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何以能够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

2015-03-30周璐瑶王曼莹

当代经济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资本论劳动力马克思

周璐瑶,王曼莹

(1.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长春130117)

英国何以能够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

周璐瑶1,王曼莹2

(1.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长春130117)

摘要: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是因为在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前,相对其他国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到较为成熟的孕育。当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其他国家还处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伴随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苟延残喘的阶段,这使英国能够向西洲大陆其他国家展示未来的发展景象。英国封建生产关系变革引发的封建制度环境变化为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工业化的进程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主导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得到稳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外在表现也最早在英国显现。由此,提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社会矛盾全貌的英国,必然成为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英国;土地;劳动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观察自然过程,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1]8本文从经济史的视角,考察英国何以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即英国如何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全部历史前提。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2]《资本论》的逻辑与历史关系就呈现了这样的问题:《资本论》的主要研究对象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探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也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本文对英国经济史的探讨包含了其资本形成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对这两大方面历史内容的探讨之所以是以英国的土地制度和劳动者生产条件的变迁为线索,其原因:一是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是由封建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土地制度和劳动者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二是这一封建生产关系变革引发制度环境发生变化,且在这种变化中英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三是当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爆发了充分展现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的生产危机时,欧洲其他国家在土地制度和劳动者生产条件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封建主义因素,所以,英国是唯一能够提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资本主义矛盾全面展开的国家,从而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

一、英国封建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英国的封建主义经济形态在14~17世纪初,存在着一种“就其生产方式而论,既非封建亦非资本主义”的体制[3],这种体制变迁是由英国这一时期封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及与之相伴的农耕者身份的变化引起的,且由此使英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定稿日期:2015-11-01

1.英国封建土地经营结构的变化与货币地租的实行

13世纪前,英国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13世纪后养羊业在英国农村经济中迅速发展起来。所以,从13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形成农牧混合和畜工贸结合发展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给英国带来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生产率的提高,货币流通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最终导致货币地租对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的替代不可避免。从14世纪开始,货币地租在英国的庄园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由于劳役地租是此前英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土地的特点是土地分给尽可能多的臣属”,[1]824即封建领主的权力不是由地租的多少决定,而是由依附于他的人数决定。所以,货币地租的实行必然使农耕者与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弱化,转化为货币关系。这种货币关系的确立,标志着把土地当作生产客观条件的劳动者对自身劳动的占有,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买卖、出租或自由耕种自己的土地——这是土地和劳动力条件被转化为资本的历史前提。

随着货币的优越性日渐明显,货币地租给英国的土地生产和封建制度注入了追逐利润的精神,“土地不再仅仅被看成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也被当作盈利的工具”。[4]10尽管货币地租是对农耕者过去劳役地租的折换,但它决定了货币地租数额的不能随意改变——此前的劳役地租是固定的。于是在14世纪后的英国,随着物价的上涨,货币的贬值,农耕者的实际地租在减少,庄园领主的实际收入水平在下降,一个具有新的财富观念和新的土地经营方式的富裕农民阶层逐渐出现,他们的出现使英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劳动者自由身份的确立与自由劳动力之间的分化

当劳役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时,农奴“几乎都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5]131虽然法律身份没有改变,但在实际的土地经营中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土地的生产管理和产品交换,由此具备了“积累个人财富、扩大再生产的极大可能性”。[5]38014世纪下半期黑死病过后,人口的大量减少使得英国庄园生产陷入劳动力极度缺乏的困境,唯一可行的补救办法是更有效地使用现有劳动力,所以庄园主不仅主动给已经只是维持“农奴躯壳”的劳动力自由人的身份,还要雇佣部分劳动力进行生产。这种使用劳动力方式的改变,使英国土地生产中劳动者本身作为他人财产的关系解体,这种关系的解体是资本找到劳动者“作为丧失客体条件的、纯粹主体的劳动力”,“作为自身存在的价值”,[6]150作为资本所有者的非财产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步骤。而“劳动者把土地当作生产的自然条件的那种关系”和“劳动者是工具所有者的那种关系”[6]149的真正解体,是由自由农耕者发生阶层分化和晚期圈地运动对剥夺的土地确立了自由产权才发生的。

随着庄园使用劳动力方式的改变,封建领主越来越倾向于将大块的土地租佃给那些经营能力强或积累相对多财富的农民,以此促进庄园生产。在这种形势下,庄园土地使用权的买卖和出租被封建领主所允许,并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因经营不善或是获得了非农业生计等缘故的农户将土地的使用权出租或转让,自身转为庄园的雇佣农业工人或跑向城市谋求生计,而承租或购买土地的农户则追求通过扩大土地经营面积获得利润。于是庄园中的农耕者分化为两极:一极是由于无力经营土地而脱离土地转为农业雇佣工人的劳动者,另一极是收买和集中小块土地变成大土地经营者的富裕农民,他们日益成为领主庄园土地的重要承租人。

农耕者的分化使英国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两个构成要素。一是脱离土地生产经营的自由农耕者转为他人经营土地上的雇工,实现了劳动者把土地当作生产的自然条件的那种关系的解体。由于土地财产既包含着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本身,还包含着土地本身所提供的生产资料,所以,自由劳动者脱离土地意味着对生产的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的双重丧失,他只能成为出卖活劳动的劳动者。二是吸收普通农耕者的小土地和大块承包庄园主土地的富裕农耕者,他们是以货币力量实现对土地的集中生产,他们的发展意味着旧的封建土地生产关系解体。尽管他们的土地生产并不属于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支付的租金是封建的契约地租而非市场地租,但他们的生产已经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通过购买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和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产品提供给市场,产品的利润在市场中转化为货币,再作为土地资本进行投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兴起最终促成了封建契约地租的瓦解,资本主义市场地租的兴起。

总之,自14、15世纪以来,英国封建土地生产关系变革引起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劳动力使用方式以及农耕者的阶层分化,最终导致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原始形成只不过是这样发生的:作为货币财富而存在的价值,由于旧的生产方式解体的历史过程,一方面能买到劳动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能用货币从已经自由的工人那里换到活劳动本身。”[6]160

二、英国封建土地生产关系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关系的原始形成”时指出,“资本的原始形成,完全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似乎是资本积累了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6]159而是“积累了同土地相分离的、而且本身早已将人类劳动吸收在内的劳动的客观条件”[6]159。在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强化雇佣劳动制的立法,确立了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实现了工人客观劳动条件的转换,且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英国进行了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商业战争、国债制度、关税制度等资本原始积累活动,最终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

1.对农耕者土地的剥夺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马克思指出:“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但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地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只有在英国,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因此我们拿英国做例子。”[1]823在英国,“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的完成,是通过圈地运动实现的。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从15世纪末开始的。虽然从这一时期到18世纪的“议会圈地”前的土地圈占主要是对农村公用地的圈占,未涉及农民的私人用地,但由于英国的农村公用地比较特殊,公用地的圈占还是造成了很多劳动者成为无产阶级。与当时其他欧洲封建国家相比,英国农村的公用地在农业用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英国大部分农耕者家庭的收入来自两个部分:自己的自耕地和公用地的使用,且公用地的使用是普通农耕者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所以,公用地被圈占致使大部分家庭丧失对公用地的使用权,他们也由此走向贫困化,最后很多人不得不出让自己的土地——因为自耕地要缴纳地租。由于早期圈地运动时期,英国的工业规模还不是很大,吸收脱离土地的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强,且“这些突然被抛出惯常生活轨道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新状态的纪律”,[1]843加上早期的圈地多为养羊,放羊需要的劳动力并不多,这造成很多在圈地中失去土地的人被迫到处流浪。

早期圈地运动对普通农耕者利益的损害导致了社会动乱,原因是:农耕者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国家的主要税源,也是主要兵源,他们总量的减少自然会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动摇了军队的力量,且一些人转为流民在社会上游荡影响了社会稳定,尤其是一些人沦为盗贼,直接威胁着有产者的安全。于是,英国政府多次出台了惩治土地被剥夺者流浪的血腥法案。“这样,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需要的纪律。”[1]846总之,在早期运动时期,圈地运动本身和政府的各种惩治土地被剥夺者的立法,使“英国工人阶级没有经过任何过渡就从自己的黄金时代陷入了黑铁时代”,[1]826强化了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

17世纪下半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政府很快将促进资本原始积累的圈地运动合法化,由政府所推进的土地圈地不仅包括公用地,还包括几乎所有的荒地如沼泽、森林等——英国的土地特点是荒地、草地、森林较多。由于在早期圈地占领公用地的情况下,普通农耕者家庭不得不开辟荒地生产,或者将房屋建在荒地上以提高自己的自耕地或小租地的使用面积,因此对荒地的圈占等于进一步剥夺了他们的土地。他们经济状况的普遍恶化,使他们“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1]834最终到18世纪中叶,被剥夺了旧封建制度给予他们的一切生存保障的自耕农在英国消失了,他们转化为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他人进行生产的雇佣劳动者。

18晚期下半期以后进行的圈地运动主要是为了集中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大农场,提高生产率,这使英国农场的数量大大减少,农场的规模大大增大。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和经营,使得农村劳动人口的增长率相对于城市劳动人口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尤其是18世纪最后30年大工业的展开,创造了大量城市就业机会且工业工资优越于农业工资,于是这种将封建小地产转为现代大土地私有财产的“田园诗式”的原始积累方法,[1]842最终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无产阶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2.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确立及其对工业化的推动

英国圈地运动最初是缘于16世纪“价格革命”导致贵族地主的传统地租收入水平的快速下降。封建土地贵族为了补偿自己的收入,通过圈占土地,变更之前的土地划分,重新实行地租——改为市场地租,“租金随市场行情而发生变化”。[4]86在英国,能承受起按照价格革命的价格租种土地的只有富裕的大户农民或商人,这样他们成为被圈占土地的租种者或购买者。土地出售或租用的价格从封建契约关系转为市场关系,意味着土地开始受货币统治,而这一结果的实现在英国是以劳动的客观条件与劳动者相分离的实现为前提的,即已经创造了大量的受货币统治的劳动力,于是当租地农场主缴纳的是市场地租或新土地所有者是在市场领域获得土地时,他们进行的生产已经是资本主义生产了。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经营利润接受了调整为市场价格的已经上涨多倍的地租,他们以货币在市场领域获得土地和劳动力。由于他们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力如何发挥作用不归劳动者本身支配,这使得他们能够靠使用雇佣劳动力去创造大于支付劳动力价格的劳动价值,增殖自己的货币资本。对于租地农场主来说,他们获得的利润的一部分还会以地租的名义流入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手中。这样原是封建地主阶层发动的圈地运动最终走上了农业资本主义的道路。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私人圈地运动被资产阶级政府合法化,特别是18世纪以后圈地运动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在发展。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英国代表资产阶级化贵族和商人资产阶级阶级利益的政府愈发意识到,土地所有权过分集中将会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往往也拥有爵位、封号、门第等无形财富,这会加剧其他资本所有者和下层民众的不满。由于这一时期的英国已经从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商业战争等活动中获得了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英国日益重要。于是,资产阶级政府一方面继续出台加快圈地的立法,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将投资重点转入工业和贸易,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土地贵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同。同时,这样的政策也壮大了英国的工业资本和企业主队伍,并促使英国的农业资本家认识到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稳固有赖于工业化的实现。

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圈地运动瓦解了英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确立,并“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材料”,[1]857扩大了国内工业品市场。总之,圈地运动与其他资本原始积累活动共同推动了两方面的扩张,即私人资本的扩张和靠资本吸附才能生存的劳动力的扩张,这最终促成了能更有效吸收并不断再生产出这方面资本的工业化的发生。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激化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危机的爆发

英国在14世纪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且在此后四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但直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化生产方式确立,英国才真正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稳固下来,并在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充分作用下爆发了生产危机。

1.资本扩张的要求与工场手工业的最终归宿

一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环境,私人资本追求自身不断扩大的属性就会得到充分展现,由其组织的生产不仅会要求再生产本身规模的扩大,还会要求再生产出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关系即“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和“更多的雇佣工人”[1]708。在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上台的17、18世纪,这种由私人资本组织生产的要求在工场手工业中得到了较充分满足。

英国在15世纪后由于农牧混合、畜牧业与手工业、商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的确立,以及租地农场和圈地运动所带来的脱离土地的大众越来越多,在手工业领域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与乡村的租地农场的经营一样,是从市场获得生产原料、工具以及劳动力,且由于手工工场的生产存在分工协作,其生产的时间和步骤比土地更多地受企业主安排和控制,因此,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比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更容易剥削到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剩余劳动。由于这种“较多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生产同种产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的生产,[1]374只有增加工人的人数才能带来剩余价值量的增加,且其生产是以工人的熟练、速度和准确为基础,所以,手工工场的发展既需要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经常重复同一种有限的动作,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有限的动作上,就能够从经验中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1]394又需要雇佣工人的人数按倍数来增加——由于分工造成。这种发展进一步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雇佣劳动力转化为终身从事局部生产工人。细化的分工降低了工人的价值,“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能力做一件独立的工作,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展开生产劳动”[1]417。这种建立在狭隘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工场手工业不能掌握全部的社会生产,也不可能改造它,这和工场手工业需要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相矛盾。另一方面,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劳动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大,于是“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增大”。[1]417资本家资本积累的扩大必然要求他不断扩大再生产,而当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即手工业者的技能不准许再进行细致分化的时候,资本家无法再通过分工进而提高生产率来提高再生产的剩余价值,就需要靠延长工人的工作日或降低进行生产的生活条件来实现。而工作日的长度和维持生产的生活条件是不能低于劳动者维持再生产的限度,尽管当时英国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能够对资本家消耗的劳动力有所补偿,但这种补偿只是短暂的,不可长期持续。所以,当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它必然要陷入无法追求剩余价值的困境,摆脱这一途径的办法是实现机器生产。

2.机器大工业的确立及其引发的资本主义生产危机

资本不断扩大其自身的本质属性,要求其组织的物质生产能够自身创造出生产需要,以维持并扩张剩余价值的创造。这一要求最终只能以大机器的生产即发生工业革命才能实现。因为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能够“用许多的或同样的工具一起作业,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什么形式”,[1]432以这种生产工具来进行的生产缩短了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他无偿地给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1]427所以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最好手段。

尽管机器生产不仅大幅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且这种提高并不是靠提高对工人的劳动消耗换来,但这并不是英国“机器的生产范围比工具的生产范围广阔无比”的原因。[1]445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既然靠提高对工人生命的消耗来实现资本积累的方法,能够增加资本家的利润,他们怎么会为此苦恼。在经历了17、18世纪工场手工业繁荣发展的英国,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出现了机器发明,而各个领域出现的机器生产能不能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扩张,要看对组织生产的资本家来说,机器生产的价值能不能和它所代替的手工劳动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由于机器生产是让机器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它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熟练或专业技术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从事工业生产的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且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了人口革命,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使用机器生产即“把工人家庭的全体成员都抛到劳动市场上,把男劳动力的价值分到他全家人身上”的推广十分适宜。[1]454尽管雇佣劳动力人数的增多,可能会使资本家购买多个劳动力的花费高于之前购买一个劳动力的花费,但它造成了多个工作日代替一个工作日,以多个人创造剩余劳动代替一个人创造剩余劳动,且其前提条件是劳动力的价值贬值了。这样在工作日固定的情况下,每个工人所提供的剩余劳动的相对量提高了。所以,资本家增加机器生产就意味着剥削程度增加了,生产带来的剩余价值增加了。随着技术革命的进步,英国最终确立了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

对使用机器生产的资本家而言,机器的价值在于提高了他获取的剩余价值,即通过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实现,所以降低机器贬值的危险性的做法是,缩短机器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只能靠延长工作日即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绝对量来实现。所以在机器生产的初期阶段,资本家“延长工作的特别动机也最强烈”。[1]466于是在18世纪最后30年里,英国刚进入了机器大生产阶段,工作日“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道德和自然、年龄和性别、昼和夜的界限,统统地被摧毁了”。[1]320

进入19世纪后,随着机器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得到普遍应用,“机器产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到了它的个别价值的水平”,而非工业革命早期阶段的“机器产品的社会价值提高到它的个别价值之上”,这使得英国的工业资本家的利润降低,当一定量资本所提供的利润不能再增加的时候,机器生产要想提高剩余价值率,就需“用机器日益替代操作工作,”[7]减少生产的工人人数。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这个时候发生的是“剩余价值不是来源于资本家用机器代替的劳动力,而是相反地来源于资本家雇来使用机器的劳动力”。[1]468资本家为了弥补被剥削的人数的减少,依然拼命地延长工作日,以增加相对剩余劳动甚至是绝对剩余劳动。

总之,在英国使用机器生产后,尽管社会商品价格被降低,但是它造成的劳动力的贬值,相对人口过剩以及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一是,“产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没有得到根本的、普遍的和明显的提高”[4]310,且随着保证生产的剩余价值越来越靠减少工人的人数实现时,社会的消费水平在日益地萎缩。二是,工人的工作日情况日益地糟糕使社会的生命根源收到威胁:它造成了工人身体和精神的萎缩状态;影响了资本自身的扩张,使劳动力的再生产上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正象一台机器磨损得越快,每天要再生产的那一部分机器价值也就越大”;[1]307它使国家的生命力遭到根本摧残,“英国的周期复发的流行病和德法两国士兵身长的降低,都同样明白地说明了这个间题”。[1]277以上两方面的同时发展,一方面,使英国从19世纪上半期就出现了由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扩大再生产和有限消费相对立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使资本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不得不规定一种正常工作日,最终“英国的工厂法是通过国家,而且是通过资本家和地主统治的国家所实行的对工作日的强制限制,来节制资本无限度地榨取劳动力的渴望”。[1]276

四、法、德等西欧大陆国家的后发展镜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序言中都强调了其理论阐述主要以英国为例证的原因是: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条件还不够充分,他们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例进行研究能够向这些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展示其未来的发展景象。而马克思所指的工业不发达或者不够发达的国家主要是法国和德国——两者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时期,已经开始工业化的国家。

1.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相比与英国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法国的土地制度对其资本主义的不发达有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所说的,“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1]9,这种“死人抓住活人”[1]9的苦难在法国主要体现为它的土地制度。

法国直到18世纪末爆发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为市场而生产的农场也只占法国三分之一的农村土地,并且这些土地直到1840年还有约27%处于休耕状态;[8]219,222农民主要维持的是分散的、小块的土地经营,即便是富裕的农民也进行的是很分散的各种小块土地的经营,加上法国强大的中央王权和强大的等级制,使得农民和地主的苛捐杂税太多,难以有剩余产品的积累。这些都对18世纪末以前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构成重要阻碍,使土地难以提供资本扩展所需的脱离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劳动力。即便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土地的私有产权。但大革命后土地的所有制上仍呈现出不利于其工业发展的态势,即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制和广泛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并存。这种土地所有制使法国的资本主义受到矛盾趋势的影响:一方面法国资本主义农业在发展壮大,也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农民对自身小土地的依赖使法国难以发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且工业品市场狭小。相比英国的土地制度改革,法国的资本主义土地制度使工业从中获得的资本和市场都是有限的。

大革命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上台以及面临的外部形势,法国必然要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但法国的土地制度以及从这种土地制度中反映出的社会习俗都制约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期出现了很多技术性的变革,但这些技术并没有在法国的工业生产中得到规模化的应用,这是因为在法国的资本积累条件和国内市场水平下,机器生产的价值难以保证大于它所代替的手工劳动的劳动力价值。

2.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与英、法相比,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德国工业化的进展与旧生产方式的突破大体上是相伴而行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德国是“死人抓住活人”[1]9的灾难最深重的国家。

一般认为,德国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在19世纪以前,封建土地制度一直是德国的经济发展基础。直到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军队对德国全境的占领,强迫其进行废除农奴制及其他封建义务的土地制度改革,由普鲁士率先开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地主即容克地主在土地上实行资本主义经营,农奴转为土地上的雇佣工人。这种由旧的生产关系代表者封建主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道路,被列宁称为“普鲁士道路”。尽管德国的农业资本主义改革具有明显的封建主义残余,但它创造出了德国社会的两大主体力量:由封建大地主转变而来的大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极大资本力量,以及由农奴转变而来的自由雇佣劳动力——能接受较低工资。德国由此具备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条件。

德国在不可挽回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后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国家不统一和缺乏资本的积累。对于这两方面的难题,德国是以快速地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来解决:一是根据李斯特的建议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实现了境内市场的统一和内部自由贸易,且经济的统一为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二是在私人资本积累力量弱小的情况下,由境内的各地方政府对工业企业的产品进行大规模采购,即依靠国家资本的力量推动工业的发展,其推动发展的对象主要是军需企业、铁路运输和工矿企业。三是国家鼓励保留一定封建残余的容克地主将在土地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一部分转向投到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以上三种途径使德国重工业获得巨大发展,德国快速工业化的势头不可逆转。由于自身历史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特殊,德国是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阶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快速开展了工业化,要在私人资本没有经历原始积累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赶超,德国只能是采取国家干预,依靠国家资本的力量而非私人资本家的力量来创造工业发展的前提。所以马克思说,德国缺乏“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建立的历史条件”。[1]15

尽管法国、德国等西欧大陆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发展的条件和路径等方面与英国有较大的不同,但他们最终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而英国是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中唯一的工业生产方式得到充分发展,并由此导致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矛盾激化,从而最先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所以英国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矛盾成为这些国家的后来镜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3]M.H.Dobb,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M].London:Routledge and Regan Paul,1963:19.

[4]王章辉.英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曾永寿.利润生产持续之谜——兼与孟捷、刘冠军教授商榷[J].管理学刊,2014,(5).

[8]罗伯特·杜普莱西斯.早期欧洲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郑洪昌

作者简介:周璐瑶(1980-),女,吉林长春人,经济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史研究;王曼莹(1962-),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5)12-051-07

猜你喜欢

资本论劳动力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