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持久战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2015-03-29季琳欢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国情抗日战争

季琳欢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

论持久战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季琳欢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

《论持久战》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具有宏远战略眼光的著作。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全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没有论持久战理论的科学指导,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文章重温了《论持久战》诞生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分析了论持久战理论对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进而论述了论持久战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

抗日战争;论持久战理论;抗战;中国化;深化改革

一、深入认识论持久战理论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自此,这篇抗日战争时期的雄文,犹如它的名字一样,发挥着持久而坚定的作用。早在1936年7月,坚持持久抗战的初步方针就已被毛泽东提出。他同美国驻华记者斯诺说道:“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朱德在《实行对日抗战》中指出,抗日将是一个持久而艰苦的抗战。同年10月,刘少奇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这篇文章中提出我国对日作战要坚持长期的游击战。周恩来在1938年1月发表的《怎样进行持久抗战》中也就如何进行持久抗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答。在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和总结抗战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呕心沥血,终于用不到10天的时间完成了5万字的伟大理论著作——《论持久战》。

首先,《论持久战》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日本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决战。”同时,他客观分析了当时中日战争的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道路曲折,即中日战争将是持久的,但是前途光明,因为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其次,《论持久战》论述了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毛泽东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量。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一定要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次,《论持久战》指出了运动战和游击战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主要的战略战术。毛泽东根据中日双方的基本情况、力量对比及战争发展变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相持和反攻阶段。同时他提出,在这三个战略阶段过程中,战争最主要的形式是运动战和游击战。[1]

二、论持久战理论对抗战的意义

《论持久战》制定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从全局上驾驭了抗日战争发展趋势,同时也提出在战争进行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战争形式。可以说,《论持久战》不仅仅是一部宏伟的军事著作,更是一部带有政治、哲学基因,能够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重要战略著作。

《论持久战》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抗战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处在水深火热、迷雾中的人们不再彷徨,有了前进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人民群众振奋精神,万众一心,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论持久战》科学地分析了中日双方各自存在的利弊条件,得出结论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国情。同时,毛泽东还指出,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前提之一就是国内必须完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要弄清楚当前状况下什么才是主要矛盾。[2]513事实证明,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实行全面抗战,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三、论持久战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

《论持久战》系统客观地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和特点,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决战,中国得道多助,日本失道寡助,胜利一定属于正义的一方,这是马克思主义国情观中国化;《论持久战》根据中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同时制定出不同的战略战术,这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中国化;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化。不仅是《论持久战》,毛泽东的很多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创造性、完美卓绝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回顾历史,我们党走过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与时俱进地把握着中国的国情和所处的世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历史经验。

论持久战理论中的国情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兼具理论和方法论意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以及阶级分析方法,深刻系统全面地分析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持久战理论对于今天我们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开拓现实,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四、论持久战理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繁重的事业。对历史实践的总结和对现实国情的准确把握使我们坚信改革是持久的且永远不会停滞。邓小平在谈到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时说:“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3]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只有坚持科学的国情观,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各项改革实践中去;只有科学分析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才能把握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路上稳步前进。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最伟大的战争力量是人民给予的”。[2]511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综上所述,要想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依靠人民群众三者缺一不可。

[1]李久林.《论持久战》的发表及其意义[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1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责任编辑:李敬晶〕

A841.2

A

1002-2341(2015)05-0012-02

2015-08-10

季琳欢(1988-),女,黑龙江杜尔伯特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国情抗日战争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家国情 诗词魂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