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2015-03-28阳小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

□文/阳小玲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

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文/阳小玲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

[提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0日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转向了“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而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下社会的焦点,这逐步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作为特殊群体的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遭遇歧视,就业率低于男生。高校女大学生经常会感受到“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扰,就业机会不均等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尽管女大学生在学习成绩、社会生活、工作能力等方面有不少骄人之处,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会倾向于要男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生简章中就写明:只限招男生。女大学生还没有任何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就直接被拒之门外。即使有机会参与应聘,其就业准入条件也较高,既要有出众的学识与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形象气质,还要承受一些隐形附加条件的压力,譬如“五年内不能生育”等。

(二)就业质量低,就业层次不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更为漫长,所付出的成本也更高。然而,即使经过艰辛好不容易获得了职位,但其就业层次低,总体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就业岗位大多以文秘、财会和客服等初级岗位为主,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工作的女生不多;即使在同等岗位上,以工资为主的各种物质待遇方面和男生也有差距;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大多数女生感觉工作压力大,上升空间没有男生大。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大学生整体就业局势严峻。世界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起伏变化中,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美国经济复苏较预期慢,欧元区面临信贷危机,新兴市场通胀上升及政策逐渐趋向紧缩。这种动荡的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当前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就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袁贵仁在2011年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传统的性别图式的影响。传统的男性图式就是刚性的,是要有担当,要肩负起家庭与国家的责任,而女性图式则是柔性的,是较为依赖的,主要承担对家庭的照料。虽然社会进步了,但是这种传统的性别图式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种图式影响了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将女性所应从事的职业局限于教师、文秘等行业,因而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以岗位不合适而拒招女大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认为女性在社会成就方面远不如男性。

(二)学校因素

1、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女性的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女性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被忽视,没能让女性通过教育取长补短。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理论较多,而实践很少;知识积累较多,而能力培养较少。而实践与能力正是女大学生所缺乏的,很多女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高,但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还有一些高校容易将部分女大学生的缺点看成女生的普遍缺点,认为女生缺乏独立意识与竞争意识,因而对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要求较低,造成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下降,职场的竞争力不足。

2、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高校在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方面没有切实考虑到女性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要求,与社会就业市场的衔接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体现在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滞后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学校的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也导致了女生就业难。

(三)自身因素

1、女性生理特性的影响。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一生要经历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这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所牵涉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虽然我国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都对女性就业的权益进行相应保护,但用人单位从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必然要考虑女性在就业上的亏损。女性结婚、生育基本需要两年时间,而且结婚生育后难免将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于“相夫教子”,期间所造成的用人成本增加是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直接原因。

2、就业定位不准确。受传统思想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定位不准确,对未来的设想往往带着一种“浪漫”色彩和不切实际的憧憬。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不够,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认识不足。在过高期望值的心理作用下,往往容易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厢情愿地选择职业。只愿意到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比较优越的单位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把择业目光集中在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认为这里工作环境好、薪金高、利于生活,结果造成了个人专业知识难以用于实践,自身的价值没有真正实现,这反映了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

3、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当今女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要求人才是复合型的。而女大学生虽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不亚于男生,但她们的知识结构却往往不及男生全面,知识面狭窄,这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全社会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全社会要致力于摒弃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媒体应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的女性形象;企业要改善男女价值评价体系,多元、公正地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价值创造;国家要进一步健全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用法律手段积极矫正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可以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在税收上对女性职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此外,社会化的家政服务能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教育应与市场相结合,优化专业结构。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充分考虑女性的教育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的课程和科目,实行“因性别施教”,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女性特色,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强化服务功能,为女性就业提供细致的服务;要加大就业指导、职业生涯、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就业心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三)女大学生自身要调整心态、提升自我。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女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而当前的就业形势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扭转,女大学生必须调整好心态,应充分认识就业的难度,抛弃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此外,女大学生还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大治.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2.

[2]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

[3]陈鉴.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

F24

A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