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票书记
2015-03-29■覃言
■覃 言
满票书记
■覃言
淡泊与坦荡,是所有见过马国静的人对他一致的评价。
马国静今年六十岁,在辽宁省兴城市白塔乡老边村任村支书超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他带领村民利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一点点改变着贫穷的面貌,“致富”是这些年他考虑最多的字眼儿;三十年来,他把一个破败的小山村变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村里每一寸公路、每一坪广场,都渗透了他的智慧和汗水;三十年来,在辽宁省再没有任何一位村支书能像他一样,在历届竞选中均以全票当选。正因如此,他被人们称为“满票书记”。
四十年前,风华正茂的马国静有了第一份工作——老边村电工。那时候,村里鲜有文化人,马国静因为有些文化底子,为人又忠厚踏实,便成了村里的“宝贝疙瘩”,由电工变为团书记,由团书记变为副大队长,不到十年即成为了老边村的当家人。不过,老边村的这个家,并不好当。
那时的老边村穷得叮当响,如同它的村名一样,所有的好事似乎也跟老边村一点不沾边。没好事也就罢了,糟心的事还排着队来。那时,村集体有十几万元的外债。现在看这十几万块钱不算啥,但在三十年前,这些钱就像一座大山,压得“小马”喘不匀气儿。为了还上欠债,“小马”勒紧了缰绳。马国静说:“那时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是掰成两半花的。不过,光省也不是办法,还得琢磨怎么挣。”他首先整顿了村里原来不合理的土地结构,与那些拿几百元钱就承包大片土地的农户按土地应有的价值重新签订了承包合同。接着,他把村集体的一部分好地划成了经济田,通过改变种植结构,不仅让承包的农户挣到了钱,也使村集体增加了不少收入。这些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异常艰难。马国静说:“上任头几年,是磨破了嘴、累折了腿。即便这样,村委会还是没什么像样的收入,这点债都是一点一点攒钱还上的。”老边村用了十年时间把这个窟窿堵上了,还为村民通了自来水,这下“小马”总该轻松一点了吧?
未承想,轻松没两年儿,一座更大的山又压在了马国静的肩上。为了建设“大乡村”,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组织上将枣山村和苏柏村合并给了老边村。按理说,老马的权力更大了。但在一位勤勤恳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村干部眼中,没有什么权力,有的只是责任。枣山村和苏柏村是两个烫手的山芋,遗留问题非常多。前者外债十几万,后者外债三十几万,村民也不太配合这位新书记。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老马说得很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他的心里总像有两块石头压着。
苦日子过去了,好日子也就来了。如今的老边村村容整洁、村风和谐,生活越变越好。不过,老马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却丝毫没有改变。在老马简陋的办公室里,随处可以看到毛主席的画像;在村委会院里的照壁上,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也熠熠生辉。老马说他敬仰主席的高贵品格,也愿意以他老人家为榜样,为老百姓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其实,在这位“满票书记”的心中始终挂着一幅老边村的规划蓝图。如今,“三个一千亩”(千亩苗木基地、千亩榛子种植园、千亩高标准农田)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在老马的眼中,一个更好的老边村一直走在路上。
(马国静为辽宁省葫芦岛市委组织部和兴城市委组织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满票”书记》的主人公。该片荣获辽宁省第七届“小花奖”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