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5-03-28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农村

(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安徽 蚌埠233030)

农民是城市建设中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大都处于社会边缘,是社会弱势群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要不断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以人为核心,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发展城乡经济,促进城镇化建设,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提出的理论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毕生都在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其理论对于后人探索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存在状态前后相继地分为“异化的存在”和“自由自觉”的存在,在这个阶段马克思认为人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存在”出现分离。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及后来1867年的《资本论》等专著中,将人的状态又前后相继地分为“异化的存在”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存在。这个时候马克思明确地认识到人异化的真正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及与此水平相适应的分工、私有制。”最后,马克思得出结论,人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彻底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1]。马克思又将人的发展和自我解放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狭隘、原始的个性;第二阶段是物的依赖关系,由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出现,人的生命状态不再饱满,需要彻底的解放;第三阶段是自由个性,个人、社会两者的发展与生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致[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提出每个人不能发展,社会就得不到发展。“自由、民主被视为动员、组织广大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条件,也将其视为革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3]邓小平同志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人的发展问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更是清醒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他高瞻远瞩地提出“关键在人”的思想。其提出的解放思想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先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他提出中国改革首先应在农村进行,这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在人的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蕴涵的价值取向,首次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并提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两个历史过程”永无止境、互相统一的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历史行动来实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释放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能量,不仅深化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而且完善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我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提出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武器,它不仅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梦,更是具体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梦,“中国梦”的实现蕴含着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要素[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新型城镇化理念是紧密相连的。党中央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明确了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这是决定我国城镇化进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抉择。

二、新型城镇化及其重要意义

(一)城镇化的概念

许多文献资料中出现“城市化”和“城镇化”两个不同的名词,实际上它们只是英文单词“Urbanization”的两个不同的翻译版本。但城镇包括不同规模的城市和镇,与乡村相对,是乡村发展为城市的初级阶段。对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是对于城市化的概念很难形成统一的解释,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都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说明。“人口学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提高的过程;经济学把城市化看作人类生产活动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换,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人类学和社会学则把城市化理解为城市性生活方式形成、强化和传播的过程;地理学把城市化理解为地域演化的空间过程,这种演化包括乡村向城市的转变、城市向外扩张和城市内部地域不断演变的过程。”[5]虽然不同学科从他们的学科方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地将城市化当成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即乡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是“乡村-城市连续论”。

美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约翰-弗里德曼综合各个学科对城镇化概念的解释,进一步提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涵盖了人口和非农生产在不同城市地理的集中、农村面貌向城镇面貌的转变;也体现在城市精神文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乡村地理的扩散、渗透过程。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城镇化,后者则是精神层面上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产生城镇化,城镇化既是结果又是过程。我国的城镇化与国外传统的工业拉力为主的城镇化有所不同,其内在动力在于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市民化,而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不能以牺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要以农民的切实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人口市民化要合理有序地进行,并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重要理念,为实现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提供了理论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三化”协调发展,形成以城市经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与信息化相互依托的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使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地融入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标就在于不断发展城乡经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破除人民思想禁锢,加强素质教育,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即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城镇化发展的落后,有限的农业资源上承载着过多的农业人口,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并且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管理,难以打开广阔的农产品市场,进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可以消耗过剩农业人口,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高自身的收入。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利于开拓农产品市场。总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农民素质的提升。城镇化的推进促进了城镇企业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使得依附的第三产业也得到极大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也有利于农村引进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城镇化的推进将过剩的农业人口引入城镇,逐步改变了进城农民过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走向全面的现代化。

3.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求繁荣城市经济,也要发展城镇经济,这样就形成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等问题。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居住、生态等也将得到显著改善,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节约了生产投资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然而,片面追求城镇数量、城镇规模以及城市人口数量,忽视了广大的农民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导致农民群体物质条件恶劣,综合素质偏低。我国城镇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欠缺,使他们难以融入城镇生活,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传统的城镇化并没有从思想和政策上注重农民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成果没有惠及到广大的农民群体,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也明确提出“我国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强重视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不仅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根本上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能使城镇化与农民的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互为统一的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民转变为市民,即农业人口市民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而进入城市务工,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城市文明,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农民进入城市工作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物质条件,从根本上缩小与城镇人口的差距。并且,新型城镇化将逐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使农民工享有等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切实体会到主人翁意识,改变他们过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公平正义。总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农民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下,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仍占很大比重。农民除了受教育水平不高外,除了拥有农业生产上的经验外,大部分农民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和专业技术。因此,很多农民进城难以找到工作,而且他们也只能胜任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这对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非常不利,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在新的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国家和社会对农民的素质问题关注已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地区人口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鼓励他们进城工作。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培养专业技术和高素质人才,通过培训和教育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思想、文化、科技素质,有利于农民的全面发展。

(二)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类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的素质高低,人的发展的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小。”[6]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新时期很多企业进入农村,其优势在于靠近农村,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村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壮大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农民因此进入农村企业工作,解决了当地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消费,为当地农村的土地城镇化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缓解了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他们进入城市务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解放了落后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农民开始不仅仅关注物质生活水平,更加注重自身享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这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制度上的健全和完善,也为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四、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7]因此,人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人力资源的开发[8]。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是一个大的群体,人数众多且素质较低。2015年2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11 部委联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拉开帷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稳定生产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大地激发社会潜能,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一)加大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增加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努力破除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由于我国的农民数量众多、他们的总体素质较低,这对农村地区发展经济十分不利。由于科技文化知识缺乏,很多农民除了农业生产外缺乏其他的谋生手段,这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尝试与农业生产无关的工作;同样,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很难融入城市,他们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因此,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根据当地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开展农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普及工作,对适合农民学习同时又是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应大力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中国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得新型城镇化建设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建设队伍,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撑。

(二)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应加大对农村青少年基础教育的重视,因为农村青少年的科教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将来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础教育普及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基础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9]。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统筹城乡发展,特别对基础教育发展予以重视,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学校教学设施,提高边远山区人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三)完善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因此,应完善农民工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农民进城务工解决后顾之忧,也有利于农民市民化和促进社会公平。在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上,应积极消除农民工在流入地参保的障碍,并尽快规划出一套灵活的参保制度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办法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应保障随迁子女享有城镇义务教育的权利,尽快制定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实行办法。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应尽快落实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并根据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办免费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11]。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注重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只有坚定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巩固新型城镇化已取得的成果,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使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互协调、同步发展,城镇化建设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才能有效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切实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王金福.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学科视界和历史观视界[J].山东社会科学,2014 (4):25-3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7.

[3]吴伯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旨归[J].福建党史月刊,2013 (12):32-35.

[4]杨爱玲.论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J].三峡大学学报,2013,35 (3):16-17.

[5]宋俊岭,黄序.中国城镇化知识15 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35-38.

[6]郝立新,王为民.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 (2):2-8.

[7]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6-279.

[8]王婧翱.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3,29 (9):5-7.

[9]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4:11-65.

[10]徐礼堂.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 (5):10-13.

[11]周冲.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及具体实施对策——以宿州市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 (1):2-4.

猜你喜欢

城镇化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