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5-03-30丁满满
丁满满
(武汉市中医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14)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文章选取2014 年1 月-2014 年11 月期间,在我国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300 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约4:3.5,平均年龄为43.7岁。其中,进行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有150 例,男79 例,女71 例,平均年龄45.8 岁,脊柱骨折11 例,颈椎病22 例,下肢骨折34 例,腰椎间盘突出28 例,上肢骨折55 例。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150 例,男83 例,女67例,平均年龄42.1 岁,脊柱骨折13 例,颈椎病25 例,下肢骨折32 例,腰椎间盘突出21 例,上肢骨折59 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分、手术方案、病史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于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专科护理指引模式,在患者入院后立即询问其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病史等情况,并根据其疾病情况提前准备所需要的物品,使得患者进入病区后能够得以及时进行抢救及护理。同时,对患者的体征、症状、心理状况、营养状况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另外,综合以上信息,为患者制定预见性的护理计划。最后,在患者出院一周内,对其进行电话回访。
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首先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开放静脉通道,并遵医嘱处置或进行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在手术结束后,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再次,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最后,在患者出院一周内,对其进行电话回访[1]。
1.3 护理效果及分析
通过电话回访患者,了解其对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满意度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 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X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表1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表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由表1、表2 所示,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至99.48%,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明显更低,降低到3.43%。
3.骨科预见性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预见性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知识与各专业护理观察技能及临床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处理程序,有助于医生与患者都选择正确的诊断途径与方案,将现有或潜在的并发症减轻或消除,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为合理的护理。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骨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2]。
首先,在患者入院时,应当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并建立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抢救时间与措施。在紧急处理后,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或其家属交流,详细了解其基本资料与既往病史,并结合临床资料与医师建议,初步拟订护理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商讨,确定护理方案。其次,在住院期间,应当通过随和的交谈,调动骨科患者的积极情绪,打消其因为身体创伤所带来的恐惧、抗拒、焦虑等情绪,同时积极鼓励其配合治疗,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手术后,应当加强并发症护理,减少因为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室外活动较少等原因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3]。
总体而言,在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积极尝试预见性护理,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有效抢救和住院的时间,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最为主要的是,更加有利于患者身体技能的快速恢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尝试这一护理程序,并积极积累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 刘红英.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1255.
[2] 郑暖.浅谈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11 -12.
[3] 惠丰荷.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思路[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