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的连贯功能与汉英翻译

2015-03-29闫如武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汉英连贯主语

闫如武

(安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11)

话题的连贯功能与汉英翻译

闫如武

(安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11)

汉语是话题显著型的语言,它突出的是话题——说明结构是汉语句子结构的核心。话题的连贯功能是汉语语篇的内在特征。汉英翻译过程中,为了提高译文质量,本文以话题的连贯功能为视角,提出汉语语篇的四种基本翻译方法:对应法、前置法、转态法、重构法。这对汉语语篇翻译的实践来说也许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话题; 连贯; 汉英翻译

一、引言

话题(topic),也叫主题,是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语言学界和汉语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一般认为,话题是话语(语篇)关注的基本对象;语篇一般围绕这个对象(中心)展开,语篇中的其他部分与这个话题发生联系,为这个话题服务,在构建语篇中共同发挥作用。话题的连贯功能是汉语语篇的内在特征。黄国文认为:“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包括与外界在语义上和语用上的连贯,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1]话题的连贯性直接影响语篇的连贯。

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经常面对的考验是,如何应对由于中西方在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结构上表现出的明显差异。Li &Thompson(1976)认为,汉语是一种话题显著型(topic-prominent)的语言,而英语属于主语显著型(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汉语语篇强调的是话题的确立以及话题——说明的关联性。而英语语篇强调的是主语——动词之间必须保持语义上的选择关系、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2]。因此,如何把以话题的连贯为取向的汉语语篇转换为以主语和动词在语义指向、语法结构上一致的英语语篇,是汉英翻译的关键。为此,本文以话题的连贯功能为视角,对汉语语篇的翻译进行探讨,这对汉英翻译实践来说也许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二、话题的连贯功能分析

(一)话题的起源

关于话题,法国古典学者Henry Well(1844),最早提出“每句话都包含一个出发点和讲话目标”概念。真正促使话题成为语言学概念并确定下来的是布拉格学派创始人,捷克语言学家Vilem Mathesius,他(1939)将句子分为“主位(theme)——述位(rheme)”结构。后来,以英国语言学家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接受了主位/述位这对术语,并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1958年,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rancis Hochett在其A Course in Morden Linguistics中,认为话题句就是“说话人提出一个话题,然后予以说明”[3],也即“话题(topic)——说明(comment)”。大体同一时期,在中国,马建中(1898)提出“凡以言所为语之事物者,曰起词”,“起者,犹云句读之缘起也。”[4]。陈承泽(1982)在《国文法草创》,认为汉语句法是以“标语”和“说明语”为基本结构框架,但是当时这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后来,赵元任指出,汉语句子中主语和谓语的语法意义应该是话题和说明,而不是动作者和动作[5]。简言之,话题是以话题—一说明为基本结构,是话语(语篇)关注的中心,一个语篇的话题往往是一个已知信息,参照点或出发点,其他的语句都是围绕它来展开。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汉语语篇突出的是话题,话题—一说明结构是汉语句子结构的核心;而英语语篇突出主语,主谓结构是英语句子的核心。

(二)话题的连贯功能主要表现

连贯作为语篇的一个基本的概念,语言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连贯与衔接的关系上。Halliday & Hasan认为,语篇是在两个方面都连贯的语段:在情景语境方面是连贯的,因而在语域上是一致的;其语篇本体是连贯的,由此是衔接的[6]。Widdowson认为衔接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命题发展,而连贯是这些命题的言外功能的表现[7]。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Brown和Yule(1983)、Stubbs(1983)、Tannen(1984)、Richards et al.(1985)、Crystal(1985,1992)等都把衔接看作是语篇的表层结构关系,而连贯则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关系[8]。也就是说,衔接和连贯是基本的语篇标准,也是最明显的语篇特征。由此得出,语篇是以话题的连贯性为基础,来建构语篇意义的。话题的连贯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语篇语境的预设功能。语言学家基本都认为,话题是由一个或一组命题组成,一个命题的出现预设(presuppose)了语篇中其它成分的存在,所有命题之间围绕话题形成一种预设关系。Fowler指出,话题是语篇的指称语境(context of reference)[9]。话题的连贯,属于语篇的外部条件,即为整个语篇或句子确定语域,提供背景。同时,话题的连贯还使语篇各个部分按照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延伸出去,使篇章得以发展。正是基于话题的连贯对语篇语境的预设功能,语篇读者根据语篇的情景语境和自身的认知能力来理解话题。

2.对语言形式的限制功能。大多数的情况下,话题传递的是已知信息,是向读者陈述新信息的出发点。它的重要功能就是连接上下文,形成衔接机制,从而满足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话题的连贯功能保证了语篇中出现的部分词汇之间存在语言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包括话题(主位)的推进、语态与时态的变化、语词的重复替代等。Van Dijk指出,话题决定一个语篇或语篇的一部分中可能使用的概念的范围,因而对词汇插入(lexical insertion)构成宏观上的限制[10]。因此,对语言形式的限制,不仅是话题连贯的必要条件,更是话题连贯功能的表现。在对话题以及话题的连贯功能的主要表现了解以后,接下来对汉语语篇的翻译进行讨论,即把以话题的连贯为取向的汉语语篇转换为以主语和动词在语义指向、语法结构上一致的英语语篇。

三、汉语语篇的四种基本翻译方法

(一)对应法

对应法,是指在汉英翻译时,把话题直接转化为英语主语。一般认为,主语和话题分属不同的概念。主语是从语法层面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话题是从话语层面而言的,是话语(语篇)关注的基本对象。虽然汉语话题和英语主语的功能不同,但当话题结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符合英语语篇的连贯性要求,译文语篇又自然、流畅,可以直接采用对应法。

例1:青翠的叶上已经凝聚着细密的露珠,这显然是昨夜被人遗弃了的。(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The numerous fine dewdrops on the fresh green leave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roses had just been cast away the previous night.(张培基译)

原文的话题“露珠”,在译文中对应为主语dewdrops,说明部分对应为谓语,译文主谓句也做到了衔接,连贯。

例2: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吴伯箫《歌声》)

译文:Songs of Yan’an are torches in the dark night,charcoal fire in the snowy weather,and timely rainfall in a severe drought.

原文是一个排比句。话题是“歌声”,说明部分是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排列在一起构成的,该结构起到了加强语势,加重感情的修辞作用。译文采用了对应的发展模式,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话题结构,语义连贯,节奏上有韵律美。

(二)前置法

前置法,是指汉英翻译时,为了达到强调的作用,译文语篇可以打破了英语语篇中话题与主语重合的一般状态,保留汉语话题的前置结构。关于英语语篇中的前置结构,Gundel(1988)[11]与Ward(1988)[12]均提出,英语语篇中前置有两大类:信息焦点前置(focus preposing)与话题前置(topicalization)。Quirk et al(1985)认为,通过前置形成的有标记主位主要起强调作用;该强调作用同时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13]。换言之,前置同时凸显了新建的主位与新调入句首位置的信息段。也就是说,译文中保留前置结构的翻译法,其根据是在有些情况下,汉语语篇中话题的结构功能与英语语篇中的前置结构相一致。

例3:——蔷薇哟,我虽然不能供养你以春酒,但我要供养你以清洁的流泉,清洁的素心。(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O dear roses,though unable to treat you to spring wine,I could offer you limpid spring water and my sincere pure heart.(张培基译)

原文话题“蔷薇”,是全篇结构的出发点与核心,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焦点。该话题结构,表达了一种强调语气,具有一定的语用意义,属于话语现象。另外,此处话题结构的选择不是任意的,是作者郭沫若基于该话语对象一定的语用功能,是对一特定语境的反应。诗人在林荫路畔散步,发现了这束被遗弃了的蔷薇,诗人要以清洁的流泉、清洁的素心来供养它,这该是最高的礼遇了。译文采用了英语语篇的前置结构法,很好的传达了原文话题的情感和语用意义,实现了语篇的连贯。

(三)转态法

语言活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话题的表达必须适应一定的语言环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境(情景)是由语场、语旨、语式组成的,这三个变项共同决定选择意义的范围,以及用来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也就是说,语境决定语篇的文体和语篇的话题结构。在不改变条件真值的情况下,一个含有施动动作的话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两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主动语态是以说话人为出发点,往往具有非正式性、随意性;而被动语态不以说话人的意愿为出发点,表述一种客观事实,文体非常正式。汉语思维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主动句式较为常见;英语思维重视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因此被动句使用广泛。汉英翻译时,常常需要根据中西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语态转换,以更好传达原文的语篇效果。

例4: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东南临鄱阳湖。①自然风光奇特秀丽。②“匡庐奇秀甲天下山。”③方圆302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有16个大自然奇观,474外景点。④171座山峰逶迤相连,峰峦叠嶂。

这是一段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短文,属于说明文体,语场(话题范围)是庐山这一话题,其语旨用主动句式表达。这就决定了语式的正式程度高,结构严谨,条理性强,不带随意性。请看以下译文:

Mount Lusha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Jiangxi Province,with the Changjiang River flowing by just in the north and the Poyang Lake lying in the southeast.①The scenic area covers 302 square kilometers,boasting 16 natural wonders,474 scenic spots and 171 peaks standing on rolling mountain ranges.②Famous for its marvelous landscapes,Mount Lushan is crowded as“the most beautiful mountain under heaven.”

译者把原文的第二、三句进行合并放到译文最后,且进行了转态处理,既强调了已知信息“庐山”这一语境,还通过被结构句末提及的方法,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句末中心(end-focus),最恰当地强调了作为新信息的“the most beautiful mountain under heaven”这一句末重心(end-weight)。整个译文语篇,通过使用被动语态(第一、三句)的翻译方法,语篇各小句主语相互呼应,同时文体与语境,语法结构与语义指向相一致,很好的突出核心话题。如果译文用主动语态来翻译,是无法达到被动结构所表现的语篇效果,句子亦会明显头重脚轻,前长后短。

(四)重构法

由于汉语话题具有自身的结构特征和语义连贯特征,这就决定了汉语语篇的结构模式的特殊性。汉英翻译时,当汉语话题结构与英语语篇结构差距较大时,应根据英语语篇的要求,把话题重构为非主语成分,以使译文语篇中英语主语和动词之间保持语义上的选择关系,形式与逻辑上的一致性,以及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

例5:这件小事我时常记起。(鲁迅《一件小事》)

译文:I often keep this incident in mind.(话题vs宾语)

例6:她心地善良,为人温顺。

译文:She has a kindly gentle nature of her own.(次话题“心地”vs宾语中心词,说明部分vs定语)

例7:这块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夏季温暖,雨量适宜,山坡平缓,人们因此有可能在此定居耕作。

译文:The warmth of the summer months,the amount of rainfall and the gentle slope of the land have made settlement and cultivation possible over large parts of he continent.(主话题vs介词宾语;次话题“夏季”vs定语;说明部分“温暖”vs主语中心词)

以上三个译例,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句子成分的重构、信息位置的调整、语序的改变,译文语篇信息延续自然而紧密,结构紧凑,语义连贯、通顺。

总之,汉英翻译的过程中,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又是思维转换的过程。汉语语篇是以话题的连贯性为基础,来建构语篇意义的。汉英翻译的过程,就是要把以话题的连贯为取向的汉语语篇转换为以主语和动词在语义指向、语法结构上一致的英语语篇。本文提出的四种基本翻译方法,即对应法、前置法、转态法和重构法,为汉英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汉语语篇的翻译来说也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7-8.

[2]Li,Charles N.& Sandra A.Thompson.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C]//C.Li(ed.)Subject and Topic.Waltham:Academic Press.1976:466.

[3]Hockett,C.F.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M].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958:201.

[4]马建中.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4.

[5]Chao,Yuan Ren.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69.

[6]Halliday,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23.

[7]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52.

[8]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外国语,1998(4):45.

[9]Fowler,R.Linguistic Critic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39.

[10]Van Dijk,T.A.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77:152.

[11]Gundel,J.K.The Role of Topic and Comment in Linguistic Theory[M].New York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88:28.

[12]Ward,Gregory L.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Preposing[M].New York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88:5.

[13]Quirk,R 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1378.

Coherence Function of Chinese Topic and Its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YAN Ru-wu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qingTeachersCollege,Anqing,Anhui246011)

Chinese is a topic-prominent language,and topic-comment structure is the core of Chinese sentence.The coherence function of Chinese topic is a basic feature of Chinese text.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herence function of Chinese topic,proposes four approaches,i.e.correspondence,preposing,shift of voice,reconstruction,for handling structural adaptation in C-E translation,making it easier to enable the English version to sound more idiomatic to its target readers.And this will offer a new way to think about the practice of the C-E translation.

topic; coherence; C-E translation

2015-02-05

教育部国家级英语特色专业(TS12154)。

闫如武,1974年生,男,安徽长丰人,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语言学。

H315.9

A

1671-9743(2015)03-0111-03

猜你喜欢

汉英连贯主语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