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小娴作品中的爱情悲剧探析

2015-03-29曹海涛

关键词:张小娴理智爱情

曹海涛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探索爱情的秘密,试图认识它的本质,而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既给人们带来快乐,又给人们造成痛苦。本文要研究的则是香港言情女作家张小娴笔下的爱情。在她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现代女性在爱情中的成长、寻找自我的轨迹,同时也体会到她作品中的女性在爱情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成为感情的附属物。作品中还流露出现代女性注重自我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女性必须从宗法父权里解放出来,女性同样有追求事业、爱情的权利。

1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90年代中叶,张小娴以她的《面包树三步曲》开始引起文坛的关注,这部小说以都市生活中的平凡男女作为主人公,写我们每个人身边的爱情,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爱情。张小娴将生活中的恋爱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她的作品中,她笔下的爱情无关金钱,无关社会,有的只是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平常但真挚的爱情,有单恋,有暗恋,也有三角恋,只要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有的恋爱关系,全被张小娴写进了作品。

在她作品扉页上,都能看到一段简介:“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诺言……她追求爱情,然而她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她的小说写的就是这种千回百转的爱情。理智得近乎于疯狂,疯狂中又坚持着理智。原来我们只不过是在追求张小娴口中那一分的甜(张小娴曾说:爱情有着九分的酸,一分的甜,就像柠檬——作者注)。

《面包树三步曲》中男主人公林方文在几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而女主角程韵被他推走了又拉回来,明明自己受了委屈,却一次又一次舍弃了很多优秀的男人,不要自尊地回到他怀里,仿佛只有他才是她的归宿。而林方文要的只是一种解脱,当其最后以不愿打扰别人的姿态,心安理得在国外住下来的时候,程韵却又在压抑自己新的感情,疯狂地思念着他,仿佛《红与黑》中玛蒂尔德小姐满怀激情地向于连倾诉:“我情愿,抛弃自己的理智,让你来做我的主宰。”沉沦在爱情里的女人,所谓的理智与决心,不过是些可笑的自我安慰的话罢了。张小娴写出了女人在爱情中的弱点,为读者呈现出一场女性被爱情折磨得丧失理智的悲剧。

生活在都会中的男男女女,想付出又怕受到伤害,想躲避又怕错失,双手紧握着自己的心,不放心把心交给别人,也就腾不出空间接住别人的心,明明对爱充满渴望,却没有爱的能力,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6]6?现代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在上演,于是,疯狂与理智的撕扯也仍在继续。《雪地里的蜗牛庵列》中一生只想守候一个男人的阿枣遇见了漫画家李澄,两人相爱,然而李澄害怕婚姻的束缚,喜欢自由,他也不敢承诺,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否兑现。于是爱情变成一场沉痛而两败俱伤的角力,阿枣最终远赴异国,而李澄选择等待。十四年后,李澄来到阿枣居住的国度,才知道她已经死去。没有纷乱的关系,只是一对一单纯的爱情,但即使如此也没以大团圆结局。两个人并没有用爱来改变对方,女人等男人承诺,男人等女人妥协,僵持不下,结局只能是悲剧。

疯狂与理智的拉锯到了《CHANNEL A》系列中更加突出,张小娴写出了现代都市男女爱情的彷徨、混乱……面对着众多的选择,及时行乐,疯狂地在爱的游戏里角逐。在这些爱情世界里,人生仿佛是一个又一个圈圈,将你、我、他不断地圈在一起、缠绕在一起:住在你楼下的人,就是痴恋你的人;你爱上的是爱上了别人的女朋友的第三者;同时爱着两个男人,结果两个都失去;两对男女合住在一起,其中一对男人却跟另一对女人私奔;你暗恋着别人,那个人却暗恋另一个人;你跟别人偷情,觉得对不起女朋友,你的女朋友却背着你跟另一个人偷情;明明另有所爱,却不愿你不爱的女朋友爱上别人;你和妻子坐飞机,却遇到抱着你孩子的情人……在这些情感纠葛中,他们对爱情挥霍无度,亲密在一起却心怀异样,相互说着诺言和谎言,最后连自己也分不清哪些是诺言,哪些是谎言。这种止于背叛与不忠的“爱情”即使存在着,也是一种悲剧。

也许,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神秘性和自发性,它不问原由,不计利害,不顾一切,因此炽烈的爱情总是盲目的。歌德曾发出感叹:“萌动的春情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既不意识自己的产生,也不考虑自己的终结;它是那么欢乐而明朗,竟察觉不到它会酿成灾祸。”[5]324恋爱中的人真的很难向自己的良知求救,保加利亚诗人雅沃洛夫有一篇著名的诗篇这样写道:“心儿无须向谁求救,它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它自由自在地飞翔,它无拘无束地歌唱。”

可见,沉溺在爱情中的人们根本无法思考后果,心中只有“爱”。张小娴在作品最后揭示道:“爱情是百孔千疮的,我们在背叛所爱的同时,也被背叛,或许,我们背叛了所爱的人,正是因为没法背叛自己。”

其实,恋爱中的男女不乏理智一族。恋人虽然被感情“搅昏了头”,但他并没有停止其为人,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停止思考,并没有丧失判断力,能预见一定的后果,克服困难,能够自觉地遵循他所接受的价值和理性法则体系的道德和审美标准去行事[5]292。这点在张小娴的作品中也有体现。

《再见野鼬鼠》中,高海明虽然远离了邱欢儿,但欢儿并没有舍弃他,她理性地放弃了区觉晓,不再为这段无果的爱情付出,并苦苦追寻着高海明的足迹,努力寻求真爱。又如《荷包里的单人床》中,当女主人公已付出了全部感情,却仍无法完全得到男主人公时,也理智地选择了离开,而结局是“光阴流逝,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而你,不再离我更远……”。而《三个A CUP 的女人》中,周蕊在唐文森暴毙后并没有疯狂到极点,而是理智地生活,在面对男人的妻子时,也能坦然面对,并且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其好友徐玉在得知男友的剽窃、欺骗等卑劣行为后,也毅然地选择了分手,尽管心里无限不舍。

张小娴塑造的这些陷入爱情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理智的放弃,还是疯狂的追求,亦或是游走于疯狂与理智之间,她们都很少能顺利地收获爱情,这不乏现实因素,但也与女性从古至今处于劣势的社会地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 从作者角度探讨女性的爱情悲剧因素

从古至今,女人在社会中总是处于劣势,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庸,从属于男人。正如亚里士多德的一句箴言:“自然界总是力求创造男人,它只在力不从心或偶然的场合才造出女人。”尼采也曾经说过:“是去找女人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在大文豪斯丹达尔的笔下,女人也同样无法逃脱成为男人附属品的命运。《红与黑》中德纳尔夫人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已经作为几个孩子的母亲的女人,却从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爱情,过着中规中矩的市长夫人的生活,直到遇到于连,她感受到了真正的爱,但她深受当时教会制度的毒害,无法走出那个圈子,她深知离开自己的丈夫后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名誉、金钱将远离她。她只能继续依附着自己的丈夫,将于连送到了神学院,自己继续罩着市长夫人的“光环”。由此可见,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何等卑微,她们拥有大脑却无法支配自己的思想,即便被自己所爱的人背叛或抛弃,也不能有怨言,只能默默承受,过着依附于男人的傀儡生活。即使在女人有了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的时代里,她们也仍无法逃脱依附男人的命运。一代才女张爱玲,尽管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异常的坚韧与决绝,而在现实生活中,当胡兰成几次背叛她,对她不忠时,她并没有像自己作品中表现出的那样坚强,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协,丢掉尊严回到他怀里,最终也难逃被抛弃的命运。作为当时独立的新女性,思想行为都迥异于常规的领先派,却也无法逃脱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阴影。甚至在20 世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也不过如此。从张小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即使现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里,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及自给自足能力的女性,在感情中成为爱情附庸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爱情使她们疯狂,进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看了张小娴的作品后,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张小娴怎么会将爱情看得如此透彻,刻画得如此真实、细腻、悲恸,令人动容?为什么会有单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男男女女因为爱情得不到回报而痛苦?我们是否有权毫无保留地责怪冷淡的一方?如果他的心不在我身上了,他的心里充斥着另一桩爱情,我或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早在1985年,张小娴就读香港大学时曾与学长王孜相恋,王孜曾自己作歌《金背斑鸠》以其才华赢得了张小娴的好感。但男友王孜却与大其五岁的女画家纠缠不清,最终导致了他们感情的破裂。而《面包树三步曲》便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而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最后也难逃悲剧的命运,显然这与作者本人的思想、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多在经济上独立的个体,在张小娴的笔下却成了生活中的弱者,在两性生活中处于劣势。这正与作者对两性平等和女性人格真正独立这个问题认识不深刻、不彻底,摇摆不定有关,她本人并未摆脱以男性为主的思维定势。我们期望在现在这样的物质社会里,拥有相当经济实力或可以自给自足的女性,能够“毅然决然地舍弃妇女的形象的对应物——男性形象,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存在,突出女性心理的内部世界,逐步完成自我镜像的塑造”[7],很明显,张小娴离这一更高的境界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精神饥渴,情感无处宣泄,总逼使我们寻求荒漠中的甘泉,在体验了过多的浮躁与张狂之后,人们总会感到心灵的空旷和灵魂的疼痛,不由自主地便产生了一些相悖的性格,在人性中便出现了人性断裂这一现象。由于人性的断裂,痛苦、压抑无法发泄,在爱情中也必然会出现悲剧。在张小娴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人性的断裂面:爱与恨的纠葛,慈善与愤怒的渗透,恶意、幸福、妒忌共存,承诺与背叛的较量……种种矛盾一一体现,从而形成一个疯狂与理智的世界,而张小娴毫无疑问成了这一切的策划者。

张小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六年前,我倾向于爱情,觉得它是生活的重心,而六年后,我认为爱情会使人成长……”张小娴以其独特的女性话语,描述了从宗法父权里解放出来的女性拥有和男性同样追求事业、爱情的权利以及现代女性在爱情中的成长,寻找自我发展的轨迹,流露出现代女性注重自我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爱情会使人成长”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其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发展成长轨迹。但张小娴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表现出了现代社会男女情感角逐中的一些现象,并没有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使女性在这场“战役”中避免受伤的方法,仿佛在看一部悬疑剧,当你一层层剥开其神秘的面纱之后,才发现故事其实并没有结尾;亦或是一个老中医在对病患详细询问病情后却不能对症下药一样,使读者看完徒留惆怅。

3 结语

通过对张小娴作品的解读,不难发现纵然是在男女平等的都市生活圈里,拥有自给自足能力的女性,在感情中也沦为爱情的附庸物,成为爱情的寄生虫,作品中的人物以疯狂状态出现。女性形象的劣势地位及都市生活的种种压力造就了爱情悲剧的发生,也许这与作者本身经验性的体验与思维有关,作品中所流露的女性自我意识才开始慢慢觉醒。

[1]张小娴.张小娴文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保]基·瓦西列夫. 情爱论[M]. 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3]张曼娟.我的男人是爬虫类·序[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4]张小娴. 荷包里的单人床[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邓海燕.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寻绎[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吴芳. 女性的自觉意识与妇女解放——《一间自己的屋子》引发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6,(4).

[7]丁帆.中国女权主义文学到底能走多远[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9):36.

[8]潘迎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

[9]彭栓红.女性:家法族规下的弱势群体[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0]张华.爱情:需从女性角度重新阐释[J].昌吉学院学报,

2005,(1).

[11]周柳亚.性别模式与女性的主体性意识[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5).

[12]王晓艳.浅析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猜你喜欢

张小娴理智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失眠
不谈爱情很幸福
神回复
寻爱之旅
受宠若惊
好朋友
爱情来了
青春有梦理智追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