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5-03-28王永仓
□文/王永仓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毕节)
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文/王永仓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毕节)
[提要]统筹城乡经济、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近年来贵州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贵州城乡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提出贵州统筹城乡经济、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收入结构;协调发展
收录日期:2015年8月5日
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2014年贵州GDP总量9,251.0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26位,人均GDP26,416元,全国排名倒数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8元,全国排名27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71元,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比为3.38。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难度大。2000年以来,贵州全面小康水平总体上呈稳步提升态势。根据西部测算方案,贵州全面小康指数由2000年的41.73%上升到2012年的69.17%,离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很大的差距,成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任务最艰巨的省份。贵州如何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社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取得较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在“工业强省”战略的正确指引下,贵州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11~2014年,贵州GDP年均增长12.98%,高于全国4.92个百分点。2014年,贵州GDP达9,251.01亿元,预计2015年GDP总量有望出破万亿元。同时,GDP占全国比重由2011年的1.21%提高到2014年的1.45%。人均经济指标不断提高,人均GDP由2011年的16,413元上升到2014年的26,393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6,495元提高到2014年的22,54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145元提高到2014年的6,671元。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贵州省城镇化率达到40.01%,比2011年提高6.20个百分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大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及对外贸易三大需求持续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及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扶贫工作迈出新步伐,全面小康步伐加快。但也应该看到目前贵州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高位运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难度大。
二、城乡经济发展失衡问题突出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工业化阶段,城乡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一般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规律,即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总体上处于非均衡态势,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高位运行,主要集中体现在收入水平差距、收入结构差距、消费水平及结构差距等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变化情况可以发现:1978年至今,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全国情况趋同,先扩大后缩小,呈现出库兹涅茨所谓的“倒U型”特征,同时也可以发现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978~2006年是贵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时期,反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指标,即城乡居民收入比震荡上行。贵州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6年的4.59,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值。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降到3.3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得到缓和。但和全国同期相比,贵州城乡收入比除少数年份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据2015年7月27日中国商情网公布的27省市2015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有所反弹,为3.95,在27省中城乡收入差距排名第二,仅低新疆。
(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差异明显,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偏低。贵州城镇居民总收入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者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出售财物收入共五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于前四项。从收入来源构成看,城镇居民以工资性收入(63.19%)为主,转移性收入(25.75%)次之,经营性收入(9.42%)排第三,此三项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98%。农村居民以经营性收入(59.77%)为主,工资性收入(29.57%)次之,转移性收入(9.08%)第三,此三项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98%;财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很小,均不到2%。需要关注的是农村居民获得转移性收入明显偏低。以2013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获得转移性支付659.25元,仅为城镇居民获得转移支付金额的16.6%(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收入3,964.30元)。
动态来看,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的收入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
(三)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缩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依然很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缩小,并且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收缩速度快于收入差距的收缩速度。2008~2014年贵州城乡收入比由4.2下降3.38,缩小0.82,同期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由3.85下降到2.56,缩小1.29,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所致。从绝对差距来看,农村消费水平依然很低,2014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5,970元,不及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3/4,农村消费水平落后城镇10年左右的时间。
从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要优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2008~2014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有所优化,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和通讯、住房、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有所上升。201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9%,消费支出集中在食品、教育文化娱乐(14.23%)、交通和通信(13.65%)、居住(10.92%)及衣着(10.23%)。五项消费合计占总消费支出的84.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仍然为衣食住所主宰,2014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96%,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20.69%)、交通和通讯(10.33%),合计占总消费支出的73.98%。因此,农村居民消费还停留在主要解决食物、居住及交通方面,优化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任重道远。
三、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虽然自2006年以来贵州城乡经济发展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但与全国相比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且城乡发展水平绝对差距不断扩大。从长期来看,造成贵州城乡经济差距扩大的因素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区位条件差异大,城乡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合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业融资难等长期制约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全球经济放缓,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些不利的外部条件为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新的变数。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省内人民强烈的发展要求,贵州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工业化城镇化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是加快贵州经济发展,同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省经济持续下行,这虽然与大环境有关,但是根本原因在于贵州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加工度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总量较小,虽然增长速度快但还难以抵消能源、原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下拉的影响;服务业比重偏低,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二是城乡结构不合理。2014年我省城镇化率为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二)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阻止农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减少返贫现象发生。贵州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庞大,扶贫工作任务繁重,必须要增强扶贫工作的有效性、精准性,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减少返贫现象发生。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斩断“穷根”,抓好教育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治本之策。全省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或只受过很少的教育,没有能力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这是导致贫困的根源。贵州要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必须抓好抓实。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虽是顽疾,但只要注重从根源上抓起,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够取得成效。
(三)培育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进步。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立体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各地依据自然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以开放的态度、市场的方法、科技的手段来发展现代山区特色高效农业,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发展山区特色高效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基础设施联通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对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改革财税金融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回顾贵州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和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都使得城乡居民差距缩小,这说明有利于农村财税制度的改革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实行城乡一体的财政税收金融制度,创新农业产业融资方式,增加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持续扩大财税支农政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
[2]李实,李婷.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解释中国的收入差距变化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
[3]韩其恒,李俊青.二元经济下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研究[J].上海金融研究,2011.
[4]王征,鲁钊阳.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财贸经济,2011.
F1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