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渊源流变看原生态广场舞的美学特征:以闽南“拍胸舞”为例

2015-03-28丁聪辉

关键词:巫术舞者广场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丁聪辉(1966-),男,福建泉州人,泉州艺术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

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到目前为止,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室外的广场形式数量仍居多,它们无疑是民间舞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 [1],如此,则广场舞便既有纵向的层次性,又有横向的宽泛性,属于一个繁杂的舞蹈系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群体意识、情感、信仰、历史、文化心理的集合呈现,裹挟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自然也具有摄人心魄的美学魅力。对于舞蹈的美学韵味,长期以来是舞蹈理论研究的显学,论者众多,成果斐然;但就广场舞的美学特征而言,研究则相对冷清,尤其是从广场舞渊源流变的角度考察,就更加稀缺。大致说来,广场舞可以分为原生态的(观赏性)和改编创作的(健身性)两大类,本文拟以泉州古朴的“拍胸舞”为例,就前一类展开广场舞的美学探寻,以就教于方家。

一、广场舞的崇高美(壮美)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的相关研究认为,广场舞的源头是原始氏族部落的图腾舞蹈或祭祀活动,我们姑且称之为原始舞蹈。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的爱美之心、美的意念就开始萌生。到山顶洞人,已经“有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的‘装饰品’” [2]3了,其中包括钻孔的石珠、穿孔的海蚶壳等等。随着人类高级属性的生长拔节,“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内的的原始巫术礼仪就真正开始了” [2]5。此时,原始歌舞即是巫术礼仪,巫术礼仪就是原始歌舞,因为原始歌舞一开始就是为了娱神、祈求丰年等等功利目的的:“若国大旱,则帅巫舞雩”(《周官·司巫》)。这种舞蹈,并非现代的个人独舞,而是“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益稷》),或“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正是原初形态的集体舞或广场舞。这一点,从1973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也得到了印证。因此,在原始巫术礼仪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龙凤图腾崇拜、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的歌、诗、咒语外,最重要最威势的莫过于原始舞蹈了。而揉合了原始审美意识的原始舞蹈,并不像后代的美学家坐而论道时想当然的那样,是观照或静观,“相反,它们是一种狂烈的活动过程” [2]14,如痴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庄严,严肃而神秘,是火一般的炽热虔信,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它们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 [2]14。这使得广场舞从哇哇坠地开始,就带着明显的狂放、炽热、雄健、紧张、庄严的崇高美(壮美)。因为崇高美“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3]。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其原住民为古闽越族,因福建多山,与北方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分隔状态,故闽越族中古甚至上古文化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广泛流行于泉州和闽南地区的“拍胸舞”,是古闽越族的一种男子徒手群舞,本无音乐伴奏,舞者头箍草圈,上身裸露,边舞边呼,如痴如狂,舞蹈动作以击、拍、夹、跺为主,同时辅以雄健的舞步。有意思的是,舞者头上戴着的草箍,是由红布条与稻草混编而成的,草箍的接头处留出一截长10-20厘米、向上翘起、状如蛇头的顶端,这样,夹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顶端露出,犹如蛇之吐信,是古闽越族图腾崇拜——蛇的象征。这种舞蹈较好地保留了古闽越人图腾祭祀舞蹈、宗教礼仪活动庄重、痴狂的动人情景。其原始的宗教韵味和粗犷的舞风,不禁让人有遥想中原原始舞蹈的冲动;其舞者头箍草圈,更是像极了中原原始舞蹈“干戚羽旄”(杜佑《通典》第一百四十五卷)的装饰!所以,泉州“拍胸舞”可视为中原原始舞蹈的活化石,也当然是广场舞崇高美的现代佐证。

二、广场舞的诙谐美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氏族部落完全走向解体,社会急剧变革,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华夏民族理性、文明的第一抹曙光冉冉升起(当然,南方的荆楚文化、百越文化有些落伍),儒家用理性主义的精神——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原始巫术文化进行了重新阐释,它“不把人的观念、情感、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 [2]61。由是,原始巫教开始世俗化,之前的神人图腾崇拜开始与氏族祖先、历史人物崇拜并举,至高无上的神被渐次人化,单独娱神的原始舞蹈也向娱神娱人并举的舞蹈转变。这种趋势,在两汉两晋时代继续延续,并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神仙向往而加强。这时期的神仙向往不同于后代南北朝的佛教迷狂,它没有佛陀本生里苦难的呻吟,没有对现世人生的否定或舍弃,相反,有的是对今生成仙的愉快渴望,即对今生今世永久热爱与迷恋的此岸意识,和佛教重来世轻今生的彼岸意识截然不同。唐宋以后,舞蹈进一步世俗化,并且融入了西域、蒙古等边地民族的音乐舞蹈元素。

娱神,就必须狂野、神圣、激荡;娱人,则似乎要诙谐、悦耳、优美。以“拍胸舞”为例,到中古时代,便加入了一些原始舞蹈没有的元素。因两晋南北朝中原战乱频繁,大批士人和平民南迁入闽,他们带来了中原的雅乐和儒家的理性精神。于是,当初无乐伴奏的“拍胸舞”,有了伴奏的乐曲和乐队;原本拍、击、跺的舞姿上,新增了颠头等自娱娱人的诙谐动作,使“拍胸舞”不仅中看而且中听。到后代,“拍胸舞”“仿生而舞”,创造出了“公鸡斗”、“鸡展翅”、“老鼠逐”、“青蛙扫蚊”等栩栩如生、怡人自得的舞式,原本刚劲有力的舞蹈,隐含几许柔美俏皮,令人捧腹。更有那“酒后拍胸”:酒酣耳热之余,乘着酒兴,踏着舞步,醉意醺醺,其乐陶陶,充满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现实情感人生的瞬间满足,何其快哉也欤!

进入近现代社会,原生态的广场舞虽偶尔仍可见诸宗教活动中,比如祈雨、驱魔、禳灾等,但更多的时候,是现身于民俗活动、喜庆节日、集会庆典、大型文艺踩街等文化活动中,这类活动十分注重舞蹈的喜剧因素,娱乐性极强,舞者与观者之间不同于剧场演出,可以近距离接触,情感交融爽快亲热,鼓励喝彩彼此传递,两者界限含混不清,观者可以随时即兴跨入表演行列,舞者也可以退出成为观者。因此,娱人自娱、诙谐幽默自然成为广场舞另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三、广场舞的古拙美

如前所述,广场舞源于远古时代的集体舞,可以想见,当时跳舞的地方,或为山野荒林,或为尘土飞扬的土场,舞者鲜有遮掩和修饰,舞蹈动作简单拙朴,变化不多,只能边舞边喊,只有狂呼咒语相伴,一切都是如此的质朴无华,毫无做作扭捏之态,恰似古拙的汉代石雕艺术,采用“因材施雕”的雕刻手法,在无数自然的石料中,因石赋形,顺势雕凿,刀法简洁洗练,造型拙朴粗放,让顽石跃出鲜活的生命,于顽石中寄予浑朴厚重、勃发豪放的精神蕴藉,造就了一种内在的惊心动魄!借用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刻的评价——“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似乎一点也不为过。细节优雅飘逸在这里并不是重点,重点在自然舒张流畅粗糙的体态姿势,在动作的堆砌拙笨回环复沓上,与原始人喋喋不休不断重复的虔诚祷告,正好相互呼应,这些都在汉代出土的舞俑中得到了证实 [2]101,也保存在闽南的“拍胸舞”中。闽南“拍胸舞”的基本动作是“打七响”,表演时拍击循环反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的变化。另外,后世的“拍胸舞”虽然有了南音乐队和南音南曲的伴奏,但依然保有“赤膊上阵”,头箍草绳,无布景表演等质朴的自觉的美学追求。相比之下,在剧场演出的舞蹈舞剧,其巴洛克式的美学风格——辉煌的场面,华丽的背景,耀眼的灯光,精美的服饰,迷人的剧情,变幻莫测的舞姿,与古拙的广场舞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广场舞的整饬美

原始舞蹈与巫术礼仪合一的文化生态,使远古时代的舞者不敢“轻举妄动”自由发挥,舞蹈动作的狂放痴迷表示对神的虔信,整齐划一甚至规规矩矩表示对神的敬畏和讨好,两者在原始舞蹈里缺一不可!整齐划一能营造隆重热烈的氛围,生成摄人魂魄的威严气场,这恐怕也是原始巫术活动所愿意保有的。所以,整饬美因巫术而生,并因其整齐美观合乎人的内在心理期待——“与生俱来的秩序感” [4],而在之后的理性主义时代传承了下来。其实,“人多齐舞”的广场舞,如果舞者舞姿像十八罗汉,岂不令人眼花缭乱,美感从何而来?因而,至今我们依然能见到的闽南“拍胸舞”,不仅舞蹈动作是规整的,队伍也是规整的。如前,闽南“拍胸舞”的基本动作是“打七响”:首先双手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击右、左肋部,最后双手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如此共得七响;手臂舞动的同时,配以双脚在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以及身体的左右晃动。整个拍舞过程动作循环反复,队形主要为方阵和圆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整饬美不是单调之美,而是丰富的齐整,是整齐下不乏丰富层次的艺术美感。拿“拍胸舞”来说,舞蹈动作有掌、胸、肋、腿不同部位击拍的变换,舞蹈队形有进退、出入、交叉的穿插转换。整饬美也是中国艺术的特色,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文学艺术中均普遍存在,只是舞蹈的整饬美更让人不能自持,因为它还兼具强烈的飞扬流动之美!

五、结语

悠悠广场舞,即使不从原始歌舞算起,也已历千载,相比之下,人类的美学思想是如此稚嫩,但这丝毫无损于广场舞客体美的存在。这期间,它的美让多少人本能地为之竞折腰?“这是一个‘有灵性’的对象” [5],它的崇高、诙谐、古拙、整饬之美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不断地向我们频送秋波,渴望着与我们建立良性的审美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广场舞在全国风行以来,大批原本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舞通过广场舞形式得以存活、重生,但对广场舞的美学研究,却让我们心生愧疚。笔者曾登陆中国知网,键入“广场舞的美学特征”,在三四十年的时间跨度中,所得的搜索结果极其惨淡,这与当下广场舞风靡大江南北的状况,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广场舞的美就如同它本身一样,是个庞大的系统,需要众多的爱好者、研究者共同努力,携手探寻。笔者不揣浅薄,在此抛砖引玉,只是希望借此蔚成广场舞美学研究的大观。也许这个美好的文化愿景,不久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巫术舞者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在广场上玩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刀尖上的『舞者』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