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中的问题

2015-03-28向婉玥许禄芳张硕华胡静怡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银企信贷金融服务

□文/向婉玥 许禄芳 张硕华 田 琳 胡静怡 郭 净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中的问题

□文/向婉玥许禄芳张硕华田琳胡静怡郭净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提要]中小企业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但中小银行在缓解其融资难上的作用微乎其微。本文利用保定市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相关调研数据,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中小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对接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0日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鲜明的融资难题。保定市的中小企业呈现总量扩大、亟需资本之态,由于自身规模小、经营能力差、资源有限、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受到银行金融服务忽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中小银行在规模上与中小企业相匹配,能够发挥其信贷灵活的优势,但由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差,信贷产品单一,还无法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需求。因此,了解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不匹配的原因,提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对接的对策建议。

二、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理论基础

中小银行在资金信贷规模方面,很难满足大企业的需求;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差,也受到大银行的“排挤”。因此,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应该是规模上对等、金融服务上对接的。

林毅夫在对“最优金融结构”的研究中提到,建立与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他指出其中的资金供给方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难辞其咎,最优金融结构安排本应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由大银行主导,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偏离了最优发展路径。

Banerjee等提出的“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即在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对其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道德风险。

三、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2015年7~8月,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保定市的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小组借鉴现有文献,从银行和企业两个方面了解信贷的供求情况,设计了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负责人的访谈提纲,以及中小企业银行信贷需求的调研问卷。本次调研共走访中小银行3家,包括2家城商行和1家股份制银行;走访中小企业6家,并通过网络向中小企业发放调研问卷300份,有效回收183份,有效率61%,其所属行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调研企业的68%。

(二)调研数据分析

1、中小企业运营资金缺乏,对银行贷款需求旺盛。所调研的中小企业中,为满足自身资金流动性、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开发新项目等要求,亟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占74.32%。其中,资金运转紧张的中小企业高达41.15%,而资金状况良好的占29.18%,非常充裕的只有4家,占2.4%。为了企业的稳步发展,企业对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需求旺盛。调研数据显示,90.71%的中小企业将银行作为首选的资金来源,51.37%的中小企业希望能够从银行借得款项,但46.62%的调研企业表示从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2、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过度依赖内源融资。据统计,在所调研的183家中小企业中,关于来源结构调查显示:企业的流动资金通过内部积累的占78.1%,向银行贷款占9.65%,向民间借贷占5.07%,说明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内源融资,这极大地束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的资金方面,中小企业依靠内部积累的比例也占到了41.53%,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仅为15.30%,通过民间借贷获取资金的大约占比16.39%,而通过担保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途径融资的企业不到5%,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资的不到1%。

3、中小银行的金融服务有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对银行的访谈发现,仅有1家区域性城商行将中小企业作为战略发展对象,另外1家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是倾向于大企业。3家中小银行都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信贷部门及专门的信贷技术,但中小企业贷款额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0%左右,每家银行每年授信中小企业数量为30~100家,合计每年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额为1~2亿元。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中,目前使用最多的为抵押贷款,其他信贷产品几乎没有使用和开展。而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审批成功率一般在50%,授信额度最高为500万元,授信期限为1年。

4、中小银企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业务开展有难度。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对贷款政策、贷款流程并不了解,68.17%的中小企业不了解国家对其的扶持政策;44.26%的中小企业希望完善银行金融服务,开辟中小企业的融资直通车。40.17%的中小企业对于银行贷款程序了解有限,57.12%的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得知银行信贷产品的更新信息;过半数的中小企业觉得自身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忽视,67.88%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办理时间过长,近80%的中小企业表示授信比例与授信额度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此外,中小银行表示,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要求,而且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过程中,其经营状况、资金状况、资产状况、企业家个人情况等资料和数据等难以获得,信息也难辨真假,以至于出现中小银行的“惜贷”、“惧贷”。

四、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问题原因分析

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对接,信贷产品与信贷服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不仅有信贷需求与供给方的问题,也有监管部门与政府的责任。

(一)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信用基础较差。中小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难以吸引银行贷款,原因如下:一是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往往是家长式的领导方式和个人权威的管理方式,管理层的权利过大,缺乏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二是财务不规范,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会计制度不健全,账务混乱,不能正常地进行财务决策;三是缺少信用基础,中小企业的抵押品少且价值小,企业缺乏专利、商誉、合作伙伴等有利于增信的条件,难以跨越银行的信用贷款门槛限制。

(二)中小银行风控不完善,信贷服务落后。中小银行在获取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时面临着渠道少、不全面的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诱发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控制不良贷款率为要求的银行来说,中小企业显然不是最佳贷款对象,因此银行即使是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偏向风险控制比较好的抵押贷款,而信用风险则很少采用,还款方式、还款时间等更是严格限制,缺少灵活性。

(三)银企信息不对称,缺少中介平台。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上,具有本土优势与比较优势,两者应该是无间合作、互助共赢的最佳拍档。但是现阶段,两者间缺少有效沟通信息的平台与媒介,造成了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了解有限,难以筛选优质客户,对申请授信企业的信息获取也比较困难;中小企业不了解各家中小银行的信贷政策与信贷条件,选择成本相对较高。由此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风险可控度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差、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四)政府扶持不到位,信贷资源垄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由来已久,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等,但并未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国家缺乏对银行的结构性控制和方向性引导,尤其是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没有对其服务对象进行界定,使得中小银行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于与之资金规模不匹配的大企业,造成了众多银行都抢着给大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却找不到贷款银行的局面,而且在信贷不良贷款率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贷款标准是一致的,也使得银行没有动力,而且不敢给中小企业贷款。

五、推进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水平。中小企业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推行互联网营销战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身的品牌效应与特色优势宣传;建立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健全信用保障体系,注重提升自身信用等级;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自制内部管理表,明晰财务报表,有效较低不良贷款率;完善企业激励制度,进行信息化培训,注重人员“再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建设人才型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优势,优化自身经营能力、融资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中小银行要创新产品,提升服务。中小银行需顺应大数据时代,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信贷产品,开拓互联网金融,克服银行产品同质化倾向,实现信贷产品和资金供应链的多元化与差异化,挖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运用“互联网+信贷”,打破传统授信模式,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推出多样化表内外授信业务,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对待客户。

此外,通过自主审批、第三方审批等方式,减少贷款审批时间;同时创新还款方式,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成本;也可以开辟新的贷款渠道,利用网银、电邮、电话等形式方便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还可以根据企业现实需求,采用不同的质押方式,如动产、不动产、应收账款等。

(三)中小银行要发挥优势,有效对接。中小银行应转变战略观念,主动与中小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对接,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第一,积极组织参加银企洽谈会、信贷产品推荐会等,建立中小银企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共享,发挥比较优势;第二,完善风险控制技术,组建风险防范体系,减小风险冲击,增强抵抗力;第三,发挥地域优势,深入当地中小企业,了解其经营、发展动态,建立中小企业数据资料库,实现资金供求双方的无缝对接;第四,真正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信任机制,健全信息网络,延伸合作的视角和触角。

(四)政府部门要增强调控,政策倾斜。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与政策倾斜度,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同时,设定实时动态监控指标,真正落实,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同时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基础建设服务,强化地区间协同联动,搭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的信息服务平台,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中介;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性和指引性,加强政、银、企三方的联系与合作,强化中小银行与担保、保险的合作,建立信息网络,鼓励中小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开辟新型资金使用“绿色通道”,引导中小银行转向中小企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

[2]杨波.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2.31.

[3]刘晓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1.

[4]李新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外因及对策[J].上海金融,2010.6.

[5]沈红波.“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模式剖析———破解小企业融资难与现代金融对接的难题[J].浙江金融,2008.11.

F83

A

项目资助:本论文受2015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1420002);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学术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银企信贷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晋源区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邢台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山西农谷举行政银企专场对接会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情系中小企业 实现银企双赢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