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媒介素养与现代性建构影响

2015-03-28陈尚荣朴明哲

关键词:务工人员新生代农民工

陈尚荣, 朴明哲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社会忽略和歧视。近几年,农民工问题虽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其在社会话语权的维护等方面,一直没有获得公平待遇,特别是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民工已经难以独自处理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去选择和使用新媒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远不及城市受众。农民工群体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媒介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一般来说,媒介素养包括受众对媒介的使用、评价、参与、认知等多个方面。但是鉴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不同,人们的媒介素养也参差不齐。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媒介素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受众的媒介素养的总体状况并不容乐观,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更是令人担忧。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提高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介素养比提高城市市民的媒介素养困难更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媒介素养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和沿海地区,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如今已过去近40年,这些“老一辈”的农民工正逐渐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子女——新生代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我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 261万人,新生代农民工总数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是在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来的,一般是指1980年后出生,目前在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相比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文化程度更高,消费观念也更加开放,同时也有着比父辈更高的媒介素养。但是他们对农村、农业、土地等“农村专属”不再熟悉,他们更渴望融入现代社会。

(一)新旧两代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差异。

从媒介使用上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的媒介趋于多元化。虽然农民工普遍具有主动使用媒介的意识,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老一代农民工大多还只能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相反,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教育水平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所以他们更加青睐科技含量更高的手机、电脑等新兴媒体,而且他们也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根据相关调查,新生代农民工阅读报纸、收听广播、阅读杂志的时间每天只有14.87、10.91、21.71分钟,收看电视的时间是85.98分钟,而上网的时间则达到110.14分钟[1]。我们能看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慢慢疏离了老一代农民工使用的传统媒体,而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正逐步成为他们的主要使用媒介。

从媒介参与方面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参与更加积极,信息呈双向传播。老一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地位和话语权往往是受排挤的,因此在他们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往往选择默默忍受,除了默认这种歧视的“合理性”之外别无选择,从而处于一种媒介失语状态。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也想争取同城市人一样的地位和待遇,并为之努力。因此,他们在城市中遇到困难时会向媒体求助以及懂得利用媒介舆论来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在受访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九成以上的农民工有微博、微信、QQ等社交账号,有八成以上的农民工会更新账户信息,48.2%的农民工会经常将互联网上看到的信息转发到微博、微信、博客等,有59.1%的农民工会通过QQ、微信、微博与人交流、谈论信息内容,38.5%的农民工会在忙碌的工作中使用这些程序在线和他人交流。”[2]如今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媒介中来,他们已经把QQ、微信等社交软件使用得游刃有余。有时候他们还会利用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媒介互动,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在贴吧、论坛等媒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014年“广东东莞裕元罢工事件”,新生代农民工便建立QQ群作为沟通和组织活动的信息平台。对此,英国《卫报》评价道:中国的农民工积极利用QQ、微信等社交网络,正从“苦役者”转变为“数字时代的反叛者”。

从媒介认知上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认知更加清晰。虽然从整体上看,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素养并不高,但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认知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媒介具有发布信息、传递信息、监督舆论以及娱乐大众等功能,但是老一代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信息的发布层面上,绝大多数人只懂得利用媒介接收信息。现如今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媒体的出现激起很多青年人的兴趣,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对这些新媒体的使用已经从中挖掘出媒介的娱乐、舆论监督等多个功能。从我们关于“媒体的主要功能”的相关调查结果发现,29.1%的人选择了休闲娱乐,23.9%的人选择了宣传教育,23%的人选择了获取信息,18.8%的人选择了沟通交流,5.2%的人选择了舆论监督。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基本把握媒介定位和媒介的社会角色及多重功能,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这已经是很大的突破。

从媒介评价上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对各类媒体进行客观评价。媒介评价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媒介可信度的评价,二是解读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老一代农民工对媒介可信度的判断能力远不及新生代农民工,前几年总有农民工被虚假广告、诈骗短信欺骗的事情发生,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再根据以往农民工的经验对于各类媒体信息总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调查发现,农民工对于媒介的信任度,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五种常用媒介中,对电视上发布的信息信任度最高,占41.6%,其次就是报刊和广播,各占28.6%,对网络的信任度只有1.3%。对于媒体上信息的信任度,82.2%的人选择了半信半疑,8.6%的人选择了可信,另外9.2%的人选择了不可信。从农民工解读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上来看,受访中有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不会完全去相信媒体所发布的消息,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消息,总会通过各种渠道去核实消息的真伪。能够做到主动质疑消息的真伪,不仅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提高文化程度对于提升媒介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媒介消费能力有限。媒介使用需要一定的门槛,即需要一定的媒介消费能力。简言之,就是要花钱才能够使用媒介。特别是对网络、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需要花费更高的媒介消费成本。农民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大多数使用手机上网,上网过程中所产生的流量费用需要自己承担。根据现有的条件,政府和用工单位还难以提供方便农民工上网的免费资源。如:在农民工宿舍覆盖wifi无线网络、设立可以上网的电脑室等。如果使用手机流量上网,每月平均几十元甚至更多的流量资费对农民工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对一些低收入的农民工来说,只能放弃使用新媒体,而选择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相关统计结果显示:“67%的农民工每月媒介消费的资费在100元以下,18%的农民工每月媒介消费在100~200元之间,只有15%的农民工的每月媒介消费在200元以上。他们直接的媒介消费行为基本上都是电话、手机短信等。而对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介接触行为的花费基本上都利用了诸如公示栏等公共场所的免费资源。”[3]因此,“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之所以较低,从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地位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众传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农民工经济实力较差,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他们很少将辛苦劳动所得的钱财用于媒介消费”[4]。

其次,媒介参与能力有限。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在媒介参与方面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有所进步,能够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参与一些媒介互动,但是,这种参与更多地限于个人网上聊天、休闲娱乐、交流私人感情和信息层面,而对农民工自身个人权利及公共话语权的维护,则缺乏强烈的愿望和能力。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很少相信媒体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偶尔有人求助过媒体,事后发现解决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进城务工遭遇挫折之时,忍气吞声或找人私了是他们经常的选择,诉诸法律也是部分人会考虑的方式,尽管当前媒体多设有新闻爆料台或举报热线,但选择向媒体求助,是他们最不常用的方式。其中只有13%的人会主动找媒体帮忙,30%的农民工会在‘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再去找媒体’,25%表示不会向媒体求助,另外32%的人表示说不准。”[5]新生代农民工有一定的媒介参与意向和能力,但参与效能不足,参与方法不够正确。“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状况为‘弱主体性表达’,简言之是指他们难以自主、能动地表达其利益、意见和思想。”[6]

再次,媒介批判能力有限。媒介批判指的是对媒介在使用过程中的批评、质疑,体现了一个人较高的媒介解读和评价素养能力。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普遍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因此对媒介的解读和评价能力要好于后者。但整体来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媒介的批判、质疑不仅能力差,甚至主观愿望也不强烈,主动性不够。“他们在加工与处理媒介信息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性,即他们有时可能会对新闻报道提出疑问,或拒绝接受报道中的某些观点,或主动寻找其他途径来核实某个报道,但总的来说,农民工对新闻报道提出质疑或批判的主动性并不高。”[7]124虽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有时也对新闻媒体报道或其他网络信息产生质疑、不信任,但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评判较少,更多的是来自于感性的经验。

二、媒介素养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现代性建构的影响

(一)加快从乡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

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工作不是简单的地理学上的人口迁移,而是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文化移民”,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转变: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农民工从“乡村角色”向“城市角色”转化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困难,而培养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农民工参与媒介活动的重要保障,而且“培养他们运用大众传媒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理性、批判地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尽快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7]121。

可以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农民工代表的“乡土性”与城市居民代表的“现代性”之间的差异。个人的现代性包括平权开放、独立自愿、积极进取、尊重感情和男女平等等方面的意识。虽然农民工们渴望自己能够拥有像城市居民一样的“现代性”,但是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现代性”在他们身上一直得不到实现。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比老一代农民工要高,他们懂得运用媒介,也有能力运用各种媒介去争取人权的平等以及媒介资源共享等各种权利,进而有望实现自身乡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

(二)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归属感。

即使在今天,很多人对农民工依旧存在着偏见,长期以来农民工很难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肯定,有时媒体还会对其进行不符实际的负面报道。由于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肯定,这一群体深深感到自己与城市之间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差距,不可能真正融入城市中去。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农民工们在自我认知和社会情感上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和疏离感,从此他们的生活没有了目标,工作也将缺乏热情。

而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感与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农民工群体的感情共鸣以及文化归属感结合起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加之大众媒体和公众的互动式参与,构筑文化和政治的公共空间,能够对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农民工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媒介的理解已经从“媒体主要是用来了解新闻的”上升到了懂得利用媒介进行互动和娱乐的层面上,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农民工整体的媒介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应该看到其带来的效果和作用。

农民工在进行媒介素养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迅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争取话语权以及政治参与的意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道德素养以及法律素养,而且,能够提升他们抵抗网络不良文化和其他“文化病毒”侵袭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媒介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可以说,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固然要做好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但提高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也尤为重要。提高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不仅能够丰富农民工群体的业余生活,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话语权,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用工单位、社会、大众媒体以及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努力来提高农民工的媒介素养。

(一)政府应做好“领导者”和“决策者”。

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介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政府应该将此事重视起来,做出长远规划、统领全局,把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介素养作为一项公共事业,采取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手段努力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素养。

为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对于有利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媒介素养的项目及相关活动,在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媒介产品,创造便捷使用媒介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媒介参与氛围,满足农民工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应该对农村教育给予大力支持,为提高农民工教育水平、提升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提供保障。另外,政府也应该规范媒介行为,确保各项媒介活动能够依法进行,使得农民工能够有效地运用媒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二)社会和用工单位要担当“教育者”角色。

对于提升农民工媒介素养这个艰巨的任务,社会和用工单位都应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特别是用工单位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培养。对此,相关社会组织可以和用工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召集一些从事媒体行业的志愿者或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定期到农民工集中区举行讲座,普及媒介素养知识,也可以组织表演团体深入农民工居住或工作的场所进行文艺汇演,鼓励各文艺单位和团体免费为农民工提供精神文化大餐,以此提升农民工媒介素养。

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当下我国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中心应该是从社会机构以及大众媒体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媒介教育是当前国际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8],因此在提升我国农民工素养的问题上我们不要把眼光仅局限在国内,要借鉴和参考国际上流行并适用我国国情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三)大众媒体应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大众媒体是信息的制造者和提供者,对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以及公共秩序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大众媒体要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充当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桥梁”,利用媒介加强对农民工形象的正面引导,消除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偏见,提高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农民工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但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大众媒介对待所有受众都应该一视同仁,合理分配媒介资源。特别是报道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时,应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真相和事情本质,应做到公正、客观。

同时,大众媒体作为受众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也是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大众媒体应该时刻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需求,提供符合农民工群体的信息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不仅要让农民工群体及时地获取所关心的信息,而且也要唤起他们的公众意识,提供一个顺畅的反馈渠道,并且确保反馈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四)农民工自身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城市受众,在信息时代都应该科学有效地使用媒介工具。因此,基于农民工自身的特点,首先应该学会认识媒介和使用媒介,进而去学习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新旧媒体的特性。但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所以农民工更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媒介相关知识,增强对媒介的认识和理解,熟知媒介的功能与特性,掌握新媒体、自媒体使用技术。只有这样,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农民工在了解和掌握媒介素养相关知识之后,还应该努力培养自身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可以对各种媒介中的内容做出正确的理性判断。对于媒介中屡见不鲜的诈骗信息、垃圾信息、庸俗信息应认识到其危害性,提升识别、抵御、批判这类负面信息的能力。

四、结语

如今各种新旧媒介已经触及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媒介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每个人在媒体多样化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生存能力。多年来,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其媒介素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老一代农民工对媒介的被动接受、“完全服从”到新一代农民工敢于质疑媒介并参与其中,这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工整体的媒介素养与城市受众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从消除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入手,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给予他们应有的媒介权利和话语权,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媒介素养方面的各种问题。虽然这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但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终有一天会实现。

[1] 何双秋.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调查[J].传媒,2014(1):79.

[2] 梁亚宁.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问题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50.

[3] 刘必昊.在京农民工媒介消费行为模式的调查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9(5):41.

[4] 张秀玉.济南市农民工媒介素养调查[J].青年记者,2013(1):9.

[5] 李道荣,彭麟竣.中国农民工媒介素养问题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3(5):128.

[6] 吴麟.提升传播主体性: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话语权的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3):56.

[7] 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J].现代传播,2010(10).

[8] 钟世潋,樊逾.全媒体背景下农民工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浅析[J].科技视界,2013(5):102.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新生代农民工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