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盛唐诗人的边塞情怀
2015-03-28杨栋
杨 栋
(湖北师范学院 文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浅析盛唐诗人的边塞情怀
杨栋
(湖北师范学院 文学院, 湖北 黄石435002)
摘要〔〕边塞诗发源于先秦早期的先民歌谣,是“描写与表现边关边地生活的人物情思、景物、事件和行为等的诗歌” 。在历经长时间的发展和积淀后,边塞诗终于在唐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初唐后期创作主体由君王高官向中下层知识分子的转变,则为盛唐边塞诗提供了巨大突破力量的源泉。一大批以高适、岑参等为首的边塞诗人们虽然出生寒微,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在诗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边塞情怀。并且这种边塞情怀在作者心中逐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使得边塞诗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谱写了大唐王朝江山塞漠的盛世华章。
关键词〔〕盛唐;边塞诗;边塞诗人;边塞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5)06- 0019- 03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5.06.006
[收稿日期]2015—06—07
[作者简介]杨栋,男,湖北阳新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如果说唐诗是我国文学银河中灿烂的星座,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则是唐诗中最为闪耀的明星。南宋诗论家严羽曾在《沧浪诗话》中写道“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由此可见边塞诗在唐代诗歌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盛唐边塞诗以其庞大的作品数量,广泛的题材内容,完备的形制技巧展现出成熟边塞诗的魅力。除了高适、岑参两位边塞诗大家外,“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王维、王昌龄、李欣、崔颢、王之涣等颇具盛名的唐代诗人们都在边塞诗上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成就。这些边塞诗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以描写辽阔壮丽的塞外风光见长,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一展边塞异域的奇特景致;也有以豪壮慷慨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战事描绘,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渲染出战时肃然紧张的气氛;还有突出悲愤苍凉的征夫之恨、可怜悲叹的思妇之怨等情感的诗歌,总体上盛唐边塞诗题材多样,意境雄浑,思想深邃为历代边塞诗创作的高峰。本文希望以盛唐边塞诗为例,通过发掘边塞诗歌中蕴含的人文情感,以期从不同视角分析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
一、建功立业的边塞情怀
唐朝初年由于国力尚不强大,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入侵压力,唐王朝大多以和亲的方式来避免直接冲突,虽然如此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往往是“赔了公主又折兵”,外族的侵略和对统治者失当做法的不满导致许多初唐诗人的边塞诗创作基调偏向沉郁和激愤。像骆宾王的《夕次蒲类津》一诗中就有“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的语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愿效己力为国分忧的愤懑之情。到了盛唐时期,文人所处的境况则较初唐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历经了建国后百余年的治理,唐王朝的国力已经空前提高,在对待边疆事务的态度上也日趋强硬起来,盛唐诗人受到朝廷重视边功的影响,纷纷赶赴边塞从军,这种投笔从戎的社会氛围无疑为边塞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土壤,也让身处中原的文人有了开阔视野和抒发志向的大好机会。因此诗人们将建功立业的情感融入到边塞诗的创作之中,为盛唐诗歌雄壮豪放的诗风奠定了心理基础。如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诗歌虽是送友人出使西域所作,但在描写西域严酷的自然环境衬托出友人的豪情壮志和不畏艰险的同时,还表达了身为大丈夫当于沙场取功名的英雄气概,诗中英姿勃发的豪迈之气溢于言表,体现出盛唐磅礴大气的时代精神。同时期的诗人如杜甫也曾写道“壮士耻为儒”(《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以从军出塞的志向为荣,又如李白《出自蓟北门行》中“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一段,实际上也寄托了诗人对边地建功的渴望,以及高适的“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入昌松东界山行》)等诗句都可以看出自盛唐以后诗人们希望以军功建勋,成为“出将入相”的王佐之才,而入幕从军就成为了出仕的首选。
二、忠君报国的边塞情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最为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士人们往往将帝王与国家同等看待,“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正是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出力的途径。诗人作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秉承着“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儒家传统思想,在从军边塞的过程中这种忠君报国的思想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盛唐边塞诗之所以格调高昂充满气势,还与诗人们崇高的社会理想密不可分,在边疆建功立业固然是广大诗人的愿望,但发自内心则是杀敌靖边保家卫国的期望,这种报效国家的情怀正是建功立业情感的升华。如高适名篇《燕歌行》(节选):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为国捐躯不顾功名行为的高度赞赏,而对“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为将者贪图享受视士兵如草芥的行为是极度痛恨的,因此在全诗末尾,通过“至今犹忆李将军”点明诗人希望能有像李广一样精忠报国爱恤士卒的将领彻底平息边塞之患,为边地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这也是作者心中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与高适并称的盛唐边塞诗大家岑参在诗歌中也有体现忠君爱国的思想,并且态度上更加的明确和坚决,例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里“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两句诗不仅阐明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和直面艰苦勇往无前的超人胆魄,也体现出了盛唐诗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羁旅思乡的边塞情怀
从军出塞的诗人们除了将现实客观的边塞事物作为诗歌的内容题材,还经常以羁旅异乡时的思乡之情作为情感表达的桥梁。虽然这种思乡之情与宦游时的思乡有着相似的情感,但是诗人的内在感受却并不完全相同。如田园诗人王维在长安谋取功名时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崔颢怀古思乡时所作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等都是从自身出发注重诗歌情感上的表达,而远在边塞的诗人却有着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宏伟心愿,因此对于长期客居边塞的盛唐诗人来说建功立业的渴望与思念故乡的情绪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有关思乡的盛唐边塞诗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的豪情壮志对思念家乡的感伤情绪的消解,也可以看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中诗人对家乡无比思念的深情流露,这种精神上的挣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无奈。除开对思乡之情的直接描绘,盛唐的边塞诗人还擅长以“闺怨”为题材,创作出十分富有特色的羁旅思乡之作,这类边塞诗擅于从小处着手,由一人一事或一情一景出发,叙述一处之思牵动两地之情,将边塞诗中最为感人的思绪展现出来。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独具特色的边塞诗作以极其细腻的创作手法,通过描写戍边之人对故乡亲人的感情揣测,以深闺之人的愁怨衬托出主人公身在万里之外归乡无期的愁苦之情,不仅写出了家乡亲人的思念也突出了塞外之人的情思,在思念家乡的感情表达上使“家”的形象也更为突出,从而在艺术上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人道主义的边塞情怀
盛唐边塞诗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情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建安文学”的影响。汉末建安时期的文人们常以诗歌真实地反映战争动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些诗篇慷慨雄壮而又悲凉深沉,如曹操的《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就充满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因此自初唐后期陈子昂等提倡“汉魏风骨”革除六朝逶迤颓靡的诗风弊端以来,诗人们便追求思想充实立意高远的诗歌创作,摒弃了原有闭门造车式的创作方式,使诗歌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在诗歌创作上盛唐诗人们也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对边塞士卒和人民悲惨的生存处境做了深层次的刻画,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
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边塞诗多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及对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例如《前出塞九首》之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充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诗中描绘了被迫出征而断绝父母恩情的士兵所遭遇到的不幸,而这不幸的来源则是由于君王盲目开边,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诗人在此处一方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好大喜功的不满,另一方面体现出对戍卒凄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这一主题也在《兵车行》一诗中得到更加突出的表现,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等诗句通过借汉喻唐,希望当今统治者能够体恤人民爱惜民力,为百姓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同杜甫一样,王昌龄的《代扶风主人答》一诗中也描写了戍卒“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的悲苦境遇,到最后只换来“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的凄凉晚境,诗中作者借征人的口吻叙述,不仅使诗歌内容更显真实,情感更加细致,还使全诗的讽喻程度趋于深刻,起到了强有力的警醒作用,充分展现了盛唐诗人仁者博爱的人道主义关怀。
五、结语
盛唐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她以强大的国力造就了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吸纳的社会环境,使得唐朝的文人世子开阔了眼界,拓展了心智,活跃了思想。诗人们通过汲取前朝古人优秀的诗歌创作方式,紧密联系着时代的脉搏,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条件艰苦的边塞奏响了一曲不灭的盛世战歌。这些边塞诗歌不论是从描写自身建功立业羁旅思乡的个人层面,还是描写忠君报国关爱士卒的社会层面,都清晰地反映出盛唐时期边塞诗人所具有的崇高社会责任感,而诗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问题的冷静思考,也为唐诗的发展和艺术境界的提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小芳. 初唐边塞诗研究[D]. 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余正松. 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彭勃. 从盛唐边塞诗看文人心态[J].怀化学院学报,2004,(3).
[4]刘勇. 唐代边塞诗中的思乡怀亲情感[J].商洛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王国红)