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2015-03-28魏雅姝
□文/魏雅姝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文/魏雅姝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提要]本文从民俗、旅游、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我国旅游的特点。并针对目前民俗旅游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民俗旅游;特点;问题;对策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6日
一、民俗旅游的内涵及特点
(一)民俗旅游的内涵。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代代相传;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展。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旅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百度百科给的定义: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公里。很多理解中都强调所谓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笔者认为,简单地说,旅游就是从自己长年生活的地方到别人长年生活的地方,短时间感受别人的生活。
民俗旅游是民俗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立足点,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或地方特色。民俗旅游表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关系,旅游地居民通过出售自身民族文化的形式,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民俗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等组成的,所以说当地民俗态度的好坏,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民俗旅产品的质量。由于民俗旅游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民俗旅游的特点
1、民族性与地方性。我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民俗。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民俗。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各类民俗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如饮食上的“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大致反映了饮食上的地方特色。
2、文化性与模式性。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各个民族能够世代繁衍生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一种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能力。人们共同遵守标准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这个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感受当地民俗,也是为了短时间感受这种文化能力。民俗旅游是以人的具体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式活动,旅游者可以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在精神上、文化素质上领略其魅力,获得历史知识和营养。
3、参与性与体验性。民俗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旅游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验它的乐趣和特色,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更能感受当地民俗文化和新鲜趣事。参与其中已经成为民俗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旅游者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成为特定民俗生活环境中的一分子,通过主客的双向交流使旅游者了解独特的地域文化,真正意义上满足了游客们的体验欲望,这是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
二、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旅游逐步被同化和庸俗化。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俗旅游地有大量的旅游者涌入,在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影响下,民俗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逐渐同化、冲淡和消失。同时,在宣传过程中的过分宣传,也使得当地民俗文化被歪曲、被亵渎,从而使得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
(二)民俗旅游对民俗传统文化有很大冲击。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如一些民俗活动因旅游者的需求搬上舞台,压缩、删除现象普遍。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情歌对唱。而有一些又因为旅游的需要,把民俗活动迁移到其他地区,而失去了民俗活动本来的意义。如,傣族的泼水节,被迁移到其他地区,就成了单纯的玩水节。由于商品化,某些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泛滥随意,已不是传统的风格和制作技艺。异地文化对当地文化潜在的影响,也会使旅游地淳朴的民风丢失。
(三)民俗旅游特色不鲜明。我国少数民族向来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但很多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就从形式上照抄照搬一些民俗活动,天天过节日、处处有节庆。例如,表达男女问情谊的三月三歌圩节,像对歌、跳竹竿舞、抛绣球等壮族传统特色活动接连上演。被人为地商业化了之后的传统节日,已经不是只有在固定的时间才能欣赏到的节日表演了,而是变成了老少皆宜的、可以随时开展的全民娱乐活动。该民族的原生文化与呈现在旅游者眼前的民俗表演和文化产品相差很大,根本没有体现出自身特色。百花争艳的民俗旅游产品市场已经—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相径庭的旅游节目。民俗旅游项目开发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务必要保留民风质朴的特点。
三、解决对策
(一)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总不可能处于长期封闭的环境中,它也要与外界文化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获得自身发展。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不完全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开发的同时,还应增强当地居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传统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独特价值,了解民俗文化的精华所在。要保护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事物,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也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
(二)合理开发,因地制宜。开发民俗旅游资源,需要土生土长的当地资源,就地取材。是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等等。杜绝为旅游而大肆兴建旅游地的现象。保持民俗旅游地的传统民俗民风,特有的风情,同时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文化脱颖而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又要强调开发和保护融为一体的原则。在科学的基础上适度的开发和利用。
(三)合理应对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在民族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旧有的一些民俗发生变化。与外界文化融合发展中形成新的文化。如,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多年来的民族融合、碰撞中,形成了具有汉、蒙、满等民族特色的生活特色。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让到这里的人感受到高原的独特美景。而民族的迁移,又让这里包含了山西人、陕西人、山东人等不同省份在内的大交流圈。在融合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持了当地的特色。做到新旧文化相得益彰。
(四)大力宣传民俗旅游业。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每天浏览大量信息,这也要求在对民俗旅游地的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方式。合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传媒平台,扩大宣传范围。
(五)提高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普通旅游从业人员来说,民俗旅游从业人员接触到的主要对象都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普通群众。对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民俗,除主要区别外,还要知道细微处的不同。所以,应加大对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对风土人情和旅游景点的认知程度。
总之,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情不同、风俗各异。将祖国大好河山推向世界的同时,民俗旅游不可或缺。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的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我们要在对民俗旅游有充分认识、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对民俗旅游进行有效而合理地开发,并保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各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决摒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更要立于长远的打算,挖掘其文化性,并保持民俗旅游的与众不同,使其散发出独特魅力。让民俗旅游为我国旅游业增添光彩,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民俗。
主要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2006.
[2]高红艳.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D].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3.1.
[3]扬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层次、措施及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4.5.
[4]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迂[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吴忠军.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F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