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流行呈现出的新特点及预防策略
2015-03-30穆兴伟
穆兴伟
1 鸭病流行新特点
1.1 病情复杂性增加,新病不断出现 由于近年来养鸭业发展较快,从事养鸭的养殖户增多,养殖规模大小不一,从几百、几千到几万不一而足;设计规格多种多样,鸭场的选址和隔离条件各不相同。在饲养方式上,有的鸭场单独饲养一种鸭,有的鸭场同时饲养两种甚至几种鸭,更有沿同一池塘边同时饲养鸡、鸭、鹅和猪,而不同日龄鸭同养于一场的更为普遍,加之近年来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水质下降,均给疫病的产生和传播带来有利条件,造成群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疾病明显增多,单一病例少见,而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发生。有时不同鸭种(鸡、鸭、鹅)甚至同时发病。新的疫情不断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最早由郭玉璞、郭予强等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证实在我国鸭群中的存在,近期内有学者报道在鹅群中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花肝病”更是相继在我国出现。这些新病的出现之初,由于兽医人员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加之现场没有理想的防治手段而常常带来严重损失。
1.2 一些细菌性疫病成为鸭场极难根治的疫病,反复发作 由于养鸭的环境特殊,给鸭场的消毒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水塘,很难做到彻底消毒,因此,即使是在一些卫生管理环境好的大场,虽然实施了全进全出、定期空场的管理方式,但仍然表现出疫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代代传递,连绵不绝的特点。来自现场的分析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鸭出血性败血症成为近几年中鸭群最为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三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旦发病,反反复复,极难根治,出现最典型的特点是用药则不发病、停药则复发的现象,致使一些养殖场持续用药,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对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药物残留所引起的公共卫生等问题带来极大的隐忧。目前国内有多家研究单位研制了针对此三种细菌病的灭活疫苗,但由于细菌血清型较多很难做到一种疫苗覆盖本地主要血清型,造成现场使用效果不确实,事实证明,使用本场分离菌制成的灭活疫苗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目前国内的饲养方式分散,此方法很难做到普及。
1.3 胚源性、营养、代谢、中毒性疫病,同样是养鸭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虽养鸭生产得到大力发展,但集约化的祖代、父母代种鸭场发展相对滞后,在生产中占主流的孵化单位仍为普通养殖户,更有的孵化场只是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种蛋进行孵化,种蛋来源不稳定,种鸭群的防疫背景不清楚,一些疫病的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携带有蛋传播疾病,这些都给雏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小鸭疫病复杂、成活率低。在饲养管理方面,许多蛋鸭养殖户沿袭传统做法,在蛋鸭开产后使用单纯玉米饲喂,确实降低了饲养成本,但生产中也有因营养缺乏造成的产蛋后瘫痪、死亡的事例。药物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饲养水平、疫病控制、兽药生产以及基层兽医人员和普通养殖户的素质各个环节都给药物的合理使用带来不同影响,在生产中出现的药物中毒问题,也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无论从成本还是中毒本身造成的损失,都是不可忽视的,更不用说药物残留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害。
2 预防策略
2.1 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WTO成员,养鸭业必须面对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挑战,由于一些发达国家饲养水平高,集约化程度及疫病防治水平高,使成本相对较低,产品质量有保证,出口畅顺,给我国的养鸭业带来极大压力。市场规律促使我国的养鸭业必须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市场本身的调节毕竟相对滞后,单纯依赖市场的调节,我们恐怕要交付昂贵的学费,因此现在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促使养鸭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性。
2.2 加强鸭场的管理工作 做好种鸭群的防疫,尽量减少蛋传递疫病的传播,做到雏鸭群的防疫背景清晰;加强对基层兽医工作者以及普通养殖户的管理,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对养殖场建立包括防疫进行监控,做到建场选址合理、疫病防疫完善;加强科研工作,对一些新发疫病以及困扰生产的重要疫病,组织专家或成立专门实验室进行突破研究,以做到反应迅速;加强对兽药生产企业和兽药经营单位的管理,减少因商业行为造成的误导。
2.3 彻底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对鸭瘟、病毒性肝炎、细小病毒病等病毒病,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在稳定的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损失,采用合理的免疫和用药相结合的策略,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减少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提高鸭群的整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