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淮安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思考
2015-03-28李倩,董记
李 倩,董 记
(1.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江苏 淮安 223001;2.淮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江苏 淮安 223001)
后申遗时代淮安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思考
李 倩1,董 记2
(1.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江苏 淮安 223001;2.淮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江苏 淮安 223001)
结合淮安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分析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阐述淮安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从实现保护运河遗产、展现文化价值与延续运河功能良性互动的角度,围绕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完善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措施,对平衡有效保护与适度利用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思考和探索。
世界遗产;大运河;保护管理
1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意义深远
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开创了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一个新阶段。首先,大运河应该说是世界遗产史上成功申报的首例真正意义上的活态遗产,这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中国大运河有着几千年的开凿发展的历史,在这过程中,运河的河道及相关的水利水工设施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连通江淮的邗沟,到隋炀帝开凿的隋唐运河,到元代截弯取直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再到康熙帝时代开凿的中运河,直至解放后对京杭大运河的改造拓宽,在这2500多年当中,河道的尺度、走向、形态,包括与之相对应的闸、坝、堰、堤、桥梁等水工设施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如今,济宁以南的京杭运河仍在通航,但有半数是由新开通的运河河道替代了古代运河,因此运河苏北段也有不少变为遗址,运河功能的维持和延续,与运河功能改变的河段同时存在。这在世界范围内的运河遗产中是罕见的”[1]。其二,说大运河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遗产是因为大运河至今还是一条在用的河道,其航运、灌溉等功能还在当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江苏段的运河是全流域通航能力最好的河段。
其次,大运河作为一项成功申报的世界遗产,其空间尺度之大,连接的河流之多,流经的区域之广,也是其它任何世界遗产都无法相比拟的。这次申报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隋唐运河、浙东运河、京杭大运河三个部分,流经两个直辖市、6个省、27个省辖市,是选取了沿线价值较高、保存状况和管理状况较好的部分遗产,河道的总长度有1011公里,遗产区31处,遗产点58处,遗产核心区的面积为20819公顷,缓冲区面积为52747公顷。这样大尺度的线性遗产、文化廊道也开创了世界遗产史上的先例,而且根据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政府的承诺,未来还将适当扩大缓冲区的面积,以进一步保护好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其历史风貌得到维护。
再次,中国大运河作为一条延续了数千年的交通大动脉,对一个国家的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之大也是其他世界遗产所不能比拟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悠久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2]中国大运河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从建设到管理,再到使用,都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撑起了一个东方帝国的经济命脉,影响其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和两岸人民的生活。
创办昆明哈尼染化妆品有限公司的是30岁时的李高明,此刻,他正对着我讲述着十几岁的自己。他坐在一把圆形转椅上,蓬松而丰盈的刘海挡在前额,紫色的衬衫、黑色的紧身裤、黄色的短靴,身后是五颜六色的染发颜料。店外一对旋转的灯箱发出亮白的光,有点刺目,让人看不清店名。紧紧挨着的商铺一直在循环播放着吵闹的音乐,李高明却已安之若素,继续他的故事。
2 淮安在大运河申遗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从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来看,淮安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居南北之冲,近长江而濒黄海,古淮水、泗水在此交汇,历史上称其“居天下之中,北达河、泗,南通大江,西接汝、蔡,东近沧溟,乃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3]。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淮安成为运河上的一个重镇。历史上的淮安曾是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盐转运中心和漕榷中心,历代的河工治理和漕运指挥给淮安留下了丰富的水工遗存和管理机构遗存,尤其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黄河因其是多沙河而善淤善决,对运河的正常通行造成很大的困扰,尤其自明以后,黄、淮、运三河在淮安清口地区交汇,纠缠了数百年,朝廷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清口地区实施了大量的水利工程。“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亦病。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施工之勤、糜帑之钜,人民田庐之频岁受灾,未有甚于此者”[4]。为了治水保运,明清两代数位水利学家如陈瑄、潘季驯、靳辅、徐端、张井、高斌等在淮安实践了他们的治水理念,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水工遗迹和管理机构遗址、标志性建筑物、聚落遗产等一起构成了淮安丰富的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淮安作为大运河沿线的一座重要城市,这些年积极参与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境内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使淮安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也给了淮安一次向全国人民,乃至向世界人民展示自己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城市文化实力的一个机遇。在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31个遗产区中,有淮安的清口水利枢纽和漕运总督公署遗址两个遗产区;在58个遗产点中,有淮安的清口枢纽、清江大闸、漕运总督公署遗址、洪泽湖大堤、双金闸五个遗产点;在参与申报的1011公里河段中,包含了淮扬运河淮安段。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淮安已经成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城市,也说明了淮安在整个中国大运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体态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一颔首、一皱眉、一眨眼,一举手,一倾身,以及瞬间的微笑或忧伤,都传递着一种特别的信号,教师既要善于应用这些细微的体态语言,更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这些细微的体态语言,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灵动出课堂的精彩。例如,《天路》中有这样的句子: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用手势演示“穿”、“越”、“过”、“奔腾”这几个动词的不同状态,感受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感悟这些动词的准确性与生动性,让学生的视觉产生一种美感,内心产生一种灵感。
其次,从纵向的运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淮安是大运河连接淮河、长江、黄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大运河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淮安都是不可或缺的。奠定中国大运河主体工程的三个标志性阶段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战争和运输的需要竞相开凿运河,其中最著名的是邗沟的开挖,它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连接淮河支流泗水和沂水)、隋唐时期(先后开凿了通济渠和永济渠,并重修江南运河和疏通浙东航道,形成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的中国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尤其是隋炀帝在邗沟的基础上重新疏浚山阳渎,基本形成了后代运河的规模)、元朝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关中地区迁移到北京,元世祖忽必烈组织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等河道,从而将大运河改为直接沟通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内陆运输水道,形成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到明永乐时期,为缓解运河负担而按照宋代沙河路线开凿了清江浦河。在中国大运河的这三次修建过程中淮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邗沟其北段就在今天淮安市淮安区的末口,现在遗址犹在。隋炀帝时期修筑的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在唐宋时期改称广济渠,又称汴河或汴水,其东段就在淮安境内。而在元朝开始的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中,其中的淮扬运河段是其中规划思想最科学、通航条件最好、年通航能力最大,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作用的河段之一。正因为淮安与中国大运河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所以淮安是一座典型的因运而兴、因运而盛的城市。一方面流淌2000多年的运河使淮安人民享受着运河舟楫、商贾往来带来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文化交融,乾隆时期淮安人口已有54万,胜于当时的汉口、南京[5];另一方面也承受着河水暴虐、河道变迁带来的种种苦难。这一切孕育出了淮安独特的民情风俗,深刻地影响着淮安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和节庆庆典中无不深深地刻上运河的印记。这些既成为淮安人民的集体记忆,也留存在我们今天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3 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淮安段)保护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首先,要学习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模式,进一步提升保护与管理能力。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保护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标,它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对相关遗产保护的主要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操作指南,在操作指南中,最初只定义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分为文物古迹、建筑群和遗址三大部分,后在不断修改的操作指南中增加了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遗产路线(heritage route)等大尺度遗产。运河遗产作为一种大尺度的遗产,这些年不仅得到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等组织的重视,而且这些新型的遗产也得到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他们在类似河流峡谷、运河、铁路线、道路等遗产的保护方面不仅走在我们的前列,也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这些年美国正在实施的遗产廊道保护工作,在对线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注重其生态、休闲、景观等综合功能,把遗产保护与生态环保、区域振兴、文化旅游、居民休闲和民众教育相结合,既保障了遗产的安全,又使遗产“活”在了当代人的生活中。美国建立的第一条国家遗产廊道是1984年由里根总统亲自签署的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运河国家遗产廊道,这些年美国已经陆续建立了十多条国家遗产廊道。因此,我们在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既要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际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保障运河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又要借鉴美国等在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维护其航运、灌溉等现实功能的同时,使其成为淮安的文化景观廊道、休闲生态廊道、旅游教育廊道。
大运河作为一项特殊的遗产,对其保护利用应该也有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措施,对运河遗产的保护不应该只是限制性的固化保护,而应该是基于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保护。在保护的手段上,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和非技术手段相结合。从技术手段层面,如开展本体保护、考古调查、模型展示、记录档案填报、博物馆展陈建设、建立标识系统等手段。所谓非技术手段就是把对运河遗产的保护有机地融入到当代经济社会建设,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之中,使运河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赢。具体说来,可以在运河周边区域开展特色旅游、村落建设、生态农业、遗址公园建设、城乡绿化美化等相关经济社会活动,使运河遗产的保护摆脱为保护而保护的窠臼,使遗产保护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民众,探索出一条活态遗产保护的新路径,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次,要完善后申遗时代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措施,为保障运河遗产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活态的运河遗产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依据保护对象性质、形态、价值进行科学分类,结合保护、管理与利用的实际需要,研究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一是,继续发挥大运河协调机制的作用。在大运河申遗期间,国家将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设在了扬州,沿线城市也陆续成立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领导小组,制定了定期研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会商制度,这些机构与制度的建立,对大运河成功申遗起到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保障作用。后申遗时代,大运河作为流动的跨区域的世界文化遗产,统筹处理好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更需要有一个运行顺畅的协调机制作为保障。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水利、文物、交通、航道、城镇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如果责、权、利不够明确,在工作实践中极易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大运河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业优势,使运河遗产真正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二是,加强运河遗产周边的环境治理。淮安运河遗产分布在淮安市的淮安区、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洪泽县、盱眙县,四区两县辐射近300万人口,遗产种类复杂多样,遗产所在地环境不一,部分遗产点周边环境较差,道路不够通达,周边老百姓生活质量较差。因此,加强遗产周边环境整治,维护好在用的河道,加强水体的保护,清理水面及岸线垃圾,修复河流生态,确保河道水质与其功能要求相符,提高河堤景观和绿化水平,改善世界遗产周边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品质也是维护遗产尊严,使遗产得以永续保存的一个有效手段。三是,进一步提升监测管理水平。淮安运河遗产既有线型活态的河段,又有具体的遗产点,其中遗产区总面积3970公顷,缓冲区总面积6289公顷,总面积超过一万公顷,为整个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七分之一。仅凭人工巡查已难以满足世界遗产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要求,因此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工作意义重大。要围绕淮安运河遗产的特点,以满足保护管理的需要为基点,扩展现有的监测系统功能,加强数据分析展示,对重要遗产点进行视频监控,强化文物巡查人员的远程管理能力,实现遗产监测信息资源科学管理与信息共享,从而达到对遗产的合理保护、有效管理、科学决策的目标。
考虑到“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以下简称“三小”)点多面广,各地差异很大,由国家统一规范难度较大,食品安全法明确授权各省区市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操作性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办法。至2017年年底,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了“三小”地方法。
再次,做好运河遗产的解读展示工作。淮安不仅和运河相伴相生几千年,而且历史上还曾经是漕运指挥、河道治理、粮食储运、盐榷税务、船舶制造五大中心,要真正实现保护运河遗产、展现文化价值与延续运河功能的良性互动。保护是根本,利用是关键,既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把运河遗产孤立于人们的生活之外,又不能竭泽而渔,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性开发。应当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合理利用,推进淮安运河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在发展中延续淮安运河遗产的文脉与活力。具体而言,一是,围绕运河遗产建设富有淮安印记的主题文化遗产区。保护好里运河的天际线,按照“一线两岸多点”的规划设计思路,重点打造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红色旅游展示区、丰济仓遗址漕运文化展示区、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河下古镇历史文化体验区等主题文化片区,完整有效地保护好运河遗产的本体及其生存环境。二是,改造建设特色行业博物馆群。结合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的特质,充分挖掘淮安历史文化底蕴,注重精品专题博物馆、特色博物馆建设,在运河遗产周边特别是里运河两岸可以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博物馆,如世界运河博物馆、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民俗馆、淮安钞关遗址博物馆、中国象棋馆、冷兵器博物馆、漕船博物馆、盐文化博物馆、淮安水利博物馆等,以博物馆丰富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促进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三是,加强遗产周边经营业态的规划引导。目前遗产周边整体环境较差,里运河两岸的经营门类杂乱无章。应加强对遗产周边经营业态的合理引导,以凸显运河文化为导向,合理布局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重点展示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做到规划项目与运河遗产的环境协调一致,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课题组.大运河清口枢纽工程遗产调查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335.
[2] 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遗产文本中国大运河[EB/OL].[2014-06-22]http://www.sach.gov.cn/art/art_722_92137.html
[3] (明)席书.漕船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33.
[4]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 赵明奇,韩秋红.运河之都淮安及其历史地位的形成[M]//淮安市志办公室.“运河之都——淮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7:87.
(责任编辑:郑孝芬)
O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uai'an Canal Heritage in the Post-Application-for-World-Heritage Era
LI Qian1, DONG Ji2
(1.The Culture, Radio, Press and Publication Bureau of Huai'an,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2.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tation,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rotecting Huai'an Canal heri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ccess in applying for the world heritage of Grand Canal, expounds the value and status of Huai'an Grand Canal during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for the world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ecting canal heritage, presenting culture value and prolonging canal function, the paper, centering on the requirements for protecting the world heritage, makes an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managing measures of living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preservation and moderate utilization.
world heritage; Grand Can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2015-10-20
江苏省文物局项目 (2014SK17)
李倩(1962-),女,江苏扬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运河文化研究。
K206
A
1009-7961(2015)06-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