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护理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

2015-03-30郑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鼻胃热量脑出血

郑爽

(湖南省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 永州 425000)

肠内营养治疗是改善高血压颅内出血等重症监护患者的重要手段,通过肠内营养治疗可减少患者营养损失,调节患者代谢,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的营养治疗时间,将在出血后48h 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早期组,在出血48h 后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50 例患者设为延迟组。早期组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年龄43 -80 岁,平均(61 ±2.7)岁,格拉斯哥(GCS)评分3 -12 分,平均(8.5 ±1.3)分,属中度重度昏迷,其中脑桥出血1 例,小脑出血4 例,丘脑出血13 例,基底节区出血32 例,血肿平均体积(35.4 ±17.8)ml;延迟组男性33 例,女性19 例,年龄43 -79岁,平均(61 ±2.4)岁,格拉斯哥(GCS)评分3 -12 分,平均(8.6 ±1.2)分,属中度重度昏迷,其中脑桥出血1 例,小脑出血5 例,丘脑出血12 例,基底节区出血32 例,血肿平均体积(35.7 ±17.1)ml。两组以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同样的肠内营养培养液配方,即能全力或能全素,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别占比44%、29%、17%,碳氮比100:1,渗透压和能量密度分别为250mosm/L、1.5kcal/ml。采用肠内营养输液泵将肠内营养液精油鼻胃管注至患者胃肠内,输注速度为60ml/h-120ml/h。

1.2.2 护理方法

(1)鼻胃管护理。采用50ml 灌食器每个2 -3h 对患者进行鼻饲1次,每次鼻饲量控制在200ml -350ml,每天鼻饲5 -6 次;进行鼻饲的第1d,每隔2 -3h 抽吸鼻胃管1 次以观察患者胃排空情况;且鼻饲前后需采用50ml 温开水冲洗鼻胃管,避免食物堵塞胃管情况的发生。

(2)肠内营养护理。根据不同的分期给予患者不同的热量和能量,如急性期患者因创伤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热量和能量消耗过大,不及时、充分补充可出现负氮平衡现象,应适当增加热量和能量的供给,而恢复期的患者热量和能量消耗较少,应适当减少热量和能量的供给。

(3)为了避免产生消化道反应、食物返流、误吸等并发症,进行营养治疗时,应注意控制营养液温度、输注速度、输注量等,并进行无菌操作,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状况,适当抬高患者头部(以30° -45°为宜);对于出现食物返流、误吸的患者可采取减少输注量、降低输注速度、予胃肠动力药物等方法进行改善,如未见效则进行空肠喂养;为避免出现应急反应的脑出血患者发生酮症、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应避免使用高糖营养液,必要时可采用降糖药物纠正患者糖代谢[2]。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计量资料均取平均值。

2.结果

早期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短于延迟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延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评价指标比较

3.讨论

营养支持治疗以补充患者正常生理代谢所需热量和能量、改善负氮平衡状态、纠正患者高代谢反应、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为主要目的,有研究指出,予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预后的改善。本研究中,进行早期营养治疗的患者在重症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感染率等方面均优于延迟营养治疗的患者,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因此,本研究认为,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护理,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1] 王素云.不同营养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

[2] 姜晏.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猜你喜欢

鼻胃热量脑出血
聚氨酯鼻胃管在高龄长期管饲患者中的留置时间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剧烈运动的热量
热量计算知多少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