本中不同节点内容间的语义和概念的关系等情况。这就需要学习者不断改进学习策略,主动地激活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根据不同的超文本链接方式,选择恰当的认知或元认知策略。
2.适当进行回溯
回溯是指用户重新浏览以往阅读过的内容,巩固已学知识或防止迷路,但如何组织回溯以后的游览历史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这种方式是可取的,有利于学习者的信息整合和建构,但是回溯的具体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 George P.Landon,Hypertext2.0:The convergence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and Technology[M].Baltimore and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2]雷 达.书不是摆设[N].环球时报,2008.04
[3]朱咫渝.网络超文本阅读研究——基于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2
[6]严虹焰.学法的指导[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09
[7]李 劲.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J].图书馆学研究,2008.04
[8]Kintsch W.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Model[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02
[9]张水云.超文本阅读中信息整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04
( 此文系基金项目:2012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浏览不同结构网页的视线规律研究”,立项编号:GH027)
ISSN2095-6711/Z01-2015-0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