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2015-03-28张文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中美摩擦一带

□文/张文文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文/张文文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提要]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中国为纽带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尤其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而长久以来,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合作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往来密切,同时贸易摩擦也日渐频繁。在一带一路条件下中美贸易又将面临怎样的摩擦,如何解决此类贸易摩擦是探究的重点。

一带一路;贸易摩擦;中美关系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4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跨国新型交通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沟通沿线国家的中心城市,实现区域内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通。但也削弱了美国在中亚、东亚出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将愈演愈烈。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和特点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中美贸易摩擦有了新的特点,实物贸易摩擦加剧的同时,摩擦领域拓宽至金融领域而且频率升高,手段更为隐蔽。

(一)实物贸易摩擦加剧,金融摩擦升级。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亚洲区域内的沿线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但因经济欠发达,建设资金有限,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交通和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发展。这给我国机电设备、建材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我国在抢占此类市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美国这样的工业出口大国发生贸易摩擦。同时,中美的金融摩擦也日趋激烈,我国为促进亚洲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于2014年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服务范围涵盖57个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以美国为首的亚洲开发银行构成了威胁,必然会引起美国的阻挠。可见,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已由单纯的实物贸易领域摩擦蔓延至货币金融领域。

(二)美国贸易保护出现新特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刺激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出范围扩展、频率增高、隐蔽性强的新特点。美国针对中国展开一系列贸易救济措施,从备受关注的钢铁产品、轮胎、集装箱和太阳能光伏产品,小到镀锌钢丝和化学增白剂、味精等都没能幸免。仅钢铁产品一项就被起诉了22次之多。美国大费周章的对中国发难明显反映出美国内部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国还频频动用隐蔽性更强的“377”调查,以保护本国企业专利为借口抵制我国产品,又于2013年2月发布“减少美国商业机密盗窃战略”报告指出中国频繁盗窃美国企业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今后将从外交、贸易和立法等多渠道打击此类中国企业。

(三)美国加强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高端工具向我国发难。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拥有顶尖的科学技术、科研设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这为美国使用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打击我国制造业出口提供了基础。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美国专门针对我国产品频繁地使用301和337条款,以我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盗用专利为由进行制裁。而我国制造业依旧停留在复制、模仿和缺乏科技含量的局面上,因此损失惨重。此外,美国对我国产品实行绿色壁垒,并借助检验检疫部门针对中国农产品及纺织品展开调查,不仅产品本身含有的化学成分和添加剂需要符合绿色标准,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流通过程中都要符合低碳环保的标准。这无形中提升了中国农产品的成本,限制了部分生产工艺不达标企业的出口。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很多因素相关。只有理性分析这些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才能促进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经济原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导致的中美贸易失衡。从整体上看,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材料等用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低廉产品。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医疗仪器等昂贵的高新技术产品。由此可见,中美两国的贸易需求不同。而目前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较低,购买力不足,这就使得我国对美国产品的支出较小,而中国的低廉产品在美国却十分畅销。中美进出口贸易结构失调导致了中方巨额的贸易顺差,又因为我国生产结构调整速度较慢,长此以往中美贸易顺差额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这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导火索。

(二)政治原因。利益集团与政治选举的考量。美国国会众议员等在换届时,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政治支持,竭力打造公众利益捍卫者的形象。为了争取选民,政府官员往往会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等理由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可以在短时期内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上政治舞台。

(三)国际原因。贸易保护主义盛行,WTO条款的模糊性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由此引发了发达国家的警惕,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一位的美国。为了维持经济和政治的优越性,发达国家对中国普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那么贸易摩擦就不可避免了。WTO为维持世界贸易平衡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条款,这些条款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而美国正好利用WTO条款的漏洞对中国发难,利用更为隐蔽的手段制裁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

三、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

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需要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增强互信,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但更需要中方从自身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加强两国沟通,增强战略互信。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美两国既存在互补利益,又存在较大摩擦。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与中国构建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在区域划分上有大范围重合区域,在这些区域,中美可以利用经济互补性加强合作,也要面临彼此的竞争。但长久以来,美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视中国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企图遏制中国发展,重返亚太经济带,以保持其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现在又有外媒将“一带一路”夸张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高层应加强沟通,增强战略互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往来。尤其是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基础,中方应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一带一路的原则,即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同时,应该使美国明确一点,那就是:中国从未企图充当“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唯一大国地位,而其他国家也不应有这样的想法,否则“一带一路”战略将面临巨大的政治分割陷阱,导致丝路战略的失败。各国应秉承着诚实互信,互利共赢,平等和谐的原则,开展经贸往来,这样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二)鼓励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在“一带一路”的规划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于这些国家,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这对中美来说都是巨大的市场。而中美贸易竞争中,中方的产品频频遭受反倾销,而今又出现了技术贸易壁垒等,阻碍我国的贸易出口。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本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高科技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我国产品因价格低而遭反侵调查,又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水平,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还要帮助企业建设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的建设维护,以打破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来增强技术贸易水平,才能弱化美国出口限制。此外,我国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平台,凭借低成本优势引入外资或与外企合作,尤其是科技生产力较高的外企。通过人才交流、信息共享获得先进的科技生产力,从而把获取的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再加工实现产品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成功转型,彻底摆脱反侵销、反补贴。

(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贸易摩擦往往与政治摩擦密不可分,而“一带一路”的经济带涉及60多个国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如若处理不妥,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多方摩擦。虽然美国不在“一带一路”经济圈内,但是美国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涉及的区域与我国的“一带一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重合。就综合国力而言,美国远在中国之上,就合作基础而言,美国与欧洲国家有着深远的合作渊源,美国的号召力和话语权随时会影响我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面临的政治环境,中美之间的角力很有可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中美关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应理性看待“一带一路”战略,在经贸合作中应趋利避害,将眼光放在共同的利益上。就中亚而言,中美在维护边界安全、反恐、贸易发展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就东南亚而言,中美在GMS“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已经顺利地开展了合作;在中东,中美可以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运输安全、价格合理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型器械、精密仪器等机电设备贸易中,中美应避免技术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展广泛合作。中美应以“一带一路”为媒介,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减少美国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抵触情绪。

主要参考文献:

[1]程云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J].经济纵横,2014.6.

[2]姚丽芳.中美贸易在摩擦中共生共荣[J].中国经贸导刊,2014.35.

[3]董红,林慧慧.“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及贸易摩擦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15.5.

F7

A

猜你喜欢

中美摩擦一带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