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2015-03-29朱军华

关键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朱 军 华

(塔里木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政系,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提高大学办学质量、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客观需要。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议:加强学校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学术沙龙形式,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径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5.03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5-29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军华(1978—),女,湖北天门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培育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担负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占到我国高校专职教师人数的60%,逐步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关系到高校办学的质量和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由于社会的变迁,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出现了道德水平滑坡、拜金主义现象;受西方思潮的冲击,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思想和观念也渗透到高校,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方面带来了不良影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出现信仰不坚定,价值观功利化,职业道德淡化,偏重科研业务能力的提高,不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2013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发展,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学校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展开具体工作。但由于相关职能部门,比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校工会等部门的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使得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缺乏系统性,连贯性,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1.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相对滞后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是笼统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国情、世情、党情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在民族地区高校还有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开展的反分裂教育和区情教育,没有从青年教师的心理和思想特点出发,没有结合青年教师中出现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只是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灌输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对文件精神缺乏深度的把握。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自身不注重理论学习,受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党内存在的贪腐现象,使他们往往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比较偏激,甚至出现思想误区,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淡化。因而,如果没有联系青年教师思想实际的政治理论学习仅仅只是停留在宣讲文件精神的层面,没有将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良现象结合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解决青年教师心中的困惑,不能触动青年教师的内心,不能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反而容易激发青年教师的反感和排斥心理,从而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3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集中政治理论学习、党团组织生活、讲座的形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展开的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在具体实施中缺乏创新性。在宣讲过程中忽视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以灌输为主、自学为辅的方式,教育方法单一,缺乏艺术性、生动性,没有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青年教师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无法调动青年教师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

1.4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高校在实行内涵式改革中,比较注重教学改革,重视科研、教学。在人才引进机制中,引进青年教师偏重看学历、科研能力,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考察往往在具体工作中流于形式,这种导向也让部分青年教师忽视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在职务、职称评聘中也注重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业务能力,在绩效考核奖励中也是重奖科研。这样的导向让青年教师只重科研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观念淡化、社会理想缺乏、责任感缺乏,出现部分青年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不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从而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没有健全的机制,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2.1学校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学校党委要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块,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整体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在校内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二级机构。各相关职能部门全面配合,开展具体工作。并且要将青年教师思想教育的具体落实情况作为年终对各行政部门领导考核的一项指标,设立奖惩制度。在工作中各部门分管的工作要有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并且要职责清晰,权限明确。院校两级各个具体的部门,比如校工会、院工会、党委宣传部、院校党团组织、教务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各个部门要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围绕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效。

在制订关于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案时,对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学校领导以及各院分管领导要广泛征集教师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从青年教师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关注他们的正当诉求,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立足于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在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高校青年思想教育机制,建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制度保障。按照工作目标和任务,定期开展活动,建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组织、制度、时间、经费等方面加以保障。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设立导师制。导师既要积极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又要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导师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教学环境,会对青年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

2.2改进教育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品德,才能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敢于创新,无私奉献。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2]作为青年教师要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定信念,敢于坚持真理;要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教学中自觉做到讲政治,不说大话、假话,尊重和关爱学生,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青年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中要改进教育方法,不能只是一味灌输。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设立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通网络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等载体,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增强朋辈之间、不同院系之间的青年教师的交往与互动;通过网络平台,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这样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校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针对西方国家宣扬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让青年教师充分认清这些思想的实质和真正目的;对青年教师的疑惑进行答疑,对青年教师错误的观念及时纠正。通过这样形式既可以让青年教师目睹大师的风采,又能从中感受这些专家学者的人格魅力、师德操守、学术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教育的效果。

2.3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应主动做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要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举办各种关于增强党员共产主义信仰和关于党的知识的系列讲座,调动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充分发挥青年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结对子”的方式,用党员教师的良好工作作风和品格感染非党员青年教师,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吸纳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将青年教师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增强理想信念、加强师德师风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讨论、观看视频、讲座等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让每位党员都踊跃参加发言,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想。进一步坚定党员的党性意识、政治信仰,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帮助青年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2.4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3]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联系实践,让青年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注重社会积累,多接触了解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

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要积

2.5坚持以人为本,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青年教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各级领导要多走进青年教师中,与青年教师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在教学科研上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倾听他们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的建议,增强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一方面需要转变角色,适应教学环境,在工作中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还面临着结婚生子、家庭琐事等生活压力。作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各级组织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解决青年教师实际生活困难和利益需求,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聘请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定期举办心理学健康讲座,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让青年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有心灵归属感,使之更快地融入集体,放下负担,以强烈的进取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2.6依托学术沙龙形式,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高校还可以依托沙龙形式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学术少龙,可以贴近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营造浓厚的学习、思想、文化研讨的氛围。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将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组织在一起,定期举办学术思想沙龙。围绕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讨论社会热点及专业前沿问题;也可以围绕教学,组织公开课,聘请专家和教学名师针对探讨问题和展开的活动给予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3结语

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社会的不良文化也渗透到高校,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Z].240.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杨雪琴,王国忠.增强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动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9).

[5]刘建.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4).

[6]羊森.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5).

[7]徐成芳,张艳宏.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2).

责任编辑:卢宏业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