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八骏图》“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主题之美学观照
2015-03-29孙旭
孙 旭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500)
沈从文小说《八骏图》“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主题之美学观照
孙 旭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500)
沈从文在短篇小说《八骏图》中以“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作为主题和审美对象,在书写女性身体符号、刻画都市萎靡生命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隐喻、反讽等手法,使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和美学意蕴。
沈从文;性爱;女性身体;文化生命力;美学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健吾于《咀华集》中谈到:“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是抒情的,然而更是诗意的……他能把丑恶的材料提炼成一篇无瑕的玉石。他有美的感觉,可以从乱石堆发现可能的美丽。”[1]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八骏图》正如“那女教员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1],其文化韵味甚是悠长与深重。“人最早是生活的主体,其次是性爱的主体,同时又是审美的主体”[2]39-40,《八骏图》以“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作为主题和审美对象,别有一番美学风采。
一 对女性身体符号的隐喻
“人首先是一个观赏者,他较早用目光审美,而这目光又最早落到美丽的异性身上,从异性的姿容上面获得优美的感受和爱的激情。”[2]40沈从文曾道:“女人,一个永远不能结束定论的议题。”[3]104沈从文对一种文化的判断,常常是从性的角度去观察,他认为性爱能够体现人的生命力,因此,《八骏图》蕴含着众多富有性爱意味的女性身体符号。“隐喻的特点是通过类比的方法使人在意念中观照两种事物,用诉之感官的意象去暗示无法理解而诉之感官的意象,从而使人的心灵向感观投射。”[4]157-158沈从文将隐喻视为性爱书写的手段,把看似普通的意象赋予了丰富的性爱文化情结,使文本拥有朦胧隽永的诗意之美。
那一队青年女子,恰好又从浴场南端走回来。其中一个穿着件红色浴衣,身材丰满高长,风度异常动人。赤着两只脚,经过处,湿砂上便留下一列美丽的脚印。教授乙低下头去,从女人一个脚印上拾起一枚闪放珍珠光泽的小小蚌螺壳,用手指轻轻的很情欲的拂拭着壳上粘附的砂子。[3]100
达士先生沿着海滩走去,低着头寻觅这种在白砂中闪放珍珠光的美丽蚌壳。想起教授乙拾蚌壳那副神气,觉得好笑。[3]114
教授乙有家室,却喜欢独身生活,而且行为有些怪癖,当他在海边沙滩上散步时,从穿着浴衣、赤着脚的美丽女子的脚印上拾起一枚蚌螺壳,并且“用手指轻轻的很情欲的拂拭着壳上粘附的砂子”。这一番描写透露着浓厚的性色彩。
文本中多次出现的大海、蚌螺壳等意象颇具性爱意味和审美意蕴。沈从文曾说:“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5]《八骏图》写成于海边,沈从文面朝大海,对人生远景凝眸,在文字中探索和思考人类生命。海水犹如一面天然的镜子,可以照映出都市中自我的诟病,可以洗刷邪念,它让沈从文拥有对人的生存处境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感的深刻认识。螺、蚌主要生活在海水里,在长久积淀下来的民间文化内涵中,螺象征女性,蚌象征女性生殖器,螺、蚌与滋养万物的海水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殖内涵。
女性的脚在古今中外的诠释中都是性文化的凝结物。“金莲”一词本是我国古代对缠足的雅称,封建社会男子的“爱莲”、“戏莲”等都是调戏女人的手段,《金瓶梅》主角“潘金莲”一名便由来于此,而她色诱西门庆的重要手段正是露出三寸金莲。德国心理学家艾格雷芒特在他的经典性著作《脚与鞋子的象征意义及其色情性》中说:“赤裸的脚是表现性魅力的一种方式。”[6]脚决定了人是否能直立行走并且具有优美的步态,所谓的性感的身体结构的性魅力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脚,这大概就是脚与性融合的性文化历史悠久的原因之一。
那来客看样子约有二十五六岁,同时看来也可以说只有二十来岁。身材面貌皆在中人以上,最使人不容易忘记的,就是那一双诗人常说“能说话能听话”的那种眼睛。也便是这一双眼睛,因此使人估计她的年龄,容易发生错误。[3]110
当达士先生从那个女人眼睛里再看出一点点东西时,他逃避了那一双稍稍有点危险的眼睛,散步时走得更远了一点。[3]112
忽然间,砂地上一件新东西使他愣住了。那是一对眼睛。在湿砂上画好的一对美丽眼睛。旁边还那么写着:“瞧我,你认识我!”是的,那是谁,达士先生认识得很清楚的。[3]115
沈从文对女性眼睛的独到见解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文本中的“眼睛”具有多种形态,既可以是一个非常精细和敏感的视觉器官,也可以是湿砂上的美丽作品。眼睛是非常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沈从文如此写道:“女人的特点是一双眼睛,它仿佛总时时刻刻警告人,提醒人……这种眼光能制止你行为的过分,同时又俨然在奖励你手足的撒野。它可以使俏皮角色诚实稳重,不敢胡来乱为,也能使老实人发生幻想,贪图进取。它仿佛永远有一种羞怯之光,这个光既代表贞洁,同时也充满了情欲。”[3]111达士先生最后“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的病因也是与这“眼睛”有关。
“无论是试图以性去解构文化、解构男权,还是解构人性,这种对私密空间中的身体的关注,无疑都存在一种凸显性本能的倾向,甚至将性视为人的本体性的存在,由此形成私密空间身体叙事的身体——性的提喻修辞。”[7]女性身体具有美学功能,沈从文对女性身体符号的微妙的隐喻和象征的确为文本增添了美感。这些隐喻手法不仅是结构上的一种叙事线索和动力,在修辞上更与文本叙事的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息息相关。
二 对都市萎靡生命的反讽
沈从文曾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从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上海到明朗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沈从文的叙事开始从自身经历转向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他对人性的思考也由《边城》中对湘西文化的追思,走向《八骏图》里的对都市文化的反思。沈从文在青岛时期的创作多产且走向成熟,其代表作品《八骏图》便是构思于此。反讽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8]反讽原本是一种语言的修辞,即实际的意义与字面意义的对立,后来这个词变成了“讽刺”和“嘲讽”。在《八骏图》中,沈从文运用反讽艺术对都市文化生命力萎靡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反思。
白麻布蚊帐里,有个白布枕头,上面绣着一点蓝花。枕旁放了一个旧式扣花抱兜。一部《疑雨集》,一部《五百家香艳诗》。大白麻布蚊帐里挂一幅半裸体的香烟广告美女画。[3]99
教授甲把达士先生请到他房里喝茶谈天,房中小桌上放着全家福照片,而枕边却又摆着两部香艳诗词:《疑雨集》与《五百家香艳诗》。前者是明代诗人王彦泓的诗集,诗集名取自李商隐《有感》中“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的句意,集中诗多言男女艳情;后者则是民国前后在民间流行的一部香艳诗词集子。此外,蚊帐里挂着一幅半裸美女图,窗台上还放着红色保肾丸小瓶子和鱼肝油瓶子等。这一番景象甚是讽刺。
达士先生房中墙壁上挂了个希腊爱神照像片,教授丙负手看了又看,好像想从那大理石胴体上凹下处凸出处寻觅些什么,发现些什么。[3]103
教授丙尽管自认为是一个“没有恋爱观的老人”,然而在欣赏希腊爱神照片时却蠢蠢欲动,对“大理石胴体上凹下处凸出处”动手动脚,足可见他实际上早已春心荡漾。
“瑗瑗:我害了点小病,今天不能回来了。我想在海边多住三天;病会好的。达士。”
一件真实事情,这个自命为医治人类灵魂的医生,的确已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这病离开海,不易痊愈的,应当用海来治疗。[3]116
其他教授也一无例外地患有某些心理疾病,言行举止都有些怪异。达士先生自诩是个“身心健康的人”,是“医治人类灵魂的医生”,但暑期结束时,他内心潜在的“病毒”已然肆虐爆发,他害了与其他教授同样的病。“这病离开海,不易痊愈的,应当用海来治疗”,于是他便在海边滞留了。
作家以自己的生活审美意识为艺术表现的主体,《八骏图》主要是沈从文对生活审美意识的艺术表现。李健夫教授认为:“艺术作品中表现的艺术审美意识也是一个力场,它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心理机制通过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手段外化于艺术作品中的潜在力。”[9]1931年,沈从文经徐志摩推荐,被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聘为国文系讲师,当时他在青岛的居室是位于福山路的大学教授宿舍,《八骏图》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相传周穆王有八匹最出色的坐骑,称为“八骏”,而《八骏图》中的“八骏”则隐喻甲乙丙丁戊等教授,这些人“为人显得很庄严,很老成。但这就同人性有点冲突,有点不大自然……”,“虽富于学识,却不曾享受过什么人生。便是一种心灵上的欲望,也被抑制着,堵塞着。”[3]98然而在下意识层面,这些教授却和湘西边民一样,涌动着或隐或现的情欲,他们因为过于压抑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病态。
对沈从文而言,“生命立意是他的一个观察点。”[10]他认为作为一个人活在中国并不容易,尤其是活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因为读书人普遍有一种“寺宦观念”,“这观念反映社会与民族的堕落。憎恶这种近于被阉割过的寺宦观念,应当是每个有血性的青年人的感觉。”[11]由于沈从文将笔触瞄向了身边的教授们的私人生活,这便引起了一些敏感人士的不满,他自己曾说:“刊物从上海寄过青岛时,同住几个专家都觉得被我讥讽了一下,都以为自己即故事上甲乙丙丁……这些人照样活一世,并不以此为难受,到被别人如此艺术的处理时,看来反而难受,在我当时竟觉得大不可解。”[12]282-283除了影射和讽刺现实,《八骏图》对海滩等风光的描写以及精辟独到的爱情箴言具有非同寻常的美感,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表示了热烈欢迎。
三 结语
成名后的沈从文常自称是“乡下人”,“乡下人”不仅是沈从文对自己身份的自谦性认同,亦凸显了他的经验背景、美感趣味、文化视野和文学理想。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面对着都市文化的糜烂,需要唤起他家乡的包括少数民族的那种比较原始、雄强的生命活力来做一个补充……他想用这种平凡的、简朴的、单纯的生活方式来对抗这种畸形的都市文化。”[12]湘西少数民族的原始遗留里拥有着生命的原生态,切近生命的本来,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契合。”[13]沈从文崇尚的自然人性,正是圆满健全、生气流溢的文化生命力,健康的性爱则是这种文化生命力的物质化表现,沈从文认为它可以抑制现代都市的弊病。
“至于用来表现‘人’在各种限制下所出现的性心理错综情感,我从中抽出式样不同的几种人,用言语、行为、联想、比喻以及其他方式来描写它。”[12]282这是沈从文创作《八骏图》的心得。经过一系列的文本细读式探究,我们发现《八骏图》以“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作为主题和审美对象,巧妙地运用隐喻、反讽等手法,揭示了都市文化的腐蚀正是造成人的生命力丧失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生命力萎靡的罪魁祸首。总之,《八骏图》在体现生命立意,寻求“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文学理想的同时,收获了丰富的文化韵味和审美意蕴。
“一个人生命之火虽有时必熄灭,然而情感所注,在有生命处却可以永不熄灭。”[14]正是对人性的思考一以贯之的精神,造就了沈从文及其文学作品的深刻与动人。
[1]李健吾.边城[M]//.咀华集,咀华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3.
[2]李健夫.论审美主体的诞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4,(6).
[3]沈从文.八骏图[M]//.沈从文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M]//.新与旧: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长沙:岳麓书社,2010:11.
[6]伊人.情色之脚与性感之鞋[J].医药与保健,2006,6:36.
[7]黄晓华.小说叙事的身体符号学构想[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2):48.
[8][美]克利安思·布鲁克斯,袁可嘉.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949) [M]//.“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379.
[9]李健夫.论生活审美意识的主体地位——审美意识论之二[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5,3:40.
[10]钱理群.沈从文笔下的北京上海文化[EB/OL].http://www. china.com.cn/chinese/RS/931740.htm.[2005-08-03].
[11]沈从文.《八骏图》题记[M]//.从文自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253.
[12]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M]//.沈从文散文精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13]沈从文:由山水说起的一个故事[M]//.世界著名作家传奇故事.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232.
[14]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M]//.沈从文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26.
[责任编辑 自正发]
A Cultural Theme Interpretation of Eight Steed Ch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Theory
SUN Xu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Eight Steed Charts is Shen Congwen’s short story,which involves the theme of “Sexual Love and Cultural Vitality”. The story uses metaphor,irony and other techniques skillfully in the writing of female body symbols and the urban human nature,which has a rich cultural charm and aesthetic value.
Shen Congwen;sexual love;female body;cultural vitality;aesthetics
I206
A
1008-9128(2015)03-0054-03
2014-07-03
孙旭(1990—), 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与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