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大肠杆菌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015-03-30陈红乐洪宝董耘倪干英
陈红+乐洪宝+董耘+倪干英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05-0026-02
2014年6月下旬,淮安区一养殖户饲养的22日龄、1800只雏鸭发生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头颈歪曲、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业主曾先后使用强力霉素、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疗效,已有268只病鸭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大肠杆菌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羽毛松乱无光,两翅下垂,排灰白色稀粪,结膜苍白,眼睑凹陷,外形消瘦,不能站立和走动,多卧地蹲伏,驱赶时病鸭表现出跛行,后期出现头颈歪曲、叫声嘶哑、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衰竭而亡。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鸭,尸体消瘦,眼结膜、口腔粘膜苍白;肝脏肿大,色呈土黄色,质地脆弱,有出血点,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小结节;脾脏出血、肿大,呈紫黑色;肾脏瘀血,肿大,个别呈“花斑肾”;心包液增多,心包、心肌出血;肺肿胀、充血、出血;肠道呈卡他性、出血性炎症。
3 实验室检验
3.1 涂片镜检 取病死鸭的肝、心血分别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见到两端钝圆、散在的短小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同时在瑞氏染色的肝脏涂片上,于肝细胞胞浆内、单核细胞胞浆内见到数量不等的呈纺锤形、橄榄形、弯月形、香蕉形或弓形、一端稍尖、另一端钝圆,其胞浆呈浅蓝色、核呈深蓝紫色,偏于钝圆一端的刚地弓形虫的滋养体,在单核细胞的胞浆内还可见到两端稍尖的双芽增殖型滋养体,有的还可见到圆形、卵圆形假囊。
3.2 细菌培养 取心血和肝脏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伊红美兰琼脂平板,37℃恒温箱中培养18h,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的灰白色中等大小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形成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形态与上述涂片中相同。
3.3 生化反应 将上述培养物进行生化试验,结果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鼠李糖,M.R.试验阴性、靛基质试验阳性,V-P试验和枸橼酸盐试验均为阴性。
3.4 药敏试验 采用常规纸片法对培养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对氟苯尼考、甲砜霉素高敏,硫酸卡那霉素中敏,而强力霉素、氟哌酸均无敏感性。
4 防治措施
4.1 立即隔离发病鸭群 对发病的雏鸭立即进行隔离饲养,对病死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以及受污染的场地用1%来苏尔溶液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以防病情扩散和蔓延,1次/d,待病情控制后,改为1次/周。
4.2 及时采用高敏药物治疗 对发病雏鸭用氟苯尼考按0.06%浓度饮水,再用磺胺嘧啶(剂量按70mg/kg·w)、乙胺嘧啶(剂量按6mg/kg·w)口服,2次/d,连用5d。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增强雏鸭的抗病力;对未发病的雏鸭用磺酰氨苯砜按10mg/kg·w肌注,用氟苯尼考按0.03%浓度饮水,连用3d,进行预防。
4.3 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清理圈舍粪便,定期更换垫料,保持圈舍地面干燥和清洁卫生,对清理出的粪便和垫料要统一堆放,经发酵处理后才可以利用,同时对圈舍、运动场以及饲养用具进行定期消毒。要保证饲粮、饮水的干净卫生,不受污染,并饲喂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保证提供适宜雏鸭生长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刺激。场内禁止养猫,并严防猫科动物和老鼠进入圈舍,同时要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消灭圈舍内苍蝇、蟑螂、老鼠等食粪动物,尤其要防止这些食粪动物接近和污染饲料。
经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至第4天,病情有所好转,死亡停止,采食量增加,1周后基本痊愈。
5 小结
5.1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猫和猫科动物为主要传染源,老鼠、苍蝇、蟑螂等食粪动物也是弓形虫的传播媒介,本病可经消化道、直接接触、呼吸道、节肢动物及胎盘垂直传播,一旦感染对人和畜禽的危害很大。
5.2 弓形虫虽然宿主广泛,但除了猪和人感染的报道较多外,鸭感染的病例报道甚少。此病例的诊治提醒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应重视本地区鸭弓形虫的感染,对于有感染史的鸭场应提早进行预防。
5.3 一旦发生疾病,应立即准确诊断,尤其对混合感染的疾病不能漏诊任何一种病原体,而且在治疗前要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有效的高敏药物,避免因漏诊或盲目用药而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