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性别视域下在读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2015-03-29

党政干部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研究生

○ 林 洁

当今社会我国女性已经获得了教育平等权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目不断攀升,女研究生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看似平等的表面下,女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却不得不面临因为性别引发的各种问题。

一、女研究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识与规划意识相对淡漠

认识职业需要女研究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职业环境以及自己的就业愿景。只有通过各种渠道全面的认识职业环境和前景,才能做出详尽的职业规划。女研究生大多对于职业的认识与规划意识相对淡漠,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较弱,造成了求职时的被动局面。

一些女研究生在选择专业时,没有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职业环境以及职业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未考虑到作为女性从事该职业的劣势,导致专业选择失误,选择了并不适合女性从事的化工、冶金等专业,在求职中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限男性”的要求,只能陷入工作难找的尴尬境地。部分女研究生就业观念陈旧,选择职业时过分追求待遇好、稳定性强、舒适度高的工作,缺少职业规划,或者集中在公务员、教师、医护、传媒等传统的女性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中,也使得这些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就业大军中,有一批女研究生被戏称为“海投党”,这些人由于没有详尽的职业规划,对就业意愿、就业前景认知不清,导致择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职业和专业的相关度和职业发展前景都没有要求,只希望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求职目标和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明确的学生。这种简历投递乱象加剧了女研究生找工作的难度。

(二)家庭导向型的职业选择

学业结束进入求职大军的研究生的年龄多数集中在25-30岁的年龄段,这一年龄对男性研究生来说,处于奋斗的黄金年龄,但是对女性研究生来说却是婚育高峰期。“性别化年龄”的因素影响了女性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驱使女研究生重心向婚姻和家庭倾斜,更加倾向于稳定、轻松的家庭导向型职业规划。

不少女研究生在毕业择业时为了爱情或家庭的考虑,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专业优势,只求在家庭所在地或是男朋友工作所在地找一份工作。把男朋友置于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首要位置,而自己的职业发展却只是处于附属地位。并不要求专业对口,也不在意这份工作是否有发展潜力,是否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或是在择业的过程中处处以男朋友的意见为主导,放弃了自我的职业规划和自我经营[1](P99)。

(三)两性职业环境不平等

虽然女研究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输于男研究生,很多女研究生甚至要比男研究生更加优秀,但是求职时,许多女研究生都遭遇过因性别问题被拒之门外的尴尬问题,女研究生婚否、是否生育的隐私问题也都变成了进入职场的门槛。相比之下,男研究生却并无如此困扰。女研究生找到一份与自己学历、能力相当的职业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往往数倍于同等条件的男研究生。同样职位,即使招收女研究生,门槛也会比招收男研究生高,女研究生只有在学历、能力、体力、容貌均超出男研究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功赢得岗位。甚至在女研究生综合素质强于男研究生的时候,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录用即使平庸一点的男性。一些用人单位在考察应聘者的初期并未提到不招女生,而是在进行完所有笔试、面试环节后才以性别为理由拒绝,对应聘的女研究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女研究生就此妥协,降低择业要求,选择了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识、学养的职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影响女研究生求职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说仍然是一个男权社会,处于这样一个社会中,女性往往自觉地认同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并与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由于社会性别的影响,男性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了优势地位,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了整个社会必须信奉的价值和观念。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女性在职场越来越活跃,且高校女研究生比起其他女性受到过更高的教育,但社会性别的影响对大多数高校在读女研究生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按照男性的要求来行事,把自己塑造成对父母百依百顺的好女儿,对丈夫恭顺谦卑、言听计从的好妻子,对孩子无微不至、有求必应的好母亲,却很少考虑自身的意愿、需求和发展。而且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限定,把女性的价值划定在家庭领域,认为女性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把家庭照顾好,做一名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在男性背后扮演附属品的角色,而不是一名事业成功的女性,一名可以走到台前,而不是总居于幕后的女性。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的限定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大多数女性欣然接受这一角色限定,认为女性就应该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庭上,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2]。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调查(1998—2002年)中,在“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和“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这两项问卷调查中,高校女生的同意率分别为68.2%和56.8%。这虽然不是针对女研究生的专项调查,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的影响依然是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和女性的价值就在于家庭领域的传统思想依然扎根在高校女生的意识之中,并深刻影响着她们对生活和职业的选择。

(二)社会舆论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走向。在网络、电视、新闻、广告、电影、文学等传媒载体中,女性的形象多被物化和对象化,而作为高学历女性代表的女研究生,在媒体中的形象更是以负面居多。女博士成为了一个充满话题感的群体,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比如灭绝师太、斗战剩佛等,某些大众媒体曾一度用“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来描述女研究生的校园生活,而流行于网络上的一句“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更是将女研究生们置于“第三性”的尴尬境地,遣词造句之间充满了歧视。

有学者对人民网中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关于女研究生的新闻报道进行随意抽样,通过对这些新闻报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媒体的报道特点是突出女研究生的负面新闻,过分关注其婚恋、情感和私人领域中失败的事例,遮蔽和忽略其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给人一种女研究生难嫁,呆板无趣,甚至是非正常人的负面印象。在抽取的254个样本中,通过对标题主题词的分类统计,发现属于负面的信息占62%,中性占 27%,正面信息只有11%。众多负面词语充斥着新闻版面,使女研究生的形象被标签化、甚至妖魔化。这些负面的媒体报道突显了对女研究生群体的歧视和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于高学历女性的排斥。

(三)女研究生自身的因素

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社会舆论的要求内化为女研究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形成自我性别歧视。女性担心自身的性别角色遭到男权社会主流性别角色的排斥,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男性,认为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胜任工作。这种心理因素使得女研究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抗压能力不强,以至于在面对逆境时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逆商”不强,遇到困难时产生消极畏难的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地朝既定方向前进,面对困难痛苦不堪,对工作产生畏难心理,不能使自己在逆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她们不像男研究生那样,发现问题立即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勇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阻碍,不断刷新自己的工作业绩。

性别差异通过媒体的传导、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潜移默化的熏陶,作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潜意识,使性别歧视的社会价值渗透进每个个体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准则。导致一部分女研究生缺乏性别平等意识,认可女子不如男的说法,认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觉得女研究生确实不如男研究生,用人单位有进行性别选择的权利。

三、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细化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就业促进法》

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出台,为促进就业、维护民众利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带来了福音。然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女性天然的生理特征还是避免不了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就业歧视。为保障女性求职就业权益,维护女性就业公平权利,应细化法律法规。首先,抓紧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细则。就业歧视侵害了公民的劳动权,挫败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效率,不利于社会公正和稳定。反就业歧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求利性和政府的利民性之间的较量,政府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保证监督渠道畅通,加大对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惩处力度。其次,建立健全救济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拥有用人自主权,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价值最优化为目的。女性员工客观上存在生理期、怀孕期、哺乳期等有别于男性员工的生理特征,无疑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因此,需要政府在完善法律法规过程中,加大对用人单位这一方面的亏损进行一定的补偿,探索通过补贴、奖励等多种方式弥补用人单位损失,鼓励用人单位敢招、愿招、多招女性员工。再次,建立健全纠错制度。市场以利益最大化为宗旨,政府以维护社会公平、人民幸福为义务。有些用人单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堂而皇之进行违法招聘,尽管有些单位摄于法律威力,但却仍然变换手法将性别歧视隐性化。政府应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具体惩处规定,让用人单位为性别歧视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消除社会性别歧视的土壤

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是传统的不平等的两性文化,根除就业歧视需要克服“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对性别文化的统治。这就需要社会大力倡导以及方方面面的配合,社会文化传播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宣传公平意识,为消除人们观念中的性别偏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宣传女性的正面形象,引导全社会公正地评价女性的工作能力、公平地看待成功女性的社会形象,改变社会上对男性女性标准不一的评判准则,充分认可女性的优势,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共处的新型两性关系,培养公平的就业意识,从而消除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心理。两性在能力上各有所长,女性擅长形象思维能力,心思细腻,在学习某些专业以及从事相关工作时存在性别优势,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味地以性别为判断优劣的标准,这样既造成了就业市场的不公平,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隐性的损失。女性的生育价值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唯一传承,没有女性,人类面临灭绝的灾难,其价值不可估量,但是在择业过程中却成为了备受歧视的原因之一。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避免失去工作,许多女性选择不生育,从长久看,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应该给予女性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肯定女性的家务劳动价值。用人单位也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效应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女研究生的自我提升

从根本上缓解就业性别歧视,还需要女研究生自我意识觉醒,自立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首先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当今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是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精深的专业知识、独到的创新能力、无限的发展潜力的全方位立体型人才。女研究生想打破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把握主动权,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必须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身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以增加对未来岗位的理解与把握。降低未来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增加自身的录用机会。其次要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性别歧视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状况,面对既成事实,女研究生要有良好的心态,客观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尽可能规避可能遇到的性别歧视。这就要求女研究生在选择专业之初就对专业对应的行业进行充分了解,避开男性占具绝对优势的专业和过于大众化的专业,选择适合女性又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在学校学习时积极主动了解当前关于职业的最新信息、社会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需求,职业对自身的实现和发展的意义,关于职业发展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自己对职业环境、城市环境的要求,找工作时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才能把握住就业的良机,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自己满意的单位。最后,女研究生必须克服依赖心理。摆脱传统文化和舆论的影响,克服情绪化的心理方式,树立积极向上、自立自强、成功导向的自信,不把家庭作为避开现实的避风港湾,遇到求职的“瓶颈”积极面对,勇敢应对。以事业成功为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高投入的过程,教育培养、自身奋斗和职业规划的合力可以给社会推出高层次的储备人才,但是社会的价值体系决定了高层次女性人才有多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摆脱传统文化的桎梏和舆论的负能量,清除性别歧视,给女性人才提供一个与男性公平竞赛的平台,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而对中国女性将来的就业走向、社会地位和作用产生更大影响,为女性争取更加宽松、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1]俞湛明,罗萍.社会性别与高校在读女研究生发展[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施 旻.文化视角与中国传统女性的角色定位[J].山东社会科学,2002,(3).

[3]杨克平,等.论社会化媒体下大学生素养能力结构调整[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6).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研究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