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道家气形神一体的生命构成论
2015-03-28白延辉
白 延 辉
(1.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2. 内蒙古医科大学 思政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生命结构问题在中国哲学中一般以“形神”问题的形式出现,从形神的相互关系、各自的功能价值等等诸多方面切入,探讨身心性命以及形神关系等问题。一般来说,形体是指与精神相对的肉体,是身体和身体所具有的器官,包括人的四肢五官、五脏六腑、七经八脉等等。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是指思维器官所产生的机能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一般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思想品德、性情魂魄等等。
道家思想对形神关系问题的详细论述是从《庄子》开始的,《庄子》专门讨论了形神问题。在《庄子》那里,“形”“神”二者构成一对关系范畴,分别代表生命构成的物质与精神方面。“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1]741。“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1]435这里的“形骸”与“神气”即是形体与精神,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庄子》把“气”作为生命形成过程的必经阶段,气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因子,它精细而流动不居,聚而万物生,散而万物消,人的生命亦是气化的暂时形态,人的生死决定于气之聚散。但是气在《庄子》这里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性,依然是生命未形成以前之气,还不是人的形质之气,并未对气如何充实形体、如何与形神发生关系进行具体论述。尽管《庄子》也论述气、形、神逐步产生的过程,但气还没有被视为生命构成要素。
黄老道家对于生命的构成问题极为关注,其理论更加深化、系统。黄老道家在形、神的基础上加入了气的部分,认为生命由气、形、神三个要素构成。《淮南子》提出人体的三层次理论:“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2]124形体为生命之寓所;气为充实于人体的生命力;神制约着形与气,是人生命的主宰。在个体人的生命构成中,形、气、神三要素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淮南子的三层次理论,可以作为黄老道家生命构成论的总纲。在黄老道家那里,气既为生命本原(精气),也是个体生命形成的前提条件(形质之气)。有精气然后才产生形质之气,有了形质之气才产生形体;形体是生命的基础,有了形体人的精神才有所托。因此,从生命的产生来看,是一个“有气→有形→有神”的步骤,这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集中于《管子》四篇、《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四部经典,通过文本的分析整理,发现其中的理论线索,按照“气→形→神”逻辑过程分析黄老道家生命构成理论,探讨黄老道家是如何认识“生命之气”“生命之形”“生命之神”的结构以及本质的。
一、生命之气
黄老道家生命哲学对于人的生命的探讨始终离不开“气”。在黄老道家看来,气是万物的共同本质,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的必备因素。当气与生命相关联时,气应该有“本原之气”与“形质之气”的双重含义。“本原之气”与形上之“道”相联系,是生命产生的根源,是指生命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黄老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源于“精气”,精气是人生命未形成之前的一种生命力或者源泉,也是生命的最精微、最纯粹的根源之气,应属于先天之气。“形质之气”即生命构成要素之气,是与生命体相关的作为生命质料的气。因为气不仅是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本原,也是构成人的生命的一种有形的或者精微的物质,生命从它孕育而来,本文称之为“生命之气”。“生命之气”是本原之“精气”在人生命体的具体落实,具有客观性和实体性。当精气集于人体构成人的生命时,与人体相结合而产生人体之气,此时的气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主要有两种:当精气进入人体而变成维持人体呼吸、心跳、体温等等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气,这是精气与人体形质的结合,黄老道家一般称之为“血气”;同时精气是人的精神意识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基础,精气与人的神志相结合,黄老道家一般称之为“志气”或者“气志”。血气维持形体,志气与精神沟通,形、神对举的生命构成论转化为气、形、神三位一体的生命构成论。
(一)血气
血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的重要范畴。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黄帝内经》说:“血气者,人之神也,不可不谨养。”[4]204血气一方面是指呼吸之气和血液,另一方面是指生命的内在基础和本质。中国哲学和医学认为血气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寿命长短,《管子·中匡》中齐桓公问管仲为身养生之法,管仲说:“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5]认为血气的通畅是治身以达长寿的重要方法。黄老道家生命哲学中的血气一般也是指周流于人体的形质之气,是人体生机和活力的发源地。对于血气的探讨主要有《淮南子》和《黄帝内经》。
《淮南子》把血气作为人之生命的生机和活力,认为气充实而畅通,则形体强健而精神逍遥自在;气阻塞瘀滞,则形体与精神萎靡不振。“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营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2]124。人的形体康健,能够做到目视分明、耳听清晰、形体能御、百节可伸;人精神通达,可以察黑白、分美丑、别同异、明是非;这都是因为有气充盈着人的形体,而且精神能为人自由支配的原因。作为充于人形体之内的气,如同血液一样流行于人的身体。《精神训》说:
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而五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耳目清、听视达,谓之明。[2]731
血气是人体的精华,而五脏是人的精粹之所在。如果血气能充实流行于人体之中、五脏之内而不妄自散泄,那么人对于外物的嗜欲就会减少,就会耳目清明、视听通达。此时五脏就能隶属于内心之自然本性而不乖戾,能去除昏乱的志欲而无邪僻之行,就会达到精神旺盛而精气不散泄,也就能做到“理”“均”“通”,达到视无不见、听无不闻、为无不成、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侵的神明境界,可以常保性命的虚静与恬适。
《黄帝内经》作为医学典籍对于血气的考察远远多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其中的血气,是指人体形质之气,认为人体之气由先、后天之精化生,并与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融合而成。气流动不居并注入目、耳、鼻、口各部分,形成各种官能:“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4]25所以,从人的气色上可以推断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状况。《黄帝内经》中的精气、六气(精、气、津、液、血、脉)、营卫之气都应归属于血气一类,即血气的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态。《灵枢》曰: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于生而周于性命者也。[4]285
杨上善注:“血气精神,奉于一形之生,周于形体所仪之性,亦周有分无间之命。故命分流动成形,体保神为性,形性久居为生者,皆血气所奉养也。”[6]血气充满人体,在人生命的生长壮老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赖之以维持生命、维护健康的最基本条件。《灵枢》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4]321这里所说“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就是说,人之生命因得父母阴阳之精气而产生营卫血气,进而生五脏、神志,而后成人。个体的人生命长短各不相同是因为人的先天禀赋有强有弱,如果五脏发育良好,气血得以化生;营卫气血运行通利和调,使得脏腑肢节得以保养,腠理致密不受邪气侵扰,呼吸徐微脏气安定,神气内守而不外泄,如此寿命就能长久,因此血气决定着人体的健康与夭寿。同时,人的生命历程及各个阶段的生命状态和特征也由血气的盛衰决定,《黄帝内经》以百岁为期,以 10岁为一个阶段,分别论述各个阶段的表现及生理特点,而血气在人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血气已通→血气始盛→血气盛满→血气平盛不摇→肝气衰→心气衰→脾气虚→肺气衰→肾气焦→神气皆去。这就是人从少年到中年,再从中年到老年生命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状态因为血气的变化而变化。
综合《淮南子》《黄帝内经》对于血气的阐述可以发现,血气作为后天之气指的是人体形质之气,血气的存在维持着人的肉体生命,决定着人的健康夭寿状况,与志气相比较血气对于人的生理生命更重要,与人的精神生命关系较小。“生命之气”除了与形体相关的“血气”,还有与人的精神生命相关的“志气”。
(二)志气
如果说血气指的是周流于人体的形质之气,血气给人以身体;那么志气或者叫气志,就是给人以精神。黄老道家对于志气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淮南子》。在《淮南子》看来,血气和志气都是由精气变化而来的。当精气如血液周流人之身从而维持人的形体和生命之时,称为血气,血气充人之形;当精气使人精神旺盛、辨识外物、区分美丑、给人以智慧时,称为“气志”或“志气”。《淮南子》常以“志”与“气”合称,而且经常把“气志”与“精神”连称。如:“营其精神,乱其气志”[2]111“形神气志,各居其宜”[2]112“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2]125“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2]731。气是介于“形”与“神”之间的,“志”则含指精神作用,显见“气”与“志”相连称较之“气”与“血”连称更接近于精神状态。“志气”或“气志”都指的是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有了这种志气,人才能与道沉浮俯仰,因此圣人不仅要养形体之血气,更要养精神之志气。在《淮南子》看来,志气是高于血气的,志气更符合于“气之精者”的要求,更能突显人精神的重要性。《淮南子》把人的生命之气进行分类,分为血气和气志,二者分别属于形体和精神,这是对气论的发展,也为论述形体与精神二者的关系做好铺垫。
黄老道家生命构成论对于生命之气的探讨侧重于从生理构成的角度探讨气对于人体生理、健康的决定作用,因此侧重于血气的探讨。对于志气的探讨仅见于《淮南子》,这是因为《淮南子》的精神实质更接近于《庄子》,更倾向于追求超越的、无碍的自由精神。但正是《淮南子》对于志气的探讨补充了以往著作的缺憾,志气与血气共同构成人的“生命之气”。
二、生命之形
形在人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形体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无形体则无人生。何谓“形”?《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7]“形”即指与无形之道(气)相对的有形质之器(物)。生命之“形”作为人体生命构成要素指的是人的有形实体,它包括五脏六腑、身体五官,为人的生命活动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现实条件,没有形的生命体是不存在的,人们对生命的认识首先是对形体的认知。
黄老道家承认形体在生命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分析了人的形体构成。黄老道家认为,道(气)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的共同本原,天地万物都由无形之气产生,万物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天人之间存在着同构的关系,自然现象与人体具有相似之处。在这种“法自然”原则的指引之下,黄老道家把天体构成与人体构成相比附,提出了对人体结构的初步设想和推断。尽管从今天看来,这种关于人体结构的设想不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但是把人的形体与自然界相模拟的思想,是对当时有神论的有力抗击,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生命体本身;也指引人们能够认清生命的本质,明白生死本是一个自然过程,从而能够坦然迎接生存、面对死亡。例如,《吕氏春秋》强调人与自然具有相似性,“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8]45“其情一体也”的观点与《孟子》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矣”的思想是相通的,虽然万物之形各异,然而万物相通并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因此治身与治国之时应采取“法天地”的思想方式和措施。
《淮南子》以气为自然与万物的本原,认为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关系,人身取象于自然,并详细分析了人的生命的形成过程,把人的身体器官与自然现象相类比,“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2]722。人的形骸与天地也是相类似的,人的头是圆形的像上天,脚是方形的类似于大地;上天有四季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九解八方中央、一年三百六十日,人也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个关节。《精神训》主要论及人体与天体的四层同构关系:一是人的四肢与四时相对应,在时间上同构;二是人的心肝脾肺肾五脏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这是物质结构上的对应;三是人之九窍与天之九野相对应,九野是中央和八方之天的简称,这是在空间上的对应;最后人的三百六十节与一年的三百六十日相对应,这也应该属于人与天在时间上的同构关系。另外,人的感情波动也与天气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2]722同时,《淮南子》认为人的寿命长短、身体轻重、容貌美丑、动作快慢、声音大小、性格强弱、甚至品质好坏、道德善恶,都与一定的土质、气候、环境有关系,如“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暗,风气多聋”[2]451等等。综之,《淮南子》从天人同构、天人相参的理论出发,用自然现象阐明人体器官功能和精神活动,为其养生理论寻找客观依据和规律。
与《淮南子》同样,《黄帝内经》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4]402-403。《黄帝内经》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更加细致地描绘了人体与天地相应的状态,与《淮南子》的天人同构论相比更加细致详备。
可见,在黄老道家生命哲学中,从《吕氏春秋》开始,到《淮南子》和《黄帝内经》,人体作为小宇宙处处体现着与外在大宇宙的和谐统一。各部著作都把人体的各个部分与自然界相比附,寻找它们之间的对应性、相似性,并进而做出某种类比推理。尽管这种类比方法并无太多的科学性,但是这些类比附会,“依据人与自然相类似而进行类比推理的方法,包含着应当肯定的成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自然的某种现象作为天然实物模型,来认识人体”“那些幼稚的附会,正是沿着人体与自然相统一的方向,攀登人体科学殿堂的发端和副产物”[9]。
总之,对于生命之形的论述,黄老道家遵循“法自然”的自然主义原则,对人体进行比较客观的认识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与儒家的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突出身体的道德意味,以及墨家讲求“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1]1074,不顾身体、只为天下相比较,黄老道家对于人的形体的认识以及态度更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也为正确认识人体、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基础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医针灸学、解剖学以及黄老气功导引、健身养生之术都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生命之神
古人把宇宙自然规律称为神,因为自然规律具有支配和主宰万物的特性,《说文解字》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10]所以,“神”为物之主宰者。《黄帝四经》云:“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者也……神明者,见知之稽也。”[4]176在这里,“神”也是指宇宙自然规律。同时古人也把人的意识称作神,因为人的意识具有灵动性,可以如自然规律一样参与人体生命的调节。因此,神的概念,从广义来讲,指天、地、人的自然规律;就狭义而言,指人的意识,包括思维、意识、感觉、情感。本文所论“生命之神”中的“神”是从狭义讲的。
(一)神的构成
在黄老道家生命哲学中,作为生命体构成要素的神,指神的概念的中狭义之神,也就是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意识、感觉、情感等内容,神与气、形三者共同构成人的生命。神在生命体构成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界以及人自己的认识功能,二是对人体的控制支配功能。黄老道家生命哲学把精神意识看成人的生命主宰,神制约着形与气。
对于生命之神的构成和功能问题,进行详细论述的黄老著作并不多见,仅《黄帝内经》论述较为周详。《黄帝内经》论述了人体形、神的形成以及神的分类。认为天赋之德下降、地赋之气上升,阴阳二气和合而使万物化生成形,人从而产生。而阴阳相结合所产生的生命体中最精微的部分叫神,因此神是人体中最灵动的部分。人的魂、魄、心、意、志、思、虑、智,都是由神派生出来的,魂与魄是神之“别灵”,魂是随着神的往来活动而出现的知觉机能;魄是跟精气一起出入而产生的运动机能;心、意、志、思、虑、智,都是神的功用:可以认知外物的叫做心,心里有所忆念而留下的印象叫做意,意念形成了认识叫做志,根据认识反复研究事物的变化叫做思,因思考而有远的推想叫做虑,用以判断是非且因思虑而能定出相应的处理事物方法叫做智;所有魂魄、心智、思虑、智慧都是神的一部分。尽管人体来自父母之精气,“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4]73。但是,仅仅有血气、五脏的形体还不能称之为人,“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4]321。也就是说有了神才能称之为人,人是形神合一的高级生物。在《黄帝内经》中,人是形神相依、心身相关的统一体。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无以活。若神脱离形骸而散乱,人体即成行尸走肉,人之衰老亦是形与神离的结果,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4]1-2,昭示了“形与神俱”之重要性。
(二)神与心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与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肉体之心;二是指人的精神意识,这层含义与神的含义相类似。孟子最早提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7]2753的观点。黄老道家生命哲学对于神与心的关系的论述,主要见于《淮南子》。
《淮南子》关于“神”与“心”关系的论述比较错综复杂,不同的篇章也有抵牾之处,但是如果仔细推研还是能发现其共同之处的。《淮南子》中的“神”作为形容词时,指的是微妙不可测的作用;做名词用时,指的是人的精神。《淮南子》提出“神者心之宝”的结论。在《淮南子》中,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说心是形的一部分,无形即无心。心既然与形体相连,便生好憎之情。“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2]94。此时的心是指每个人都有的与形体相连的有喜怒哀乐之情的心。心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与“神”相关的心,此时的心是作为“形体之主”出现的,《精神训》说:
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2]745
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2]103
心既为形之主,对形体能发挥统率的作用,那么生命就能进入自然理想的状态。《淮南子》这里所说的心的作用与神的作用是相通的,心与神都制约着形体。但是《淮南子》并没有说心与神是相等同的。之所以神并不等于心,是因为心虽然具有主宰作用,但是心的自身与形体相连,是形体的一部分,并且由此心可以产生好恶之情,因此,不能与具有超越性质的精神相等同。《淮南子》认为,只有通过类似于庄子的“心斋”“坐忘”的功夫,“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此时的心才能不为嗜欲所染,可以成为“神”。而神是心之“宝”贵者,是不掺杂嗜欲之心。《淮南子》认为,这种神是无比珍贵的,值得圣人珍视和追寻。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4]66
心为各器官之主,肝、肺、脾、肾等都是在心所主之“神明”统摄下发挥具体功用。心安、心静是精神意志平定、五脏安好的前提条件。可见,舍于心的“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4]531。“神”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调节和控制着人体的机能,主宰着人的生命。可以看到,无论是《淮南子》还是《黄帝内经》,在论述神与心的关系时都以神为主导,强调神为心之“宝”。这是在“神制形气”的原则上,坚持“神者生之制”的思想,进一步突出了神在生命中的主导作用。
综之,在黄老道家生命构成论中,气、形、神三要素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功能,在人的生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可相互替代然而必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的生命体。黄老道家生命哲学构成论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整体性特征。作为人的生命要素的形、气、神三者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人体。第二,类比取象的特征。在对于生命结构的认识中,黄老道家把大自然作为大宇宙,把人体作为小宇宙,把人体的五脏六腑构成与大自然中的事物相比附,构成天人一体的生命结构观。
[1]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程树德.论语集释·季氏[M].北京:中华书局,1990:1154.
[4] 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5]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匡: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4:385.
[6]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76.
[7] 王弼.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韩康伯,注.孔颖达,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79:83.
[8]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情欲: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45.
[9] 胡奂湘.《淮南子》的人体观和养生思想[M]//杨儒宾.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3:500.
[1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卷一示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